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大暴雨的反思
2016-10-09
杨幸
两个多月前,武汉遭遇特大暴雨,一夜之间我们小区成了重灾区,停水停电,业主们的车都被淹了,水已过腰。第一天我们还心存侥幸,觉得渍水是暂时的,涉水去超市采购了三天的干粮。第二天,情况更加严重,水位仍然在上涨。我们居住的地方,由于地势较低,街道上的水不断倒灌进来,从楼顶望去,小区里的水和湖已经连成了一片。
由于家里有婴儿和老人,需要紧急撤退,我们首先拨打市政热线,询问何时能够恢复正常生活,工作人员说等他们回复。我们接着拨打网上公布的民间救援车队的电话,连续打了三个都没有人接,我想他们应该是太忙碌。收拾好东西,我们去一楼等待小区自救队的救生船。历时两个多小时,救生船三次经过但不能停,因为有晕倒的老人,待产的孕妇等待救援。第四次,我带着宝宝上了救生船,同船的邻居们帮我拿包、抱孩子,我心头一热。小区有位大爷用门板和救生圈搭了一艘简易救生筏,老公用木筏推着70多岁的爷爷紧跟其后。小区外的情景也没有好多少,几个青壮年光着膀子站在水里安全护送我们到水位低的地方。一路涉水经过几个小区,门口都有青壮年在接应。街道上都是泡了水的汽车,只能涉水到安全的地方。公交车塞得满满的,“的士”车路过不停车,幸好遇到一位好心的路虎车主,他搭载我们到了地铁口。
受灾前几天,我们没有等到任何官方的救援。市政热线打了好几遍,每次都没有明确回复。和我们一墙之隔的区政府在暴雨的第一天就有抽水泵抽水,媒体报道之前,保安连区政府的侧门都不让居民通过,居民只能硬着头皮涉过1米多深的臭水。小区对面的某单位,地势高,车位多,却紧锁院门不给车辆提供临时避难的场所,有几辆车子就被泡在院子门口。这几天都是居民在自救,互帮互助。
一周后,渍水仍然有1米多深,积水已经发黑发臭,大家心急如焚,开始集体向区政府求助,希望他们能够立刻展开救援,排水清淤消毒。当天晚上,区政府组织相关单位在小区内搭建栈桥,与此同时,媒体报道政府为了保障小区居民顺利通行搭建栈桥,可以通到各个楼栋。这时,问题便出现了。第一,小区共有1000多户居民,有些老人撤退之后看到新闻报道便带着行李返回小区,却在大门口碰了壁。居委会和安保人员苦口婆心地劝阻,他们固执地仍然要回去住,问不让回去,搭桥干什么?第二,苦苦等待水退的车主们更加焦急,桥搭起来,即使水退了,车子也不能及时拖出来,没有购买保险的车主只能自己承担损失。客观地来看,搭建栈桥是为了保障居民的生命安全。栈桥通到各个门栋,挨家挨户敲门劝说,希望大家安全撤出,到政府安置点过渡几日。栈桥也方便志愿者清理大家撤退时留在门口的垃圾,经过暴雨和高温,垃圾不知成为多少病菌的温床。新一轮暴雨即将来临,栈桥也将作为短期内的出行保障,方便大家回家拿东西。
那之后的几日,我感受到信息不通畅带来的矛盾。居民、物业、业委会、居委会、政府、媒体,环环相扣,矛盾无处不在。值得庆幸的是,业委会及时建立了微信群,每栋楼都有独立的小群,第一时间向大家反馈抗灾的进度和困难。大家团结抗灾,相互救援,共享信息,互相鼓励。原本沮丧和疲惫的我,也感受到了大家的执着和热忱,积极配合,保持乐观心态等待早日回家。历时20天,在政府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排水、消毒、检测后,我们陆续回到了家中。看着满院枯死的树木和泛黄的小草,心里酸楚,不知这些损失又该由谁来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