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七)
2016-10-09李德前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Cl—35.5 K—39 Ca—40 Mn—55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做法不符合环保理念的是( )
A.回收利用秸秆,不随意焚烧
B.预防传染病,不回收废旧塑料
C.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
D.提倡使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
2.2015年6月1日深夜,“东方之星”客船在长江中游遭遇强风暴雨而翻沉,几百名海军潜水员参与了救援。潜水服上常附加铅块,以便潜水员下沉,这主要利用金属铅的( )
A.硬度小 B.熔点低
C.耐腐蚀 D.密度大
3.将木炭粉末与氧化铜粉末混合均匀后装入试管,按图1进行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下列有关说法及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网罩的作用是集中火焰、提高温度
B.产生的气体一定没有一氧化碳
C.加热一会儿,黑色固体中出现红热现象
D.实验结束时要先把导管从石灰水里拿出来
4.2015年12月11日,国家药监局发布通报,提示注射头孢硫脒(化学式为C19H28N4O6S2)存在休克、呼吸困难等不良反应。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头孢硫脒是由5种元素组成的
B.头孢硫脒的相对分子质量是472
C.头孢硫脒中氢、氮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
D.科学有风险,但可以合理规避
5.法拉第曾以《蜡烛的故事》为题,为青少年连续开展了多次报告。下表列举了报告中涉及的问题及对问题的回答,其中“对问题的回答”属于“设计实验方案”的是( )
6.下列是某化学学习小组在“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有什么不同”的探究活动中提出的一些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
A.证明呼出的气体含氧气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能使木条燃烧更旺
B.判断呼出的气体含氮气的依据是:空气中含有氮气,而氮气不为人体吸收
C.证明呼出的气体含水蒸气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在玻璃片上结下水珠
D.证明呼出的气体含二氧化碳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7.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t1、t2时各物质质量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中的反应物是甲、乙
B.乙的组成元素至少有两种
C.丙可能是与反应无关的杂质
D.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7∶5
8.化学实验处处表现出颜色的变化美。以下实验中,颜色变化不符合事实的是( )
A.木炭烧红后伸入氧气瓶中,剧烈燃烧并产生白色的火焰
B.将少许干冰放入紫甘蓝汁液中,紫色溶液逐渐变为红色
C.一氧化碳在高温下还原氧化铁时,固体由棕红色变为黑色
D.高锰酸钾溶液接触到二氧化硫气体,紫红色溶液立刻变为肉色
9.科学家研制出以锶原子为钟摆的“晶格钟”,成为世界上最精准的钟。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与锶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Sr为金属元素
B.x=2
C.锶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7.62 g
D.锶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
10.将一定量的锌粉和铁粉加入硫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一些固体,向该固体中加入稀硫酸,有气体产生。下列对该固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一定有锌 ②一定有铁 ③一定有铜 ④可能有锌 ⑤可能有铁 ⑥可能有铜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⑤ D.①②⑥
11.已知NH3和HCl发生反应:NH3+HCl=NH4Cl。对图4所示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浓盐酸和浓氨水都有挥发性
B.白烟是反应生成的固体小颗粒
C.该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D.该实验证明了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12.图5为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任何温度下,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不相等
B.将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饱和,可以蒸发溶剂或降低温度
C.t1 ℃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均为15%
D.t2 ℃时,将30 g乙物质放入100 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30 g
13.图6是稀硫酸与NaOH溶液发生中和反应时,溶液的pH变化曲线图。据图分析,能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该反应是NaOH溶液滴入稀硫酸中
B.a g是指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
C.M点时,溶液中的溶质为NaOH、Na2SO4
D.N点表示稀硫酸和NaOH溶液质量相等
14.学好化学可以提高生活质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房间里放一盆水可以防止煤气中毒
B.发霉的花生清洗、蒸煮后可以食用
C.在硬水中加入活性炭可以将其软化
D.用燃烧闻气味的方法鉴别羊毛线和棉纤维
15.先在试管Ⅱ中加入试剂乙,然后在试管Ⅰ中加入试剂甲,立即塞紧橡皮塞,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试管Ⅱ中有白色沉淀生成。符合以上实验现象的一组试剂是( )
A.甲:NaHCO3、稀盐酸 乙:NaOH溶液
B.甲:Mg、稀硫酸 乙:Ba(NO3)2溶液
C.甲:MgO、稀盐酸 乙:AgNO3溶液
