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表扬和批评更有效
2016-10-08
父母希望用表扬激发孩子的自信,用批评让孩子避免办错事。表扬或批评,看似简单,但都是对孩子行为的评价。只有基于对孩子的爱和尊重,根据其年龄和特点,在恰当的时候,用恰当的语言,表扬和批评才是对孩子有帮助的。因此,表扬和批评都是一种艺术。
表扬孩子,不只是点个赞
给孩子适宜的表扬
做父母的都希望孩子快快成长,采用的方式有很多种,如表扬、鼓励、物质激励等。我有时会变成“超级玛丽”,什么事情都替孩子做;有时会成为“福尔摩斯”,去找她的每个小错误,强行干涉纠正,或是静静地等待孩子自我的改变。
女儿吃饭习惯较差,每次没吃几口就会说:“妈妈,我不要吃了。”所以如果女儿多吃点饭,我就会表扬她:“哇,宝贝,吃得真好,真能干!”这招用了几次就没效果了。后来只要女儿吃得好,我除了表扬她,对她提出的要求也基本上都会答应。但是,女儿对我提的要求却越来越过分。
有一天,当我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又听到女儿为吃饭提出要求时,我忍不住提高了嗓门:“你再这样,我就不喜欢你了,不爱你了,不要你了。”女儿一听吓坏了,不情愿地把饭吃完。当她低头扒着饭,眼睛偷偷瞄我时,我知道我伤害她了,不应该吓唬她。我反思自己,在女儿犯错时,没有和她好好沟通;在女儿表现好时,只是一味地用好听的话去表扬她,用奖品去奖励她。
在与女儿“吃饭”的较量过程中,我发现批评和表扬要有一个适宜度。当你没有把握好这个“度”时,结果会适得其反。选择真正适合孩子的表扬方式,才是有价值的教育。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个性,像我女儿比较内向,就应该采用多种方式的表扬,比如,语言鼓励,在众人面前夸奖,满足孩子提出的适当要求,爱的拥抱等。
人前表扬 扬长避短
我的孩子好动、调皮,还爱发脾气,在孩子发脾气时,我都会想法子来处理他的情绪,有时给予适当的表扬,有时给予一定的批评。我觉得表扬与批评要找恰当的时机。
一次,我家豆豆与同伴一起玩耍,因为一个玩具,孩子们争吵起来。豆豆一边发脾气,一边大声地说:“我下次不跟你们玩了。”我询问原因,豆豆说:“他们不肯给我玩具玩。”我平静地对他说:“那你把玩具给小朋友玩了吗?”豆豆一听说要把自己的玩具给别人玩,就激动起来:“这是我自己的玩具,我只想玩他们的玩具。”说完委屈地哭了。
别的孩子都与同伴交换着玩玩具,只有豆豆,不仅不同意把自己的玩具拿出来,还发脾气。这可不对。我当着小朋友的面大声地说:“其实,我们豆豆是会分享的,他会与好朋友交换玩具玩的。”豆豆一听我没有批评,反而表扬他,马上止住了哭声。我看他不闹了,接着说:“豆豆,你很乐意与小朋友一起玩的,对吗?妈妈相信你是个大方的小朋友。”儿子听我还是表扬他,就拿出自己的玩具与其他小朋友交换着玩,孩子们又恢复了和谐。
我觉得,孩子虽然年龄小,但是他也好面子,所以我采用人前表扬让他来改正错误,展现良好的行为。在这个事件中,我也为自己的表扬艺术暗暗得意。适当的时机、适合的话语是需要我们做父母的细心把握和运用的。
表扬教育的语言艺术
