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问题意识,发展思维能力
2016-10-09陈一琳
陈一琳
[摘 要]以施乐旺老师的精彩课堂为例,从构建思维主线、促进思维发散、激发学习热情三个方面对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问题意识 思维能力 学习热情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6-003
科学家爱因斯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世界上很多发明创造的源头,都源于疑问和质疑。课堂学习中同样需要有“质疑”的精神。但实际教学中,一线教师往往有这样的感叹:为什么对于做过的习题,过了一段时间学生就遗忘了;对于没有讲解过的练习,学生不能认真清晰地审题,错误率居高不下;课堂上难度较大的问题,常常变成少数学生的表演秀,大部分学生不愿思考、不善探索……如此这般,怎么能要求学生学会学习、提出问题、自主探索呢?
听了施老师执教的“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练习”,我明白了:尽管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但是如果找准了问题的方向,加上教师正确的引领,让学生在课堂中一直保持着“质疑”的态度,一定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施老师在课上从头至尾紧扣一张A4纸,让学生通过玩A4纸的主题活动,不断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发现新的问题,“以点牵线” “以线及面” “以面入体”,学生就能经历知识探究的过程,感受数学的魅力。
一、“以点牵线”:观察物体提出问题,构建思维“主线”
施老师一开始就出示一张A4纸,直观地唤醒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知识的认知。在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时,他分了两步,先问“用数学的眼光你能发现什么?”再问“你能提一个问题吗?”一开始,施老师考虑到学生的直观反应,所以让学生先静下来“用数学的眼光”把视角转向长方形的特征,这样就为学生提出问题指明了方向。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学生自然关注到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分别是多少。这张普通的A4纸作为思维的刺激物,通过初步必要的观察一步步地转向了问题研究的方向。学生运用所学,提出了问题,又引发了“要知道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需要哪些条件”的思考,然后根据给出的相关数据来解决这些问题。真是一处层层深入、水到渠成的妙笔。
其实,我们在教学时,要求学生提出问题,也需要给学生方向的引领。这种方向一定是明确的,这样学生的思维才不会是漫无目的,就像给了一个抓手,使学生能顺利地运用所学进行思考。
施老师在“正方形的周长面积”教学时,让学生在这张A4纸中折一个最大的正方形,然后让学生“提出问题”。有了长方形的学习经验,学生在这一环节中更是信手拈来。在这一环节中学生不仅复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还对简单的一张A4纸引发了深度的思考。
二、“以线及面”:拓展研究提出问题,促进思维发散
在学生熟练掌握正方形、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后,再次进行折纸“升级”,温故知新。将这张A4纸对折(左右方向对折、上下方向对折),思考后得出:对折后的小长方形的形状不同,但面积大小不变。紧接着教师猜测:对折后的这两个长方形周长也相等。教室里马上热闹起来,赞同声和反对声交织在一起,施老师马上抓住这个机会,让学生通过质疑、讨论、验证得出结论:面积相等的两个长方形,周长不一定相等。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对折A4纸,引导学生发现了“长方形面积不变”,又从周长的角度提出了质疑,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散。
施老师提问:“你们还有什么疑问吗?”学生的思维又一次得到提升,从面积到周长的正向思维,转变成新的“质疑”。有学生就问道:“周长相等的长方形,面积会不会相等?”然后通过完成记录单(规定周长为100厘米,求不同长方形的面积)的形式,论证了自己提出的观点。
整个教学流程,由一张A4纸的变化贯穿始终,从提出问题到验证假设,学生通过计算明白:“两个长方形面积相等,周长不一定相等”和“两个长方形面积相等,周长不一定相等”的结论。学生在一步一步思考的进程中,深刻领悟了提出问题的价值和解决问题的快乐。
三、“以面入体”:课后延伸提出问题,激发学习热情
在随后的环节中,施老师运用A4纸的变化,求变化后图形的面积或周长,比较图形的面积和周长的大小关系,鼓励学生算法多样化,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施老师的课设计精妙,让听者啧啧称赞,但我觉得更为画龙点睛的就是课后的拓展延伸——“A4纸还可以怎样变呢?”有了这节课的思维沉淀,学生就有了思考方向,有了问题意识,有了学习激情,自然就会把这种动力转化成能力。课后的自主探索中,相信学生一定能体会到把“?”变成“。”的成就感。
细细品味,施老师的课堂充满着智慧。他以一个点(一张A4纸)引发了学生的一连串的思维;又以长方形的周长与面积为主线,引出了面积与周长的关系网,以及计算不规则图形的方法;最后由“A4纸还可以怎样变”进行了拓展。其实这不仅是在拓展学生对本节课的思考,更是对学生今后的自主学习方式提出了可借鉴的方法,对学生以后的数学学习有着深远的影响。“以点牵线”“以线及面”“以面入体”,这是我对本节课的理解,如此有深度、有趣味的数学课堂,让我受益匪浅。
(责编 金 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