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05年~2015年我国档案安全应急预案研究文献统计分析

2016-09-30张予宏黄海叶

档案管理 2016年5期
关键词:预案发文档案馆

张予宏+黄海叶

应急预案是针对可能的突发公共事件,为降低损失而预先制定的有关计划或方案。由于档案安全应急预案能确保档案受到危害时得到优先抢救和妥善处置,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所以引起了档案学者的关注。本文以CNKI为数据来源,运用高级检索,以“主题”为检索项,以“档案”和“应急预案”,或者“档案”和“应急管理”,或者“档案”和“应急处置”为三组检索词,以2005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为检索时间,得到研究文献269篇,剔除主题内容不相关和新闻短讯等篇目,最终得到有效文献125篇。

1 数据统计与分析

1.1 文献年度分布。文献年度分布及变化趋势,如图1所示。

从图1文献年度载文量和变化趋势来看,档案安全应急预案研究成果大体呈上升趋势。2005年最早出现2篇研究文献,2010年研究成果量迅速增长到13篇,2013年达到32篇的峰值,2014年又回落到20篇。可以看出,该领域研究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2000年到2009年是起步阶段,2010年到2015年是快速增长阶段。

1.2 文献来源分布。对文献来源进行统计,结果显示,125篇文献分布在36种期刊、一个重要会议全文数据库、一个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中。发文3篇以上的有14种期刊,共60篇,占总发文量的48%;档案学核心期刊共发文48篇,占总发文量的38.4%,分别如下:《兰台世界》16篇,《档案学通讯》9篇,《档案学研究》和《中国档案》各5篇,《档案管理》《北京档案》《浙江档案》和《山西档案》各3篇,以及《档案与建设》1篇。

1.3 研究机构分布。125篇文献的第一作者大致分布在高校院系、高校档案馆和地方档案局(馆)、企业以及机关事业单位,具体分布如表2所示。

由表1可知,研究机构分布广泛,有高校、高校档案馆和地方档案局(馆)、企业以及机关事业单位,这也可分为档案学者和档案工作者。其中,发文在3篇以上的研究机构有:湘潭大学12篇、河北大学5篇、南京政治学院上海校区4篇、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档案馆3篇。数据显示,档案工作者的发文量占总发文量的58.4%,档案学者的发文量占总发文量的41.6%。可以看出,档案工作者是我国档案安全应急预案的研究主体。

1.4 作者分布。普赖斯定律:n=0.749(ηmax)1/2,其中发文量n篇以上的为核心作者,ηmax 为发表论文最多的作者所发表的论文数。由表2可知,发文最多的为湘潭大学的向立文,共计发文9篇,所以ηmax=9,n=2.247,取最大整数3,所以发文量3篇以上为该领域研究的核心作者,如表2所示。

统计数据显示,核心作者共发文18篇,占文献总量的14.4%。根据普赖斯定律,当核心作者发文量约占文献总量的20%时,学科的核心作者群才算形成,所以该领域还未形成核心作者群,有待学者们进一步加深研究。

表3显示,125篇文献共出现了141位作者,从期刊论文的合著情况看,共有36篇文章的作者在2人或2人以上,合著度是28.8%,而且是以2人合著为主。总体来说,我国档案安全应急预案研究文献合著率较低,作者之间交流较少,合作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2 主题内容分析

笔者将文献的主题内容研究划分为7个方面,具体发文量及占比,如表4所示。

由表4可知,我国档案安全应急预案研究的内容广泛,其中档案部门应急预案建设研究最多,占文献总量的44%,学者对这一研究主题主要阐述了档案应急预案的重要意义、编制原则、分类和基本内容、编制步骤、存在问题以及应对策略等问题。由于2006年1月6日国务院发布并实施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008年汶川地震后,国家档案局编制并发布了《档案工作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办法》和《档案馆防治灾害工作指南》,因此研究内容就相对细化了。如出现了对专门类型档案馆的应急研究,主要有医院档案馆、企业档案馆和城建档案馆应急研究。此外还有鲁汉蓉《基于旅游目的地的藏族档案防灾策略探析》,陈文贵《论建立山美水库水利档案灾害应急处置预案体系的重要性》等的案例研究。

