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突破口,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2016-10-08钟智琪
钟智琪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强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教师应加强对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其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自能读书”,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在教学中,要教给学生一些阅读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能力,对一个学生来说,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也是学生应该具备的一个重要素质。阅读能力,与学生获取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增长见识,以及培养自身能力等方面有密切的联系。阅读能力的提高,不但能够加强学生在阅读中的情感体验,而且能够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文知识,形成良好的语感,能让学生鉴赏文学作品,从而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同时,也能张扬他们的个性,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
选择突破口学习一篇文章就是一种阅读方法。突破口,是阅读理解领悟一篇文章的入手处。好的突破口是理解一篇文章,整体把握作者意图、文章中心的聚焦处,在文中起提纲挈领的作用。在指导阅读时,能把握好突破口,对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理解能力、感受能力大有益处;有助于调动学生精读品析课文的积极性。
把握好文章的突破口,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同的文章着手处不同,它是教师吃透课文、学生对话文本后的升华产物。当然,同是一篇文章,突破口也不是唯一的,它因人而异,下面谈谈在阅读教学中学习课文时运用的一些突破方法。
一、以关键字为突破口
“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把改进教法和指导学生的学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达到教和学的和谐发展。在教学中,我要求学生抓住关键字理解关键句,通过关键字眼,把握全文。关键的字眼在一篇文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它与作者要表达的内容、中心和情感有着密切联系。把握住了它,感悟理解一篇文章就容易多了。如,《飞夺泸定桥》一课中的“飞”和“夺”,“飞”是指抢时间,飞一般地前进,和敌人的援兵斗。“夺”是攻天险,与守桥的敌人斗。以“飞”和“夺”为突破口,整篇文章的思路就明晰了。学生对于文章所要表现的红军战士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也理解、感悟得较为透彻。
二、以重点词为突破口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基础阶段,选择正确的阅读方法,引导小学生阅读,是学好语文的关键因素。在教学中,我只当配角,不当主角,只传授给学生理解课文的方法,不包办代替孩子的主观意识。讲读课文我会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适当点拨。文章的重点词是一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作者表达思想感情的交汇点。能把握住重点词,以此为突破口品析课文,既可以感悟全文的内容,又可以明确文章的中心,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体验文章的意境。如,《跳水》一课中,“立刻”就是这样的词,船长刚从船舱里出来,为什么要拿枪“立刻”瞄准自己的孩子呢?原来孩子为了追到戏弄自己的猴子,已经走上了最高的横木,遇到了生命危险。“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倒甲板上就没命了。即使他走到横木头上拿到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孩子听到下面的叫声,双腿开始抖动。在这万分紧急的时刻,船长出来了,当他发现儿子的危险处境后,情急生智,意识到只有跳到海里才是唯一的解救方法。于是拿枪“立刻”瞄准孩子,果断地用手中的枪逼迫儿子往海里跳。当孩子明白爸爸的话,顺从地跳入水中,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跳入大海,救出了孩子。这样,把握住“立刻”这个词,既能把前后内容联系起来,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又能体会到作者要表达的意境和情感,领悟船长在危急中果断处理突发事件的优秀品质。
三、以中心句为突破口
中心句是一篇课文中能体现文章主要内容、揭示文章中心或表达作者情感、显示文章意境的句子。这类句子往往在全文中起统摄作用。教学时,引导学生把握住这类句子,以此为突破口,梳理出它与课文各个部分的联系,往往达到纲举目张的效果。如,《落花生》一课的结尾部分,就有这样一句话:“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课题是“落花生”,怎么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呢?面对这个问题要理顺全文,这篇课文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种、收花生,第二部分是尝花生,第三部分是议花生。吃花生时父亲提出一个问题,要求大家说一说花生的好处,然后三个孩子分别说“花生味美”等,但都是从花生的实用性方面说的。父亲却由花生的果实埋在地里的特点生发开来讲一番道理,从品格的角度点出花生的优点。他把桃子、石榴、苹果同花生作比较,那些水果都是把“鲜红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花生却“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出来才知道”。这样通过比较、探究从中品出了味道,突出了花生的品格,就是:注重实际,默默奉献,从来不夸耀自己,这种品格是非常可贵的。父亲谈花生的目的是谈人生。通过揣摩中心句,引导学生在在品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感悟到父亲是通过赞美花生的品格教育孩子们要如何做人。
四、以重点段为突破口
阅读教学时,对课文中精彩的段落,要引导学生仔细阅读,对重点段落要精读。教材中有的段落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有的段落是故事情节发展变化的枢纽,有的段落是文章中心的集中表现。教学时把握住了它,以此为突破口,就能理清各段的内在联系,读懂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感悟文章的中心。如《挑山工》一文倒数第三自然段中挑山工的话:“你们的肩上没有担子,是走得快,可是一路上东看西看,玩玩闹闹,总是停下来。我们跟你们不一样,不像你们那么随便,高兴怎么就怎么,一步踩不实不行,更不能耽误工夫。要那样,两天也到不了山顶,我们得一个劲儿往前走,别看我们走得慢,走长了就跑到前边去了。”为什么挑山工走得慢却能走到游客的前面呢?“学贵质疑”,学生听了这段极具引导性的语言,会产生探究欲望。由此展开梳理文章脉络,文中的第一段直接写出了作者游山时发现的一个奇怪现象:挑山工走的路程大约比游人多一倍,但花的时间并不比游人多。第二段具体写了作者与挑山工的三次相遇。第一次是在山下,第二次是在回马岭那条笔直的山道前,第三次是在半山的五松亭。这三次相遇,每一次都是开始时作者很快地超过了挑山工,但结果又总是发现挑山工走到了前面,这时使作者感到惊异,走过去和挑山工攀谈,通过攀谈,挑山工的一番话解除了作者心中的疑惑。游人是“一路上东看西看,玩玩闹闹,总停下来”;挑山工是“一个劲儿往前走”。把握住这一重点段,以此为突破口,既理清了文章结构,又领悟了《挑山工》一文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只要认定目标,步步踩实,一个劲儿往前走,走长了就跑到前头。”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阅读教学的过程是学生语文实践的过程。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主要靠教师有意识地把方法渗透在学生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使学生经过一次次阅读实践,一点一滴地逐渐领悟方法,并且反复练习,才能慢慢形成能力。把握好一篇文章的突破口进行阅读教学,不但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能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