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学生形象思维

2016-10-08王雪燕

考试周刊 2016年74期
关键词:形象思维表象想象

王雪燕

小学儿童的思维有自己的特点,皮亚杰认为:7~12岁儿童的思维是属于具体运算阶段。儿童在入学以后,由于学习上的要求,就促使他们的思维从形象思维为主逐步过渡到逻辑思维为主,即使这样,他们的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仍具有相当的具体形象性。从中可以看出,儿童的思维实际上离不开形象思维。

小学语文大纲指出: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促进语言与思维的统一发展。它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明确要求。语文教学与数学等其他学科相比,更具有形象思维的特点,在小学生逻辑思维薄弱,抽象思维正在发展阶段,如何提高学生形象思维水平,促进其他思维活动的发展,对达到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实现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是每一个小学语文教师的首要任务。要完成这一任务,方法有许多,但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中最基本的应注意做好以下几点。

一、深究课题,浮现形象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心灵”的窗户,让学生深究课题,展开联想,就便于构筑出文章要描述的形象。如《晏子使楚》一课,让学生理解题目,就可以知道:A主要人物是“晏子”;B主要事件是“使楚”。还可让学生进一步展开联想:A为什么要“使楚”?B“使楚”做什么?C晏子是个怎样的人?这样通过深究课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进一步准确地理解课文中的晏子的形象打下坚实基础。

二、边读边想,呈现形象

初读课文,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想,一边想又一边读,读书中的文字,想书中描述的艺术形象。这样,一个个素象,一个个情节,就像放电影似的不断地在脑海里形成,并连接成一幅幅活动的画面。学生通过思考,就会受到课文中艺术形象的感染,体会其中的道理和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在读和想的活动中培养学生形象思维的能力。如在讲《花潮》一课前,老师先让学生想象并用语言描述出花潮是什么样的景象,使学生想象,然后学课文,学生通过对比,找出自己想象与课文描述的疑问。小学生具有刨根问底的特点,这样就能提高学生联想的兴趣。再如,教学《火烧云》一课时可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具体体会火烧云颜色极多、形状极快的特点。学生交流时,让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说说自己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另外,可以让学生说说课文中没有看到的景象,如,火烧云还有哪些颜色?还有其他什么形状?让学生借助想象或结合实际,也学着作者的方法进行描述。

三、赏析词句,理解形象

对于文章中的重点词句,通过引导学生赏析的办法,帮助学生对典型形象的深入理解。如《金色的鱼钩》最后一句:“在这长满红绣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光芒!”这是一个含义深刻的隐喻句,也是文章的中心句,学生比较难理解。让学生从重点词入,逐层深入,剖析这句话。可以在理解“红绣”、“闪烁”、“光芒”这几个重点词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讨论:鱼钩长满红锈了说明了什么?长满红锈的鱼钩为什么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学生通过讨论,互相交流看法后,句中隐喻着老班长的高大形象就鲜明、突出了。

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进行表情朗读,可以帮助学生准确地再现文章中的形象。根据教学需要,在朗读课文时,创设情境,可以增强艺术形象的真实感,更易唤起学生的形象思维。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可以配上哀乐,进行朗诵,以声传情,以乐动人,更易激起学生对敬爱的总理的无限怀念。

四、利用图画,再造形象

再造形象思维是根据语言的描述,图样的示意,或文字的表达,在人们的头脑中形成新形象的过程。它在教学过程中应用最经常、最广泛的一种形象思维,是学生进行学习不可缺少的条件。充分利用这种形象思维,有时可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叶圣陶先生对古诗教学有过精辟见解:“诗歌的讲授,重在陶冶性情,扩展想象。”在诗歌教学中拓展学生的想象,激起学生的感情,无疑是最重要的目标。

比如教学《山行》这首诗时,从课本上的图片看不出山里人家、蜿蜒的小路和缭绕的云雾。如何解读“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呢?可以让学生边念诗边在课本的这幅图上添上蜿蜒石径,山里人家和缭绕云雾。学生作画时责任对这两句诗产生了表象,饶有兴趣地记住了这两句诗。

学生只要动手,大脑思维就会跟着动。这样想一想、画一画、看一看,实际上就是过去生活中积累的表象的提取、加工和利用过程,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形象思维能力。

五、知识迁移,创造形象

一篇课文的知识量是有限的。我们可以结合本单元、本课文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进行知识迁移,让学生对头脑中已存在的形象进行加工完善,创造出新的形象。可以创造性地复述课文,可以续编故事,可以运用对比手法谈体会,也可以运用文章的结构模式创造出新形象。如《桂林山水》一课,结构严谨,表达优美。可以引导学生概括出文章的结构模式是:运用排比手法,采用“( )真( )啊,( )得( )”的句式。然后让学生由此及彼,设计练习,运用这种表达模式描写教室的“净、静、雅”,从而促成知识迁移,创造出新的形象。

六、实践观察,丰富表象

外界真实事物生动具体的形象,经过人们多次的知觉,在人脑中留下的痕迹,心理学称为表象。正如没有概念就难以进行逻辑思维一样,没有丰富的表象就不能创造出新形象。表象是想象的材料,表象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想象的水平。表象越丰富,想象越活跃;表象越贫乏,想象越狭窄;表象越准确,想象越合理;表象如果错误,想象就荒诞。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一切手段和材料,并利用可能的条件,如组织学生参观、看展览、游览、看电影等,在实际活动中让儿童积累丰富而准确的表象。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的表象丰富。

小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虽然很丰富,但它像幼苗一样需要保呵护,如果教师在学生作文中过分求全责备,就会使幼苗夭折。学生的形象思维有的不合理,教师应讲明道理,有意识地使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朝着客观的方向发展。

总之,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会大大提高学生对语文课的学习兴趣,促进语言与思维的统一发展,顺利达到语文教学的最佳效果。

猜你喜欢

形象思维表象想象
快乐的想象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形象思维中疏与密的处理
高中数学形象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绘画往事:表象的折射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透过表象看公式
教你识破非法集资及传销的“十三种表象”
创意也爱“形象”——形象思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