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的“皮诺曹”,真的长鼻子了吗
2016-10-08赵琳
赵琳
爸爸妈妈希望自己的宝贝是一个诚实的孩子,但事与愿违,不少爸爸妈妈都遇到过孩子的“说谎行为”。爸爸妈妈,你们知道吗?其实,孩子大部分的说谎行为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说谎”,而是一种无意说谎,即并非有意或故意说谎话。这种无意说谎的“皮诺曹”是不会长鼻子的。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孩子都有哪些无意说谎行为,这些行为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不会长鼻子的“皮诺曹”们
“我也去那里玩啦”
假期过后,老师询问大家都去哪里玩了。果果说去海边玩了,并给大家分享自己在海边的照片。老师请果果讲一讲在海边好玩的事情,果果拿着照片边看边讲,十分有趣。讲完后,牛牛马上说:“我也去那里玩啦!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的……”事后,在与牛牛妈妈沟通的过程中,老师了解到牛牛国庆节并没有去海边玩,而是在奶奶家度过的。牛牛一直很想去海边,爸爸妈妈也答应来年的暑假带他去看大海。
“纸条哪里来”
有一天,安安回家告诉妈妈,老师因为她今天在幼儿园里表现好,奖励了纸条给她。安安妈妈觉得奇怪,老师为什么用纸条作为奖励呢?第二天,送安安去幼儿园的时候,安安妈妈便向老师询问。老师表示没有这回事,倒是前两天安安在活动中总有些心不在焉。为了引导安安专注地活动,老师告诉安安,如果表现得好,就奖励她一朵小红花。
分析:分不清想象和现实
想象是幼儿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从而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宝宝的想象力非常丰富,他们头脑中会产生许多生动、逼真的想象画面,并常常把自己的想象当作真实的事情,把自己的愿望说成是已经发生的。在想象与现实之间,孩子还处于分不清的阶段,他们的分析、比较、抽象和概括的能力都较弱,很容易将想象与现实相混淆。案例中的牛牛非常渴望去海边玩耍,而安安则十分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这时,反复的想象会在他们的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变成其记忆的内容。从这一角度看,爸爸妈妈们不必太过担心宝贝此时的“谎言”。
“糖果是谁给的”
妈妈来幼儿园接利利时,将糖果送给利利的好朋友小诺分享。小诺拿到糖果后并没有吃,而是放到了口袋里。回家后,小诺忙着看动画片,忘记了口袋里的糖果。几天后,小诺妈妈洗衣服时发现了糖果,于是问:“是谁给你的糖呀?”小诺想了想说:“是小眉奶奶给我的。”
“谁做的菜”
幼儿园小班语言讲述活动中,孩子们在热火朝天地讨论着“我的家人”这一话题。轮到小翼时,他小声地说道:“姥姥到我们家来,妈妈给姥姥做了一桌的菜,特别好吃。”离园沟通时,老师夸赞小翼妈妈做得一手好菜,可小翼妈妈却说:“是他姥姥做了一桌菜。”
分析:记忆总是“丢三落四”
记忆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心理过程。幼儿的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幼儿头脑中的反映,包括识记、保持和再认三个基本环节。孩子从出生起就有记忆,但学前期的宝贝由于年龄小,识记、保持和再认的内容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远远不如学龄期的大哥哥、大姐姐们。在回忆时,宝贝还不懂得有目的、有意识地去记住一些东西,能回忆起来的只是一些形象鲜明、感兴趣以及最近发生的事情。案例中,小诺说错糖果来源,小翼说妈妈是主厨,都属于孩子在回忆时出现脱节、遗漏和颠倒顺序的现象。这种“记忆错误”并不算是真正的谎言。
“玩具熊有多大”
小班自主游戏时间,几个小朋友正坐在图书区安静地听老师讲绘本故事,当老师讲到熊妈妈把熊宝宝忘掉的玩具送到幼儿园时,小米突然和老师说:“老师,我家有只玩具熊,它很大很大。”老师好奇地说:“哦,有多大?有老师这么大吗?”小米肯定地说:“有的,有教室那么大。”
