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语文,解国文之源
2016-10-09
你可曾听过,屈子于泽畔行吟那一曲《离骚》;你可曾见过,曾国藩于寂夜挥毫而下:“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你又可曾想过,刘慈欣如何徜徉于科幻之海创造一部《三体》世界?
语文,贯穿古今,纵横万物。学习语文,便在于了解国文根源。它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上至总理在两会提出的“匠人精神”,下达清晨街角小贩那一串悠长整齐的吆喝。语文,是文化的根本,是我们了解中华千年历史的最基本途径,提升我们个人的语文素养,便提升了整个国家的文化素养。
那么,何以为之?
首先,作为高中生,我们可以利用到的便是课堂。在课堂上,有师者传道,授业,解惑;有同窗讨论,陪伴,苦读。简言之,在课堂上学习语文,我们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如果我们懂得从课堂中大量汲取知识,听取意见,学习方法,假以时日,我们必定会看到自己质的飞跃。
再者,我们能够提升语文素养的方法便是课外阅读。泱泱我中华,五千年华夏文明,在历史长河的流淌中,沉淀了一本又一本充满智慧的文化著作。“读一本好书,便是与一位名人对话”。课外阅读,书籍给我们打造了一个由中国文字编织的恢宏而逻辑自洽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我们的思想犹如一片树叶,随波而飘,这里遇到“孔孟之道的浪花”,那里碰见“诗经堆砌的礁石”。利用闲余时间,捧一好书,于一小隅细读,不仅仅是语文素养,我们的气质也会不断升华。
而最后,语文源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社会实践给我们提供了一条更为引人的道路,约三两好友,选一首宋词,思想火花激烈碰撞,或是走一走大街小巷,听一听民间奇妙的语言对话,品一品生活中蕴含的大道理,思想加深,素养定会提升。
国家的符号便是语文,语文素养的高低影响了国家发展的好坏,无论是课堂教学,课外阅读,还是社会实践,想要真正提升语文素养,还要靠我们自己的努力与信心。
学语文,解国文之源,陶冶自身情操,与华夏同发展。
(编辑:李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