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茶之都”风景独好

2016-09-30刘锐袁绍阳

当代贵州 2016年27期
关键词:都匀市都匀发展

刘锐?袁绍阳

“十二五”时期,享有“山水桥城·国茶之都”美誉的都匀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16.4%,高于全国、全省、全州。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56.5%,总量和增速高于以往任何一个时期。

过去五年,都匀市以全省唯一一个新型城镇化县级市综合试点为契机,逐渐“做强城市、做大乡镇、做美农村”,荣获“全球绿色城市”称号,成为全省唯一、西部第三的2015年度中国中小城市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市;

过去五年,都匀市以生态移民为抓手保护好茶园水库,以“三江堰”进行“小黄河”末端治理,空气优良率达到100%,森林覆盖率达到58%以上,荣获“中国十佳空气质量城市”;

过去五年,都匀市实现了富民与强市同步的和谐发展,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3%,贫困人口减少4.2万余人;

……

国茶飘香惹人醉,剑江滋养匀城人。满目葱茏的醉人仲夏,记者走进都匀市9个乡镇、办事处,发现和感知都匀人对“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旋律的低吟浅唱。

创新让工农业得到更好发展

“绿卡能低日照光伏发电站解决了贵州不适用传统太阳能光伏技术的问题,能在0.5kw微小功率的低日照多阴雨天气下发电。计算机可根据日照情况智能控制发电的投入和撤出。”都匀市绿茵湖办事处党工委书记曹阳为记者讲解绿卡能技术创新带来的好处。

绿卡能公司负责人介绍,低日照光伏发电站项目是突破专家认定的贵州太阳能利用“盲区”的技术创新,公司也因此获得“贵州省高新技术企业”“贵州自主创新100强企业”“国家科技部创新基金支持产品”等荣誉。

目前,绿卡能公司已建成年产10万台低日照太阳能热水器自动化生产流水线、年产5万台低日照阳台壁挂太阳能热水器自动化生产流水线,产品出口到东南亚等地区。

创新不仅体现在工业突破上,还让农业得到更好发展。

2000年以来,毛尖镇坪阳村村民许绍龙了解到水苔市场前景可观,带动其他村民不断对人工种植水苔技术进行探索和推广,组成“都匀市螺丝壳总阳水苔茶叶合作社”,不断扩大水苔种植面积。目前,毛尖镇有400多农户种植水苔4600亩,每月至少对外发一批货,每批40吨,销往中国台湾和日本,年销售额达1500万元,全镇种植户人均增收1800多元。

统筹协调打造精品小镇

协调,是发展中极其重要一环。“十二五”期间,都匀市墨冲镇推进产城景一体化融合发展,以建设“山水田园与民族文化”相融合的宜居宜业宜游小城镇为目标,初步建成“墨冲布依民族文化城”,以“道芬蔬菜种植合作社”为代表的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社兴起,“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成绩斐然。

“镇区似城市、乡村是景区、农民变市民、田地变‘银行。这是墨冲推进城镇化建设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所取得的实实在在的成果。”墨冲镇党委书记喻正荣对该镇的变化十分欣喜。

过去五年,都匀市还重点协调发展以“茶旅融合”为主的山地特色旅游业。毛尖镇围绕茶产业+旅游发展的中心要求,抓好茶区道路建设,使茶园之间园园相通、景景相连;建设游客接待中心,做好游客接待、服务等工作;多重发展茶旅经济,为镇区农户创造增收渠道;发展茶山生态体验游,规划打造各类具备观光休闲功能的茶韵庄园和集采茶、制茶、品茶为一体的体验园,2015年吸引游客35万人。

“十二五”末,都匀市共完成113个小康示范点建设,朱紫寨、包阳村等一批“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示范村寨脱颖而出。乡镇的协调发展,使2015年都匀城镇化率达56.74%,比2010年高出6.7个百分点。

绿色发展绘就生态画卷

都匀市杨柳街镇的“小黄河”一直是都匀的一大生态难题。

由于杨柳街煤矿资源经历了数十年的无序过度开采,煤水大量渗出,直接排入杨柳街河内,使原本清澈的河流变成一条浑浊的“小黄河”,直接对都匀市的“母亲河”——剑江河造成污染威胁。