现在的家长大多是80后,教育孩子以表扬赏识为主。然而,大多数的表扬是“棒棒棒”“好好好”,形式单一,不具体。有时的确是孩子应该做到,而且能做到的事,也会“棒棒棒”地表扬。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受不了挫折,碰不了困难。斯坦福大学的一项测试表明,对孩子用不同表扬语言的结果大不相同。测试大致是这样的:AB两组孩子,第一次拼图后,测试者对A组的小朋友说“你在拼图方面很有天赋,你很聪明”,对B组的小朋友说“你刚才一定非常努力,所以表现很出色”。第二次拼图有难易两种选择,结果发现,第一轮被夸奖努力的孩子中,90%的选择了难度较大的任务,而被表扬聪明的孩子,大部分选择了简单的任务。测试表明,笼统单一地表扬孩子聪明,等于在告诉他们,为了保持聪明,不要冒可能犯错的险,即躲避出丑的风险。具体化的表扬语言带给孩子的则是另一个高度的迈进。
因此,表扬孩子应具体。比如,看到孩子能自己整理东西,但由于玩具或物品多,收拾到一半想放弃时,可以告诉孩子:“宝贝,你整理得真干净,这样别人走路时就不会踩到了,谢谢你!你是个自己的事情会自己做的好孩子!”这让孩子感到自己被认同。受到鼓励的他,会更加努力地把玩具收拾好。
再如,当孩子回答问题时,不是用“回答得真棒”“掌声鼓励”等表扬方式,而是把表扬落实到具体问题中去:“哇,你观察得真仔细,能说出物体的颜色和形状。”“你都能把歌词用动作表现出来了,你是怎么做到的?”等等。
适宜、具体的表扬是激励孩子积极向上、不断前进的精神动力,能让孩子认识自己。表扬就像一缕阳光,能让花儿美丽绽放。鼓励也像阵阵春风,能让小草勇敢抬头。
表扬要讲原则
一天早上,小班的轩轩妈妈怒气冲冲地跑到老师面前,说:“昨天放学的时候,轩轩把幼儿园的玩具带回家了,说这样能得到老师的表扬。因为欢欢把玩具拿回家后,老师就表扬了欢欢。”原来,欢欢很喜欢玩幼儿园新买的磁力片玩具,放学时拿了几片回家,被妈妈发现了。妈妈教导一番后,第二天,欢欢把玩具送了回来,老师当着全体小朋友的面,表扬了欢欢,说欢欢是个好孩子。轩轩听在耳朵里了,于是他也把玩具带回家,打算第二天再带回来,为的就是得到老师的表扬,而妈妈觉得孩子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这是个原则性的问题。
事情的起因就在于老师的一句不经意的表扬,让孩子误会了。孩子认为在老师不知情的情况下,把玩具拿回家,再拿回来是完全正确的事,还能得到表扬。哪里对,哪里错,老师没有给孩子一个明确的指示。
这件事告诉我们,表扬孩子要遵守一定的原则。
原则一:表扬要具体。指出孩子什么地方做得对,什么地方做得不对。不能笼统概括,泛泛而谈。具体的表扬,会让孩子明确知道自己哪里做得好,从而产生真正的满足感;哪里做得不够,继续努力。
原则二:表扬要适时。抓住教育的最佳时机,及时给予表扬,力求达到最好效果,不要事后补充,刻意强化。
原则三:在孩子失败后多给予鼓励。轩轩的行为显然是为了得到老师的认可,因此,老师可以鼓励他去尝试做其他事情,转移他在这件事上的失败感,体会成功的喜悦。
批评,不是简单的否定
如何批评很有讲究
女儿可可,今年6岁。活泼、可爱、善良、宽容,是我一直来对她的评价,直到这件事的发生。
