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放创新?高端引领

2016-09-30卿前江徐元芳

当代贵州 2016年27期
关键词:商学院瑞士应用型

卿前江?徐元芳

开放创新

努力创办一流高水平商学院

:在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6年年会上,贵州商学院承办了“中瑞对话2016”教育子论坛,与瑞士两所高校签订合作项目协议,成为省内外媒体关注的焦点。作为一所新兴的本科院校,贵州商学院主动作为,出于什么考虑?

涂小亭:贵州商学院是一所既年轻,又历史悠久的学校,商科办学底蕴厚重,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得到社会的高度认同,先后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6万多名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享有“黔商摇篮”的美誉。

作为一所年轻的商科类本科院校,从当前的形势看,我们感到挑战和机遇并存:我们既面临中国高等教育转型的共性问题,也面临在实现本科层次的办学后,如何有效地“转”和“改”的个性问题。这种“转”和“改”,要打破学校传统的模式,要与原来的专科办学相区别,同时,我们要办应用型本科,与以往的普通本科办学又不一样。如何办好应用型本科?全国地方本科院校都在探索,可谓是千军万马,你追我赶。我认为,在这样的背景下办学,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从全省经济发展形势来看,现在大数据、大旅游、大健康、大交通时代已经到来,特别是全省旅游业呈“井喷式”增长。新的发展形势,对人才类别、人才标准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作为孵化器的高校,尤其是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的学科专业,怎么适应这种新形势,培养出合格的优秀人才,以满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我们认为,唯有在传承中创新、在开放中合作,贵州商学院才能找到一条符合自身实际、办一流高水平商学院的最佳路径,才不负省委省政府的重托。

贵州商学院的前身是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将近70年的专科办学历史,造就了学校生生不息的灵魂和特质,沉淀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比如“从严管理、爱心育人”的传统,以市场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办学道路等,这些都是经过实践检验形成科学的、有效的育人思路和办学思想。这些理念,我们要传承,也要创新。

长期以来,学校坚持“创新、开放、合作”的办学理念,积极推动学校国际化办学水平,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在加强与国内高校交流互动、资源共享、相互学习借鉴的同时,通过访国际名校、拜国际名师,与世界各国大学开展合作交流,广泛吸收国际上先进的办学思想,不断拓宽办学视野,优化办学理念,有力地推动了与国际教育水平接轨的步伐。

今年4月,在贵州省商务厅、省贸促会的支持下,我院到瑞士寻求教育合作,拜访了欧洲顶尖级酒店管理教育学校——瑞士卢塞恩酒店管理学院,同时拜访了瑞士西北应用科技及艺术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这两所高校分别在酒店管理教育、中小企业管理人才培训方面经验丰富,成绩卓越。双方在交流中彼此留下非常好的印象,经过进一步的沟通,形成合作共识。

在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6年会期间,我院与这两所大学签订协议,确立全面合作关系,在友好合作、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建立长期伙伴关系,在酒店管理教育、职业培训等方面努力实现良好的联合办学模式。这标志着我院在“黔瑞携手、绿色发展”这一时代背景下,实现了教育携手和协同创新,学校对外开放办学迈出了关键一步,对黔瑞经济、教育和文化交流与发展无疑将起到促进作用。

因此,这一系列举措,是贵州商学院落实省委省政府“贵州扩大对外开放,高校要率先”“高校要注重办学理念的开放性,推进教育国际化进程”等要求的体现,也是实现自身迅速成长发展的现实需要。

高端引领

打造人才培养模式升级版

:你认为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核心是什么?为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贵州商学院有哪些举措?

涂小亭: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只有技能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有视野、有境界,要从低端就业向高端就业转变,要变一线“技术工”、低端管理者,为行业领域高端管理者、领导者和引领者。

要实现这一目标,从学校的层面,必须要创造更多的条件,从师资能力水平提升、课程设计、培养环节等方面来促成这种目标的实现。我们以世界一流高校为标杆,比如,这次与我们签订协议的瑞士卢塞恩酒店管理学院、瑞士西北应用科技及艺术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在酒店管理教育、中小企业管理人才培养培训方面都走在业界前列,他们人才培养的模式、经验对于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具有直接的借鉴价值。关键在于我们如何结合贵州本土及学校的实际,让瑞士这些高校人才培养的模式、经验在贵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瑞士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有哪些地方值得借鉴学习?