学者对于另外几个方面的内容也进行了研究,如档案部门应急抢救机制,毛惠芳以一篇硕士学位论文详细介绍了通过预警、应急和抢救,来构建档案灾害管理体系。而许登霞对构建档案馆安全保障体系建设谈了几点思考,提出应当从提高思想认识、明确档案安全防范重点、加强档案馆库建设、加强安全设施建设以及加快档案数字化进程来来构建档案安全保障体系。除此之外,在档案馆自然灾害防治的研究上,胡红霞以美国、日本为例,介绍了发达国家档案自然灾害防治的历程和经验,认为我国可以借鉴其发展,如高度警惕的防灾意识、充分的防灾准备等。

3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3.1 存在的问题。

3.1.1 研究主体分布不均衡,没有形成有影响力的核心作者群体。统计数据显示,研究机构分布在高校、高校档案馆和地方档案局(馆)、企业以及机关事业单位,由于高校档案馆和地方档案局(馆)、企业以及机关事业单位的人员都属于实际工作者,实际工作者凭借其丰富的工作经验优势,其发文量比档案学者要多,因此档案工作者是我国档案安全应急预案的研究主体,这导致了我国档案安全应急预案研究主体分布不均衡。而且从论文的作者分布与独著、合著及合著度来看,合著度较低,还未形成有影响力的核心作者群,还有待档案学者和档案工作者进一步加深研究。

3.1.2 主题内容研究不够深入且较多重复。档案安全应急预案研究的主题内容涉及7个大的领域,覆盖面较宽。但从纵向角度来看,则不够深入、系统。如有44%的文献是对档案应急预案的重要意义、编制原则、分类和基本内容、编制步骤、存在问题以及应对策略等问题的研究,一方面聚合度高,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大量的重复研究,所提论点相似,缺乏创新点。这种过多偏重宏观方面的研究选题,使得研究成果不够深入、更不够系统。

3.1.3 研究方法单一。档案安全应急预案研究方法多是以定性分析为主,定量分析少。在125篇文献中,只有5篇运用案例分析法,如丁平以贵阳城建档案信息系统为例展开分析;鲁汉蓉结合西藏旅游特色谈藏族档案防灾策略;陈文贵从山美水库水利档案谈灾害应急处置预案体系的重要性;卞咸杰通过汶川地震谈对档案馆建筑安全设计的启示;胡红霞以美国、日本为例,介绍了发达国家档案自然灾害防治的历程和经验。个别硕博论文运用到了社会调查法。不过总体来看,研究方法还是过于单一,形式不够新颖,没有较强说服力。

3.2 建议。

3.2.1 档案工作者和档案学者加强合作,建立团队。由于档案安全应急预案是一项业务性较强的工作,因此作者之间可以建立团队,相互交流。团队的形式有很多,档案学者之间、档案工作者之间,最重要的是档案工作者和档案学者之间的团队合作,发挥学者的理论优势和实际工作者的业务能力,相互探讨,更好地促进档案安全应急预案的实践工作。这不仅能形成有影响力的核心作者群,还能解决研究主体分布不均衡的问题。

3.2.2 细化档案安全应急预案,为学界深入研究提供依据。档案部门在制定预案时,多是照搬上级制定的预案,只将其文件名字换一下,而内容却是笼统的、方向性的话语。因此要将理论和实践要相结合,细化档案安全应急预案,进而完善相关理论。基于细化的档案安全应急预案,学者们的研究才能挖掘更多的创新点,研究成果也会更加深入、系统。

3.2.3 运用多种研究方法,研究形式多样化。从研究方法上看,125篇文献只有4篇运用了案例分析法、1篇运用了经验总结法、3篇运用了社会调查法。而档案学研究方法很多,不应该只局限于定性分析,可以借鉴情报学科,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运用情报学方法来研究档案安全应急预案。除此之外,还可采用跨学科研究法,因为突发事件在各个领域都是会发生的,要善于借鉴别的领域的工作经验和研究方法。

猜你喜欢

预案发文档案馆
核电网络安全应急预案考虑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防汛应急预案等3部应急预案的通知(下)
校园拾趣
爷孙趣事
以牙还牙
全省部分档案馆新馆掠影
2016年版《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解读
太仓市数字档案馆成为“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
科隆档案馆突然坍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