一天,可可跟表姐一起玩耍,不一会儿就传出了争吵声,只见她两手叉腰,气呼呼地走到我的面前:“哼,妈妈,我再也不要跟佳佳姐姐一起玩了,她一定要跟我玩捉迷藏的游戏,可我想玩别的游戏。”我听了,以为只是孩子之间的一般争吵。到了第二天,可可看见佳佳,立马叉着腰,斜着眼瞪她。第三天也是如此,还对我说:“妈妈,看见佳佳姐姐我就很不高兴,我恨死她了,再也不要她来我家玩了。”听了孩子的这番话,我感到必须认真处理这件事了。
睡前,可可跟我一起看书:“妈妈,我们今天看《白雪公主》吧。”以往我都会满足女儿的要求,但这次不同,我偏要看别的书。女儿跟我据理力争。我假装生气,学她的样子,双手叉腰,斜着眼睛对她说:“你真讨厌,我再也不要跟你做好朋友了,哼。”说完,转身就走了。女儿愣了一下。第二天,女儿很早起床,对我说:“妈妈,我帮你挤好牙膏了哦。”我斜着眼,“哼”的一声走开了。这一整天我都没理她。孩子爸回来,看见女儿不开心的样子,就问:“怎么啦?”她立马哭诉委屈。我走过去,擦干她的泪水,问道:“你喜欢这样的妈妈吗?”她摇摇头说:“不喜欢。”“你也是这样对待姐姐的,是吗?”可可想了想说:“她也不会喜欢,妈妈,我以后不再这样对她了,我明天去跟她道歉。”我摸着她的头说:“嗯,真棒。下次我也会和你商量,不生气了。”
我认为,孩子出现问题不可怕,如何批评很有讲究。淡化批评痕迹,很多时候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批评要讲策略
都说儿子要“穷养”,所以不管在何种场合,我觉得儿子犯错就应该批评,而且还要严肃批评,可久而久之,儿子变得胆小、怯弱、不自信了。我反思了自己的做法,对批评的方式、方法进行了调整。
场合、时间上的转变 如果不管是在幼儿园,还是在其他公众场合;不管人多的时候,还是当着小伙伴的面都进行批评教育,孩子会反感。我注意将对孩子的教育与批评放在家中。一家人选择一个时间坐在一起,开诚布公地交流。之后,如果孩子认识到错误,不妨督促他自己制订出改正错误的计划表。孩子的自尊心一般是很强的,对于自己写下的计划会认真对待。
内容上的转变 每次在纠正孩子的错误时,如果不停地给孩子提建议和要求:你应该这样做,应该那样做,这样孩子就失去了思考的机会,也就不能更好地找原因和改正的办法。所以,在批评的时候,要跟孩子一起分析,以引导为主,让他自己寻找错误根源。
批评的时机 孩子犯错后,大多会产生畏惧感、负罪感和内疚感。此时,他们比平时更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也容易虚心地接受批评。父母若能抓住这一时机,在充分理解、同情和体谅的基础上,帮其总结经验教训,循循善诱,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相反,父母若抓住孩子“闯祸”的小辫子不放,横加责骂,则会适得其反。
恰当地表扬和批评
如何表扬和批评孩子
表扬与批评是成人在与孩子互动过程中常用的两种方法。恰当的表扬和批评都能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但如果运用不当,也可能没有成效,甚至产生负面影响。因此,表扬和批评都需要智慧,把握好时机和方式。
那么,如何表扬孩子呢?