D.甲:Cu、稀硫酸 乙:BaCl2溶液
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包括3小题,化学方程式每个2分,其余每空1分,共21分)
16.已知硫及硫的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如下:
(1)写出指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③ 。
(2)在反应②中,V2O5在反应前后的质量不变,则V2O5在该反应中可能起 作用。
(3)在反应④中,还有一种生成物是 ,这是根据 定律推算出来的。
(4)在反应①~④中,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填反应序号,下同),属于硫酸型酸雨形成原理的是 。
(5)我国的酸雨以硫酸型为主,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大量使用的煤炭中富含 元素。
17.水和过氧化氢是两种常见的氧化物,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 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电解水_________________;
②过氧化氢分解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____(填序号)。
①水是生物体内重要的组成物质
②水与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化学性质也相同
③水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④过氧化氢是氧元素质量分数最大的氧化物
18.含有铵根的物质属于农业生产中的铵态氮肥。下表是氯化铵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①图A说明氯化铵溶于水会 热量。
②图B观察到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 色。
③在农业生产中, (填“能”或“不能”)将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用。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包括2小题,化学方程式每个2分,其余每空1分,共22分)
19.根据图11所示仪器和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仪器名称:B是 ,C是 。
(2)实验室有无孔、单孔、双孔三种橡胶塞,请选择橡胶塞型号,完成下列操作和实验。
①A是细口瓶,用来保存NaOH (填“固体”或“液体”),橡胶塞选 孔。
②实验室制取CO2,已经选择了B、C装置,则橡胶塞选择 孔;实验室用KClO3制取O2,已经选择了D、E装置,则橡胶塞选择 孔。
(3)利用F、G装置可以测定高锰酸钾样品的纯度,实验步骤如下:
①检查气密性:连好发生装置后,将导管口的下端浸入水中, ,如果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就证明装置不漏气。
②组装装置:连好的F装置见图12,其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在不移动、不调整酒精灯的前提下,需要调节 (填字母)螺母改正错误。
③进行实验:采用正确的F装置和G装置制取氧气。针对下列操作的分析,正确的是 (填序号)。
Ⅰ.加热时间过短,会使测量结果不准
Ⅱ.反应一段时间,排出反应装置内原有空气再连接G装置收集气体,会使结果更准确
④计算纯度:实验中称取3.2 g高锰酸钾样品,待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G装置中收集了220 mL氧气,则高锰酸钾样品的纯度为 (氧气密度取1.43 g/L,结果精确到0.1%)。
20.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老师指导下,对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实验进行深入研究。
【实验回顾】
图13是实验室用燃磷法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装置。
(1)红磷(或白磷)燃烧冒出浓厚的 ,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2)磷燃烧消耗氧气,并且生成固体,使得集气瓶内的 减小,于是烧杯中的水倒吸入集气瓶,以弥补 的体积,从而粗略测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3)燃烧结束后,当集气瓶 后才能松开弹簧夹读数。
【问题提出】
研究表明,磷燃烧过程中,当氧气体积分数低于5.9%时燃烧就无法继续,因此通过图13实验装置测得的结果与理论值相差较大。
【实验改进】
根据铁生锈原理,同学们设计出图14实验装置,再次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
(1)用水量法测出集气瓶的容积约是 320 mL,然后在量筒里装入100 mL水。
(2)将4 g铁粉、5 g炭粉混合均匀,再滴入适量的食盐溶液,制成耗氧物,然后装入布袋。
(3)按图14连接好实验装置,很快观察到 ;最终量筒中剩余水的体积是39 mL,从而测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是 (结果精确到0.1%)。
【交流表达】
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又交流探讨了如下问题。
(1)在耗氧过程中,食盐的作用是 。
(2)铁生锈时发生了复杂的化学反应,首先是铁与氧气、水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下列是同学们针对图14实验发表的观点,其中具有科学道理的是 (填字母)。
A.若将耗氧物均匀撒在集气瓶内壁上,可以加快实验进程
B.若考虑集气瓶里“内容物”的体积、导管里空气的体积,实验结果会更准确
C.在实验过程中,耗氧物会缓慢放出热量
D.若要证明实验后的耗氧物中还有铁,只能用磁铁吸引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7分)
21.徐州九里山学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取九里山上的石灰石样品12 g进行定量分析,他们将100 g稀盐酸分5次加入石灰石样品中(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测得生成气体的总质量如下表所示:
试求:
(1)m的值为 。
(2)12 g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等于 g。
(3)完全反应后,最终溶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至0.1%)
【拟题人:李德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