涂小亭:经过考察调研,我认为瑞士商科高校,最突出的就是三个字:精、专、高。这些学校规模不大,有的甚至只有一个专业。以卢塞恩酒店管理学院为例,在校学生只有600余人,每年毕业生不过100多人,从学校创建以来,就一直只办酒店管理这一专业。但是他们培养的学生一毕业就进入世界顶尖的酒店,成为行业的引领者。

卢塞恩酒店管理学院“以未来为导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以塑造高技能的未来酒店业经理人为目标,其办学教育体系和办学理念都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培训,他们都非常强调“工匠精神”,注重培养学生对专业的热爱、对细节的耐心、对职业的崇敬、对行业顶尖水平的追求。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把“工匠精神”写入其中,说明“工匠精神”已经引起高层关注和全社会的重视。我认为,“工匠精神”集中体现在“三专”上,即专心、专注和专业,就是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能够提供一流的产品和服务。把“工匠精神”的培育融入教育体系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各环节,融入学生职业生涯理念和技能养成的各阶段等,这也是我们需要向瑞士学习的地方。

我们学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有自己的经验和作法,但是我们不能固步自封、自满自足。与世界一流高校相比,就知道我们的差距在哪里。这次我们承办“中瑞对话2016”教育子论坛,围绕“创新人才培养的成功模式”这一话题,与中瑞教育界、企业界的专家学者、一线管理者进行面对面交流,分享智慧,目的就在于开阔我们的办学视野,启迪我们办学思路,整合优质的办学资源。通过高端引领,打造人才培养模式的升级版。

拓展对外合作

走教育发展新路

:以世界顶级学校为标杆,占领人才培养的制高点,贵州商学院志在高远。你对学校与瑞士高校的跨国合作有怎样的期待?

涂小亭: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瑞士联邦主席施奈德·阿曼时,强调“双方应该在巩固扩大自由贸易和金融合作基础上,把中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同瑞士的创新优势相结合,支持两国搭建创新合作平台,开展企业、高校、科研机构间创新合作,深化在可再生能源、现代生态农业、节能环保、医药等领域互利合作。”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贵州商学院与瑞士高校下一步合作指明了方向。

双方合作的目的,就是要优势互补、实现双赢。我们选择与瑞士卢塞恩酒店管理学院、瑞士西北应用科技及艺术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等瑞士高校的合作,是看中其在专业领域的地位与经验;瑞士高校愿意与我们联合办学,既是看中了贵州商学院人才培养理念和模式的先进性与独特性,也是看中贵州商学院在助推贵州大旅游乃至于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后发优势,更是看到了贵州对外开放的胸怀、新兴市场的潜力和跨越发展的前景。

特别是贵州正在构建“大旅游”格局,打造“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的品牌,在旅游业迎来“井喷式”增长,对高层次旅游管理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大的情况下,黔瑞高校合作正当其时,这必定是互利共赢的结果。

下一步,我们还将进一步寻求与德国、韩国等国外顶尖商科院校的合作,努力探索项目合作形式、合作内容和合作机制,不断引进先进的办学理念,整合优质办学资源,努力将贵州商学院建设成为高水平一流的商科院校,切实为贵州“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猜你喜欢

商学院瑞士应用型
应用型本科院校机械控制工程实验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巴黎高等商学院荣登《金融时报》欧洲商学院排名榜首
为什么瑞士巧克力这么出名
法国公布2018—2019学年高等商学院排名
How socioeconomic factors influence road crash fatalities in Australia
The Significance and Application of Business Etiquette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广西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成立
应用型本科高校《旅游文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瑞士镇迷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