为加快治理“小黄河”,都匀市决定在沙包堡办事处陆家寨柳档河、斗篷山河、杨柳街河汇合处打造剑江河三江堰水生态保护区及滨河景观度假区,采取三坝截流方式,分别在杨柳街德化村、沙包堡大龙井、茶园村陆家寨等地修建拦河坝,实施筑坝治污,净化杨柳街河水质。

2015年5月,总投资4.17亿元的“三江堰”项目开工,截至今年5月,“三江堰”保护区的绿化率已达到90%。

“三江堰”项目完全建成后,将形成面积达629亩的缓流区水域,增加河流的自净能力,拦截上游带来的含铁悬浮物,使其在堰坝中沉淀,减少对下游剑江河的污染。

该项目负责人向记者描绘了“三江堰”建成后的美景:“小黄河”变成一个大湖泊,湖上有岛、九曲亭,沿湖有自行车道,将形成一个宜居、宜游的水利风景区,成为都匀市滨河景观工程的又一旅游休闲地,也为都匀市的城市建设添上靓丽一笔。

过去五年,都匀在生态建设方面,除顺利推进“三江堰”水生态治理工程以外,还建成南沙洲、雨花湖、青云湖等一批生态公园;启动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深化拓展“城乡清洁工程”。2015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8.03%,比2010年增加2.2个百分点,荣获“中国十佳空气质量城市”称号。

开放之心拥抱四海宾朋

2013年,都匀规划与凯里一体化发展;

2015年,都匀争取设立贵阳海关驻黔南(都匀)办事处,设立保税物流中心;

2016年,都匀将举办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茶博会、茶人会、商贸物流发展大会、山地特色文体会、节庆旅游大会等重大活动。

在对外开放,互利共赢这条路上,都匀走在黔南州前列。

“墨冲镇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已初步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产业发展格局。广州海特果蔬有限公司作为龙头企业,形成了集生产、加工、储藏、运输、销售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目前已连片开发建成面积1000多亩的蔬菜产业核心示范园。”墨冲镇镇长蒋仕清介绍道。

与墨冲情况相同的还有平浪镇,该镇引进广州汕头市海特果蔬有限公司引导培育本地平浪莲发种植专业合作社,分别在凯口村和文峰村采取土地流转形式,联片开发建设保供蔬菜基地1000余亩,发展无公害蔬菜种植。通过蔬菜协会一头连市场,一头连基地,实现产—供—销一条龙服务,带动群众调整种植结构,逐步打造形成成熟的蔬菜产业。

此外,平浪镇还采取“合作社+基地+公司+农户”的模式,以水稻、油菜全程机械化种植为重点,以打造无公害优质大米、菜油品牌为目标,采取建基地、带农户、依标准、抓回收、促加工、创品牌方式,推进现代粮油产业提质增效。

以此模式生产的“酝祥香”大米主要销往广州、珠海、北京、贵阳等地,2015年实现产量1100多吨,实现销售收入1257.68万元,实现利润253.13万元。

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我们一直把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实施脱贫攻坚,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村民有越来越多的‘幸福感。”都匀市归兰水族乡党委书记潘文波说。

“十二五”期间,归兰水族乡累计投入扶贫开发项目资金1025万元,实施扶贫开发项目19个,全乡减少贫困人口7500人,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底的45%降低到2015年底的30.5%,全乡基本实现村村通水泥路、网络4G信号全覆盖、100%的建制村通宽带,城镇新增就业1600人。

过去五年,都匀市累计民生投入达83.53亿元,年均增长17.61%,新增就业80731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18.21万人,3.4万名被征地农民被纳入基本生活保障。新农合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360元,全市共有23.06万人参合,参合率达99.23%,基本实现农村人口全覆盖。共投入7667.1万元,改造农村危房10560户。全市企业退休人员月均养老金达到1866元。

展望“十三五”,都匀市将继续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和“做强城市经济、建设大美农村、发展特色产业”发展目标,建成贵州南部创新型绿色生态区域性中心城市。

猜你喜欢

都匀市都匀发展
野猴闯入蛋糕店吃“霸王餐”
阳光体育背景下都匀市中学生体质下降原因分析
都匀市老干部争当义务宣传员
都匀市挂牌成立老干部党校
都匀 向春节返乡人员送温暖
区域发展篇
绘就“大都匀”画卷
图说共享发展
都匀市召开2016年老干部、老年教育工作暨关心下一代工作会议
都匀市老干部心系都匀的旅游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