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方向探索
2016-10-09唐黎标
唐黎标
(浙江省杭州农业大学畜牧兽医系,浙江 杭州310004)
我国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方向探索
唐黎标
(浙江省杭州农业大学畜牧兽医系,浙江杭州310004)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深,在国际市场的影响下,我国畜产品加工企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本文对我国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方向进行了初步探讨,旨在为畜产品加工企业的管理提供理论参考。
1 参与畜产品加工业的主体
1.1饲料、兽药加工企业饲料的质量是保障养殖业的畜禽产品安全的重要关口,目前已被纳入社会安全体系中,是接通饲料产业链和养殖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因此饲料业与养殖业和原料市场同命运,其供应链上下游任何环节的波动都会对饲料业产生影响,这就要求提高整个供应链的优化性与抗风险性能力。而我国目前的兽药企业大多规模小、产品档次低、技术含量低、研发能力较弱,企业无法形成规模效益,作为畜牧养殖业发展的必需品,兽药产业的落后间接地影响了畜牧业的发展。
1.2肉食畜禽的养殖企业目前,我国畜禽养殖企业由于受养殖成本、管理技术等方面的影响,传统的散养方式越来越趋向于规模化、集约化养殖。畜禽养殖对环境污染较重、综合成本偏高、畜禽发病率高,给安全养殖造成了极大的隐患,这些是当前畜禽养殖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畜禽市场波动较大,对散养户的冲击也明显加大,近年来随着肉制品消耗的不断增加,传统的散养模式也趋于削减,规模化、现代化、科学化的产业模式更能提高硬件配套设施条件,利用“公司+农户”的养殖模式,发展快长型、绿色养殖特色成为必然。
1.3畜产品加工企业畜产品加工企业是指将畜牧原料加工成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半成品或者直接使用的产品的企业,包括肉制品的加工,蛋类、乳制品的加工,皮毛制品的加工等。畜产品加工企业在进行加工时应注重提高畜产品营养价值,同时提高产品的市场附加值,确保畜禽产品的安全性,增长产品的保质期,使畜禽产品更有利于运输和保存。畜产品加工继续和延伸了畜牧业产业链,使畜牧业生产由低效益转向高收益行业,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对畜产品的初级加工和精深精工,提升了畜产品的附加价值。并通过资源循环利用,对降低资料浪费和污染环境起到促进的作用。作为产业化发展的重要环节,畜产品加工企业的快速发展,实现了畜牧业产业化经营,不仅能够扩大畜产品市场、提高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村经济效益、降低农户从事畜牧业生产的风险,并且可以推进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1.4畜产品的消费环节在畜牧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中,只有大力推进畜产品消费的环节,才能快速推动其他环节的健康发展。与其他大多数国家相比,我国肉类消费中以猪肉所占的比例较高,是中国消费者最重要的肉类食品。当前我国畜产品消费量持续快速增长,是未来畜牧业发展的基本推动力,也为我国畜产品产销的发展创造了历史性机遇。
2 我国政府对畜产品企业的行政管理现状
政府在行政管理上越来越着力为发展企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通过促进畜产品企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市场流通,同时在土地使用、税收、资金借贷等方面提供了大量的优惠政策。通过加大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力度,推动畜产品流通的进程,为畜产品加工等企业的良性竞争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各地政府鼓励龙头企业发挥其带头作用。为适应市场的快速发展,及时进行企业内部各环节的整合,加工企业在以研发、生产、销售为主导的前提下,大力发展企业内部物流及第三方物流,积极引进发达国家的管理经验,快速形成了畜产品产业的一体化战略。
3 国际上政府行政管理对农畜产品市场的法律指导
为了使畜产品市场流通能够保持快速、协调的运转,各国对畜产品市场进行了完善的引导,制定了全面的法律及市场条例。如美国的《商品交易法案》对商品流通的每个环节都有严格的法律法规管理,随着1974年和1992年进行的多次补充修订后,要求市场流通必须严格按照政府行政调控进行。日本早在1921年就颁布了《中央批发市场法》,把市场流通的各个环节纳入了国家法治,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几十年中,日本每五年就进行一次修订,同时各地方政府及市场管理部门依据此法制定了一系列的地方法规,如《食品流通审议会令》等。通过国家的行政及法治宏观调控,更能有效地保证市场各个环节的利益。
4 畜产品物流成本较高
畜产品物流的基础设施与设备包括畜产品批发市场、畜产品仓储、交通运输条件和工具等设施的建设。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我国畜产品物流虽然有一定的发展,但我国畜产品交通运输、储存保险和流通加工方面与国外存在很大的差距,普遍缺乏大型冷库和保鲜冷冻设备、农产品集散网点建设滞后、城乡物流系统协调性差、技术水平低等,致使大量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因损耗过大而增加成本。目前我国畜产品批发市场收费环节多、收费高,使国家不能有效地通过市场对农产品价格进行调控。另外,畜产品交易市场还处在初级阶段,仅仅具备集中交易功能,不具备储存、保鲜、物流配送、农药残留检测和现代化市场信息等各项服务功能,无形中增加了畜产品公共物流成本。
5 加快循环经济的发展
循环经济理论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是以多项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利用进行综合的经济模式。循环经济要求人类的经济活动以“3R”为原则,即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1e)。将传统的从资源到产品到废弃物的单向发展而转变为“资源_产品_废弃物_再生资源”的循环发展模式,发达国家通过实施循环经济已经取得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应。畜产品加工是耗能高、污染重的产业,因此,必须要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改变传统生产方式,切实做好循环经济产业技术的推广。应加快全面推进科技的步伐,大力扶持龙头企业,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在农村建立配套产业规模化生产、加工基地,形成以龙头带动基地,以基地促进龙头企业的发展模式,加快畜产品经济循环的发展。
6 建立成本控制体系
目前,我国大部分畜产品加工企业的成本管理研究还集中在生产和库存环节,成本管理的主要对象集中在生产效率、生产工艺、电费、人工费、原材料损耗、维修费用等基本管理环节,而忽视了对原料采购成本、产品开发、物流管理以及供应链上下游相关企业的成本综合管理,不能满足现阶段因经济飞速发展而导致的供应链之间的大规模竞争。随着供应链间系统竞争的进一步激烈,企业必须建立完整的成本控制体系,包括成本管理的组织结构、成本管理制度、成本管理的考核指标、目标等。通过可以共享的完整的信息化管理体系,对每个环节进行精细化管理,掌握市场和生产的第一手资料。
S87
C
1001_8964(2016)09_0008_02
2016_07_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