“是谁穿的”
贝贝刚上幼儿园,午睡过后,老师耐心地教大家怎样穿鞋子、穿衣服,贝贝学得特别认真,自己动手穿好了衣服和鞋子。下午离园时,老师特意向贝贝外婆表扬了贝贝,外婆高兴地问贝贝:“贝贝,今天下午你的衣服和鞋子是谁穿的呀?”贝贝想也没想,指着外婆说:“是外婆。”可外婆只是早上给她穿了衣服。
分析:感知觉的不准确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从感知觉开始的,在孩子的认知活动中,感知觉占有重要地位。不过,孩子不像成人,能很快理解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他们需要通过看(视觉)、闻(嗅觉)、摸(触觉)等方式了解和感受物体,但感知觉并没有成人那么准确。案例中,小米家里的玩具熊给小米的感知是“抱不住”“非常大”,由此,她得出玩具熊十分巨大的结论,但具体有多大,小米并没有准确的概念。另外,孩子的时间知觉和空间知觉发展得相对较晚,认清“上午”“下午”“左边”“右边”等抽象概念对他们来说真是个挑战。显然,案例中的贝贝对“下午”这一时间概念没有清楚认知。感知觉发展得不完善,使得孩子有时搞不清楚“状况”,答非所问“说了谎”。
爸爸妈妈的功课
正确认识宝贝的无意说谎
无意说谎是说谎的初级形态,它主要包括三类:一类是由于孩子分不清想象与现实而产生的无意说谎;一类是由于孩子记忆出现脱节、遗漏或颠倒顺序的现象而产生的无意说谎;还有一类是由于孩子感知觉不准确、概念模糊,语言表达错误而产生的无意说谎。可见,无意说谎与成人所认为的说谎是不同的,真正的说谎是有意识的,且需具备三个要素:第一,它的确是假话;第二,说的人明确知道它不是真的;第三,说的人希望听的人能够认为它是真的。而我们的宝贝虽然所说的事情是假的,但自己并不知情,这样的“皮诺曹”宝宝是不会长鼻子的。
耐心等待宝贝的身心成长
面对孩子的“说谎行为”,着急的爸爸妈妈往往会给孩子贴上“说谎”的标签,给孩子扣上“不诚实”的帽子,甚至将孩子的说谎与道德品质联系起来。这可真是委屈孩子了。了解了无意说谎后,爸爸妈妈应可以理解并谅解宝贝无意的“谎言”了吧。随着孩子生活范围的扩大,生活经验的丰富,认知水平的提高,他们逐渐能够分清楚什么是现实、什么是想象,也会逐渐提高记忆的准确性,对事物的描述更贴近事物的本质特征,语言的运用能力也逐渐成熟。所以,爸爸妈妈请耐心等待宝贝的成长。
理解尊重宝贝的奇思妙想
“想象”与“现实”区分不清楚是学龄前孩子这一年龄阶段的自然表现,想象的发展对其一生来说弥足珍贵,它不仅是宝贝智力发展的体现,更是创造思维不可缺少的条件。这一时期,爸爸妈妈切不可一味地指责和训斥宝贝的“说谎行为”,而是要理解并支持孩子的奇思妙想,尊重他们的天马行空,并细心呵护想象的幼苗。
适时提高宝贝的认知水平
提高孩子的认知水平可减少孩子无意说谎的现象。在适当的时机,爸爸妈妈应引导孩子用正确的方法去认识或回忆曾经发生和做过的事情。爸爸妈妈应经常与孩子聊天沟通,教授一些正确观察事物的方法,帮助他们学会初步的分析与比较。有时,您还可以让孩子学习一些较为有效的记忆策略,观察孩子是否掌握并会运用,以提高他们记忆的准确性。
行动起来
在角色扮演中了解想象
目的: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帮助孩子认识到想象与现实的不同,使其能逐步区分想象与现实。
试试这样做:与孩子一起进行角色扮演,如让孩子把自己想象成医生,爸爸妈妈则扮演病人,让他医治和照顾。游戏结束后告诉孩子,爸爸妈妈并没有生病,孩子也并不是真正的医生,刚刚只是角色扮演,想象和现实不一样。
在照片影集中加深记忆
目的:以拍照、录像等方式记录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事情,借助照片或视频帮助孩子准确回忆自己曾做过的事。
试试这样做:无论外出旅游还是休息在家,爸爸妈妈都可用照片或视频的方式记录下孩子的成长和生活细节,常常与孩子一起看照片、录像,回忆做过的事情和去过的地方,以促进孩子记忆力的发展。
在游戏活动中发展感知觉
目的:和孩子开展一些有关感知觉的游戏,促进孩子感知觉的发展。
试试这样做:和孩子一起玩“老狼老狼几点了”等针对时间知觉的游戏,可以对游戏进行改编,以适合宝贝的年龄特点,使宝贝在愉快游戏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时间知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