表扬孩子的努力而不是聪明。当孩子完成一项任务或者表现优良时,家长应该将赏识点放在孩子的努力上,对孩子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努力程度和所使用的方法进行表扬。如,“宝贝,你搭建的城堡真漂亮,这都是你努力的结果!”“孩子,你能够帮助其他小朋友,把玩具给别的小朋友玩,真棒!”“宝贝,你能仔细观察小动物,再加上自己的想象画出来,真的很厉害。”强调对努力过程的赞赏,能增强孩子的信心和勇气,提高孩子的能力。
表扬孩子的时候将孩子优秀品质的名称说出来。比如,“孩子,你花了一个半小时,将这幅大型拼图拼成功了,你的坚持性很好。”“你吃了一块糖,很想再吃一块,但是为了保护牙齿,忍住了,你真有自制力。”“你能够认真地听妈妈讲故事,妈妈觉得你的专注力很好。”“弟弟来做客,你把自己的玩具拿出来和他一起分享,还和他合作搭建了一幢楼房,真的很棒。”这里的坚持性、自制力、专注力、分享、合作等名称,孩子经常听到的话,会逐渐理解它们的意思,并在大人的赏识下,不断获得和强化这些优秀品质。
表扬孩子要实事求是,不要过度。比如孩子随便涂画了几笔,家长就说:“我家宝宝可真棒,长大后一定能当个画家。”这样,孩子可能会认为自己天赋异禀,不需要经过努力随便一画就能画好,从而骄傲自满,放弃继续努力和积极进取。而且无论何时何地都夸奖和表扬,也可能使孩子对这种赏识的含金量打折扣。赏识与表扬,要在孩子确实是付出了较大努力或者在原有基础上有较大进步时进行。
借别人之口表扬孩子,在别人面前表扬孩子。比如,孩子练钢琴比较勤奋,但是感觉自己没有什么进步,有点想放弃,可以对他说:“今天我碰到楼下的王阿姨了,她问我家里是谁在练钢琴啊,弹的××曲子可好听了。还说下次有机会想来家里听听。”孩子很在意家长和别人谈论自己时的态度,如果家长用赏识的口吻谈论自己,他会觉得自己真的很棒,从而表现得更加优秀。当跟别人说起自己的孩子时,不管孩子是否在场,都要怀着赏识和尊重的心态去谈论他:“我的孩子很棒,我很喜欢他!”并举出一些孩子表现好的具体实例。
批评孩子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批评要“短、平、快”。短,就是时间要短,切忌长篇大论。孩子的接受、理解能力有限,而且受情绪影响很大。如果批评孩子时说他这儿不对,那儿不好,甚至“老账”“新账”一起算,孩子就会茫然无措。批评时就指出他这次的问题所在,不过多涉及其他。平,就是大人情绪和语气平和。大人在批评孩子时,往往自己也很生气,满脸怒容,声音严厉,这样会使孩子高度紧张,不仅难以听进大人的批评和忠告,长期这样还容易造成紧张、胆小,或者逆反、固执的性格。快,就是要及时批评。孩子的记忆以短期记忆为主,所以发现孩子的问题要及时反馈。
批评对事不对人。孩子出现了失误或者有了过错之后,大人批评时要针对本次的具体事实,不能与孩子的本质或者人格人品等混为一谈。比如孩子不小心打翻了牛奶,父母说:“你怎么总是毛手毛脚的,这还成得了事?”孩子没有完成作品或者画画什么的画不好,家长说:“这么容易的你都不会,可真笨。”这类批评容易伤害孩子自尊,加之孩子容易将外部评价内化为自我认识,长期这样会导致孩子从内心就认定自己是个粗心大意的人,自己就是笨。孩子事情没做好,大人应该只说他哪里没做好,而不能说他是个“做不好事情的人”。
批评时要帮助孩子找到改进方法。批评孩子时,不只是让他知道什么是“不可以”的,更要让他明白今后应该怎样做。比如孩子喜欢乱扔东西,丢三落四,大人除了指出孩子的问题外,应该帮助孩子学习整理的方法。东西放在固定的地方,并贴上相应的标签,用完东西就归位;给孩子提供方便归类整理的柜子或盒子;孩子离开一个地方时提醒他仔细检查一下是否有遗漏的物品;大人要以身作则地勤收拾多整理,这样孩子自然就会改掉丢三落四的毛病。
在表扬或批评时,必须把握以下几点
无条件的爱与尊重。安全感、被爱感、自尊感,是孩子主动探索外界事物,即使失败后仍然能够重新尝试的前提。孩子更愿意接受爱自己和自己爱的人的意见。
重视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父母的言行会在潜移默化中对孩子产生影响。父母赏识孩子的优点,自己也要有优秀的品质;父母批评孩子,自己就不能有同样的表现。
理解和尊重孩子的年龄特点。了解孩子的年龄特点能够帮助父母设定合理的期望值,不会过度期望。在认识孩子年龄特点的基础上给予尊重,并根据孩子的接受能力对他进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