云南民族团结示范区系列报道(十四) 威信县 红军苗寨 依托红色资源 荒田变成宝地
2016-10-10文图李雨霖
文图/李雨霖
云南民族团结示范区系列报道(十四)威信县 红军苗寨依托红色资源荒田变成宝地
文图/李雨霖
去往当年红军驻守的红军洞旅游栈道
位于威信县西南部的红军苗寨原名荒田苗寨,有近两百年的成寨历史,经过200年的繁衍发展,红军苗寨从原来的3户人家20多口人发展到现在的41户209人,其中40户人家姓韩,为纯苗族寨子。苗寨距离县城12公里,这里四面环山,林木葱茏,竹簧遍地,到处鸟语花香,小桥流水,空气清新。有文人写诗赞红军苗寨:“古木参天群峰峦,峡谷山青靓绿原;绝壁千仞展屏画,怪石嶙峋生紫烟。”
至今保留完好的老房子,重新让人们找到了情怀
1935年初,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到达威信县,并在县城扎西镇召开了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扎西会议。红军为保护党中央和会议的顺利进行,派出一个连队进驻县城西南郊区的荒田苗寨,当时,全寨人都被国民党抓丁和土匪抢劫整怕了,都躲到山崖里去了。苗族同胞们在山上观察了一天,见这支队伍一不抓丁,二不掠物,与国民党兵和土匪不一样,这才陆续回到家中。发现屋里屋外已经被打扫得干干净净的,家里的东西丝毫未动,粮食、牲口也是好好的。通过交谈,苗民们知道了这支戴八角帽的队伍叫红军,是工农大众自己的武装,是为劳动人民打江山、争解放的队伍。在苗寨期间,红军纪律严明,尊老爱幼,买卖公平,所到之处,深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直到队伍奉命要走,这才依依惜别。所以当地老百姓又把荒田苗寨称之为红军苗寨。
2008年以前,红军苗寨属于扎西镇典型的极度贫困村民小组之一。基础设施滞后,水、电、路均不通;人居环境落后,大部分房屋属于石木结构瓦房、油毛毡房、茅草房和杈杈房;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全组仅有一名高中生和二名初中生;产业结构单一,经济来源以传统的种养殖业为主。2008年,全组人均可支配收入仅1500元,人均住房仅18.5平方米,户户均为贫困户。
穷则思变。2008年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帮助下,红军苗寨以“一事一议、整村推进、民族团结示范点和美丽乡村示范点建设”为契机,大力实施“三位一体”扶贫举措和一系列精准扶贫措施。着力破解基础设施制约。各级财政累计投入资金1000余万元,实施了“六改三建”(六改即改路、改水、改电、改房、改厨、改厕,三建即建家、建园、建支部)工程:修建了寨外油路1.5公里,红军路1.6公里;实施了人畜饮水工程;完成了农网改造;建起了移动基站;完成了房屋改建41户,人均住房面积已达39平方米;建起了党员活动室、红军商店、苗族文化传习所等设施,通过“六改三建”工程的实施,红军苗寨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改善、人居环境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着力培育优化产业结构。切实强化富余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和转移工作,大力发展劳务经济,20 15年组织转移劳力50余人,实现务工收入250万元,劳务收入已成为脱贫致富的主要经济支撑;依托党性教育基地和红军苗寨“红色文化深厚、民族风情浓郁、自然生态良好”的独特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2015年接待游客5000余人次,旅游和党性教育接待创收50余万元;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传统种养殖业,进一步增强增收能力,2015年,传统种养殖业创收50余万元。
走进如今的红军苗寨,放眼处,一幢幢碧瓦粉墙,干净宜居的民房映入眼帘;沥青路、水泥路路路通达,圈内牛欢马叫、鸡鸭放歌;山间梨树、板栗树、核桃树果子挂满枝头。昔日满山荒凉、衣难遮体、食难裹腹的现象一去不复返……2014年,荒田苗寨还被命名为中国传统村落。
如今,荒田不“荒”,41户全部脱贫致富。2015年末,红军苗寨实现经济总收入370余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8850元,与2008年相比,人均收入翻了5倍。红军苗寨在基层党组织的带领下,基本完成了党建示范、美丽乡村示范、民族团结示范相结合的建设,为边远、贫困、高寒落后少数民族地区的脱贫致富提供了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