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业分析:虚拟现实、海上风电、农业

2016-09-30

股市动态分析 2016年10期
关键词:海缆碳纤维虚拟现实

虚拟现实:商业模式清晰,影视率先受益

投资要点:

1、虚拟现实爆发在即。影视产业将迎风口。

2、国内巨头纷纷布局,商业变现逐渐清晰。

虚拟现实爆发在即,影视产业将迎风口:我们认为虚拟现实产业在2016年上半年随着Oculus、HTCVive以及Play-StationVR等一系列备受关注的设备正式发货将获得产值爆发式增长机遇,与海外以VR游戏为主的娱乐内容市场发展路径不同,我们认为国内市场由于受到高性能硬件进入门槛以及VR游戏研发技术水平的限制,VR影视产业将会迎来更大的发展机会。根据行业研究及我们测算,国内消费层面VR影视产业在2017年将达到数十亿元产值规模。

国内巨头纷纷布局,商业变现逐渐清晰:国内优酷土豆、百度视频、爱奇艺、酷6等视频网站都已开始布局VR视频产业,而独立第三方制作机构兰亭数字也已开发完成国内首部VR体验短片。在当前VR硬件设备渗透率有待进一步提升的背景下,我们认为在1-2年内中国VR影视产业将通过体验片源销售、赛事演出直播、VR旅游推广等多方面进行商业化变现。这其中有望最先获益的是与硬件厂商合作提供体验片源的制作商以及通过与线下旅游景区、房产商、新闻出版机构等合作具盈利确定性的专业视频制作商:而在中长期,我们看好具有横向和纵向整合能力,凭借技术或渠道的独家优势构建硬件+娱乐内容VR生态的平台型公司。

我们看好在虚拟现实产业通过线下体验形式推广而具备早期盈利确定性的相关标的以及有望以VR娱乐内容和VR影视为突破口实现商业变现的相关标的。建议关注东方网络、恺英网络、顺网科技、岭南园林以及棕榈园林。

海上风电:多因素推动产业快速增长

投资要点:

1、能源局政策规划提速。

2、成本下行、地方政策及电价上调等利好催化。

国家能源局2014年规划了总容量10.5GW的44个海上风电项目,截至2015年底,我国纳入建设方案的项目建成投产仅1GW,完成情况大幅低于规划进度。《国家能源局关于海上风电项目进展有关情况的通报》要求加强对海上风电建设的重视,地方政策配套、简化审批流程、配套电网建设、落实投资责任主体意识、加强信息报送等六方面提出了建议与要求,落实推动海上风电加速发展。

前期列入规划的项目若未在两年内核准需要重新申报,我们认为16、17年将是海上风电的加速核准建设期。我们认为三方面因素会推动海上风电的顺利发展:成本下降、地方配套政策、以及全国性的电价上调。能源部在15年7月的《通报》中强调鼓励地方政府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在全国电价基础上额外补贴,我们看好其在海上风电发展中起到关键性作用:目前海上风电电价为0.85元(近海)与0.75元(潮间带),实行范围为17年(不含17年)之前投运的项目,全国性电价有望在17年进行上调,进一步刺激海上风电项目投资。

利好海缆企业,重点推荐中天科技。我们认为海上风电建设受益弹性最大的是海缆企业,中天科技是全国海缆制造领域龙头,目前在全国海电缆市场占有率达到40%左右,假设公司未来在江浙地区的市占率保持在50%,以100MW风电项目海缆需求1.5-2亿元估算,公司保守潜在海上风电市场空间达到30-40亿元,而公司15年海缆收入中来自海上风电市场约3-4亿,增长空间巨大。

农业:估值合理·攻守兼备

投资要点:

1、农产品价格指数大幅上涨。

2、农业股估值不高。

当前农产品价格指数大幅上涨,农业股“退可守”的特点已初露头角。2016年2月以来农产品价格指数大幅上涨,截止3月1日,农业板块较年初下跌20.71%,跑赢大盘2.06%,尽管相比于以往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时农业股的行情,目前的表现略显无力,但这不失为一个板块反转的信号。

纵向比较来看,目前农业股并不贵。以全部A??股为参照物,纵向对比农业股的市盈率。数据显示,在农产品价格上涨较多的年份,农业股不仅估值水平较高,更重要的是这种高估值水平能够维持较长的时间,农业股投资、投机的机会均兼备。相比于历史情况,目前农业股并不算贵,安全边际相对较高,合理的估值水平还未达到。

不排除今年农业股有复制2008年行情的可能。原因如下:1)受大盘重挫的原因,目前农业股相对于上证综指的超额收益相比于以往历史情况还处于低位:2)相比于以往,农业股现在不贵:3)通胀预期、A股悲观预期、部分农业子板块盈利预期,三种预期会持续加大投资者对农业股的关注度,吸引投资者进行调仓:4)农业股在年初以来的优异表现会让投资者更加具有信心,并逐步坚定加仓农业板块的决心。

两条择股主线。其一,价格主线,重点关注禽养殖、畜养殖以及原糖三个子板块。核心标的圣农发展、牧原股份、温氏股份及南宁糖业。其二,选择基本面良好,盈利有增长,估值不贵的个股配置,比如中牧股份、海大集团、登海种业、普莱柯。

碳纤维:技术革命助行业摆脱困境

投资要点:

1、全球万亿市场。中国空间巨大。

2、技术变革助国内碳纤维企业摆脱困境。

全球超万亿市场空间,中国增长空间巨大。根据测算,未来十年碳纤维材料的复合增长率将超过10%,到2020年,全球碳纤维的需求量将达到15.7万吨,而整个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市场规模将超过1.3万亿人民币。中国2014年消费碳纤维1.5万吨左右,其中超过80%依赖于进口,在进口替代方面就有很大的市场空间。在市场规模的增长方面,国外已经成熟运用的航空航天和工业领域将成为未来中国市场的主要增长来源。

行业的命脉:抓住一头一尾。纵观整个碳纤维产业链,头和尾是最为关键的部分即碳丝的生产和CFRP材料的开发。放眼世界,日本抓住了头,东丽等企业生产的碳纤维做到了性能的尖端:而欧美的企业则抓住了尾,波音、空客对于碳纤维复材的大量使用依赖于欧美企业对于复合材料铺叠和成型工艺的不断钻研。中国的企业盈利最好的却恰恰是中间的编织环节。

中国的突围:一体化产业链和专攻终端应用。目前国内原丝和碳丝生产企业都处于亏损状态。对于碳纤维生产厂家来说,首要任务是开发T700、T800级的碳纤维,摆脱目前T300惨烈价格竞争的局面。另一方面布局从原丝生产到CFRP的一体化生产。对于新进入行业的企业来说,以开发特定应用领域的产品作为切入点,直接同行业内的专业公司进行合作,可以更好的进行资源整合和利用,在产品研发方面做到有的放矢。

重点推荐企业上市公司方面建议重点关注一体化龙头企业江苏恒神(新三板)、布局汽车应用的康得新和金发科技。

猜你喜欢

海缆碳纤维虚拟现实
陆海段不等径海缆匹配方案与载流能力提升研究
110 kV海底电缆-架空线雷击过电压分析
一种碳纤维加固用浸渍胶的研究
HP-RTM碳纤维复合材料中通道加强板研究
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及其在飞机上的应用
光电复合海缆的模态分析仿真
REALITY BITES
虚拟现实技术向科幻小说借灵感
碳纤维增强PBT/ABS—g—MAH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流变行为
浅谈虚拟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