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教学评价点亮语文课堂
2016-10-09吴妙
吴妙
【摘 要】
在语文课堂中,教学评价语是贯穿整堂课的一部分。而教师的评价语很多时候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方向,调动着课堂氛围,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在教学中,教师准确、合理、 得体的评价语, 犹如润滑剂, 可以调动学生的激情,启发学生的思维。作为一名教师必须要巧妙使用教学评价,提升自己的技巧与策略,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中,从而提高课堂效率,点亮语文课堂。
【关键词】
教学评价语 语文课堂 学生
教学评价是穿梭在整个语文课堂中的一部分,是对学生的学习具有影响作用的重要教学行为。主要是指是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方法、过程、效果等方面进行即兴评价的双边活动,它主要起着导向、 启迪、 激励和调控的作用。每一次的语文课堂都有着许多未知的因素,而教师的评价语很多时候决定了课堂教学的走向,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因此,巧妙的使用教学评价语,使其真正为教学服务、为学生发展服务就非常重要了。
一、激励性的评价语,奠定基础
激励性是教学评价的第一原则,也是对教师基本能力的一大挑战。 真正理解这句话其实并不容易,威廉·詹姆斯说:“人类最深刻的愿望是被赏识。” 一句激励性的话语犹如春雨滋润着学生的心田,能使学生获得自信和成功的体验。在课堂上,教师要不失时机地给学生以肯定、激励和赞赏。
在实际教学中, 很多情况下教师设想的答案与学生的回答往往会千差万别。在朗读课文《三个小伙伴》时有的学生语言断断续续,不连贯。教师可以这样评价:看来你被这三个小伙伴的友谊深深打动了,都说不连话了,放轻松,下课多读几遍就好了。学生朗读很好,就可以夸她是朗读小能手。在回答三个小朋友各有什么小本领时,学生回答不完全,可以夸夸他你真棒,说出来这么多了!谁来帮他再补充一点呢?
由此也可以看到, 评价不一定非得是赞扬式的语言,一个问题,一个请求帮助,也能是评价。教师对学生进行积极评价,必然会引起学生对自己优点和长处的再认识,有利于学生消除自卑心理,增加自信心,并体现出积极的行为改变,从而为学号语文奠定基础。
二、丰富性的评价语,活跃氛围
在低年级的语文课堂中,词语、句子的朗读训练比较多,因此教师的评价也比较多。可是有些教师面对学生纷繁复杂的回答,穷于应付,只做简单的回应:“ 对的” “ 好的” “ 棒极了” “ 可以” “ 恩,很好”。一开始 ,那些受到称赞、表扬的孩子还会觉得非常了不起,久而久之, 这些受到称赞的孩子就会感觉乏味和厌倦。因为老师的评价语,永远只有这么几句,很单调,在这种单调浮躁的环境中,课堂氛围明显下降,学生得不到任何发展,更别说学好语文了。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应该有着丰富的词汇量。当语文老师提出问题后某学生第一个举手,可以评价他 “你第一个举手,勇气可嘉!”;当学生的回答与众不同时,可以评价他“你为其他同学提供了不同的思考方式,很厉害”;当学生及时指出某些问题时,可以评价他“你有一双慧眼,能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问题,真了不起!”;当学生回答正确时,可以评价他“你跟老师想的一模一样,这么快就把答案说出来了”;当学生读书很棒时,可以评价他“请你来做小老师给大家领读”。这些评价语明星给人不一样的感觉,很能调动学生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氛围一下子变活跃了。
丰富多彩的评价语让语文课堂变得更加有意义。学生只有深刻的体会到了老师的评价,觉得很有劲,并且体验到了自己的价值,课堂氛围才会活跃,从而让自己有更好的表现,使语文课堂大放光彩。
三、启发性的评价语,引领课堂
在课堂上,老师最希望的就是问题出来后,学生不需要费多大的心力, 就能马上能答中要害。于是教者欢喜, 听者也会油然而生一种欢畅的心情。但是课堂上有着许多未知数,学生的能力也是千差万别。学生由于受年龄及生活经验的制约,对问题的理解往往缺乏深度或片面,这就需要教师运用适当的评价语启发学生深入思考。一个高素质的教师的教学评价语应具有强烈的启迪性,善于巧妙地寓引导、点拨于评价中,在师生的互动中使学生对问题的理解逐步走向圆满。
在教学二年级下册《学棋》这一课时,理解“棋手”这一词语。棋手指的是什么人?学生会说会下棋的。那我们班中会下棋的小朋友是不是都是棋手了?学生一想:不对,棋手指的是下棋很厉害的人。教师及时肯定:“ 你的理解更到位了。” 同学的发言激发了学生思维的火花,另一学生又补充:“ 棋手不仅下棋厉害,还很有名气。” 教师评价:“ 在前面这位同学回答的基础上, 你作出了准确的理解,真不错!”
在此过程中,教师依托启发性评价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逐步明确对话的要求,进而学会围绕一个主题进行对话交流。 这样做的效果比教师直接给出答案或提示注意点要好得多。特别在语文课堂上,教师的评价语言更要具有启发性,讲到点子上,这样学生才能跟着你走,点亮语文课堂。
四、精确性的评价语,学有所得
教师的评价语应言由心声,语言真切,不能泛泛而谈, 不能假大空、胡乱吹捧。如学生回答得不到位、不全面,也不能一味肯定,而应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学生回答有误之时,可赞其勇气,但对其错误之处不能姑息纵容;当学生回答正确,应热情褒奖,切不可任意夸大。在课堂上,教师精确性的语言对学生进行积极评价和引导让学生学有所得。
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文的教学中,有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王维独自异乡很孤单,为什么还要去想登高,插茱萸呢,就不能跟着当地人过一个重阳节吗?” 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深深觉得这位学生问得是恰到好处,问到了点子。 诗人所处的环境是陌生的,所看到的面孔也是陌生的,怎能不感到孤独寂寞啊!因为这首诗表达了身居外地的诗人,适逢重阳佳节,更加思念家乡、怀念亲人的思想感情。这席话说得学生不住地点头, 而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理解由此也进入一个更高的层次。
精确性评价语往往都像激光一样,紧紧锁定在某一个语文的知识点,锁定在学生的思路上, 以此来促进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 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生成,让他们能够真正学有所得。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不同的学生对于不同的内容理解也是完全不同的。总的来说,课堂评价并不是简单的好与坏的评价, 真正提供正能量的评价应当是能够结合学生内心想法,能够让学生茅塞顿开的评价。 要达到这一目标,在小语教学的实践之路, 还需要我们不断地寻找、 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