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博采众长成雕功辅佐名家臻塑艺

2016-09-30黄献武

雕塑 2016年1期
关键词:莆田木雕文科

黄献武

俗语道“人生有三喜”: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他乡遇故知;我的从艺生涯却有“三幸”:青年幸为莆田木雕两代传人徒弟,壮年炼成佘氏雕塑名家造像主将,晚年欣逢尊技敬匠盛世。

博采众长乘年轻

1953年11月,我出生于福建莆田笏石岭美村的一个木雕世家,父亲黄五华在上世纪40年代前后,凭祖传手艺,在民间从事寺庙、民居木雕生涯。50年代中间,与同村的木雕老艺人徐先春等人一道,走合作化集体生产道路,加入莆田工艺一厂的前身—城厢雕刻社、成为木雕车间的技术骨干。

1976年7月,我高中毕业,于10月份进入莆田工艺一厂,随父学习木雕技艺。在厂十三,四年时间,我是全厂工匠中用大小斧头劈坯学得最快,做得最到位,劈得最拿手的一个,这一点成了后来(2004年春)央视4套“走遍中国·走进莆田”《木雕的传奇>专题节目摄制组寻找莆田木雕。斧头功。能手时,本地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推荐本人出手演示的缘由。

除了掌握“斧头功”,我还熟练精通各种刀具的磨制、凿坯、修光等所有工序的技艺要领,成为厂内为数不多、可以独立雕成并刻好整件作品的青年技术骨干,获得车间、厂部和各位前辈的好评与青睐。

当年的莆田工艺一厂可谓群英荟萃:不但有兼擅绘图设计和泥塑造型的刘荣麟,而且有名扬八闽的省级“艺人”——现代莆田木雕第一代传人佘文科,黄丹桂、朱榜首、徐先春、黄文华等人和第二代传人方文桃、余国平、闵国霖等人。当时我所在的木雕车间离厂部研究组(亦即创新组)很近,我常在下班时或夜间、节假日研究组加班创作出口或参展样品时,前往观摩他们推敲,修改设计草图,捏塑泥模和制作木雕牙刻的情况。我看到大型龙眼木组雕《三英战吕布》的泥塑是由方文挑,余国平捏制;定稿后分别由佘文科雕关公,黄丹桂雕刘备、方文挑雕吕布、佘国平雕张飞,两代木雕传人密切协作,创作气氛非常感人。我还看到在长达半年的象牙组雕《史湘云醉队芍药丛》几易草稿,用料近三十斤,由方文桃,佘国平塑造的高仅10cm左右的27位红楼梦人物,或立,或坐,或卧,无一雷同,栩栩如生;闵国霖在泥模第二稿修改中,根据讨论中提出的。应使史湘云形象更加浪漫。的修改意见,将其塑为“醉卧”姿势,获得认可。由佘文科雕作的古树、亭阁错落有致,黄丹桂雕作的花草,假山几可乱真、朱榜首雕嵌的栏杆,地板工整悦目、灯笼索链环环可动,令人叹为观止;所有配景装饰,均采用镂空透雕,立体感极强。李农民高超的修光技艺,更为作品锦上添花。

这种成年累月的耳濡目染,对我从业精神和创作灵感的感化作用非常深刻。他们每刀每凿的用心、新老协作的知心和精益求精的匠心,在不断启发我博宋众长的同时,成了我此后从艺生涯中永远的榜样力量。所以可以说,莆田工艺一厂是莆田木雕的人才摇篮,而莆田工艺一厂研究组当年佳作迭出的每一幕珍贵的记忆闪回,更是对我从此与时俱进的难忘激励和刻骨铭心的研创鞭策。

辅佐名家正当年

改革开放引起莆田民间寺庙重修、造像再造的热潮。莆田工艺一厂宗教雕塑群体乘势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一方面,由方文桃、佘国平、闵国霖为首的塑佛团队频频应邀出省施艺于川、粤、赣各大名寺大刹;另一方面,余文科、黄丹桂等老一辈艺人则游艺并享誉于本土的宫庙社观。

上世纪80年代,正值青壮年的我因为学成木雕本领,又甚勤快朴实,一开始就被佘文科师傅相中,选入以他为头领的造像队伍。佘文科率领我们承接的第一个雕塑工程是莆田侨乡江口孝义宫系列道敬神像。孝义宫又名佑圣观,始建于明代,重修于清雍正年间,主神玄天大帝、王中军、顺天圣母、社公社妈,辅神(又是各里社角落神)为张公圣君、田公元帅、齐天大圣、金大将军等。佘文科将他在上世纪四、五十年在莆仙两地宫庙积累的造像经验和雕艺要领,毫不保留地传授给我,并且在制作中放手鼓励我独立雕刻,还不时亲手示范。其雕功之得心应手,尤如天鹅在湖面漫舞芭蕾,又似刀尖在木上游龙戏凤。于是,我先仿后创,进步明显。其间抽空从外省回来帮忙的余国平,则将他在各地专业交流得到的造像秘诀及时告诉我,使我很受启发。

孝义宫造像一炮打响,引起附近重修的东岳观董事会的关注。此观始建于元至元二年,明万历37年重修。主殿奉祀的注生大帝(俗称东岳大帝)要用木雕做成高1.82m的坐像。佘文科收下业务后,要我主雕此像。因为从未雕过这么高大的造像,我心里没底,有点忐忑。佘文科与佘国平父子一再鼓励我放胆劈坯,他俩在远近边相边教,不断指导形体与五官的调整。造像定形以后,贴饰金脸披黄袍,不论远瞻或近仰,均不失肃穆威仪与凛然正气。大帝前侧的文武判官,两边的十大辅神,以及门外高3.2m的《千里眼》《顺风耳》和两厢的十殿阎王泥塑,则由佘国平主捏。这是技术活,也是力气活。佘国平看我木雕造形基本功好,且年轻力壮,手脚麻利,又谦虚好学,就教我扎架、塑模。从此我搬料、和泥、捏坯、修光、越练越熟,成为佘国平泥塑造像的得力助手。东岳观造像产生成功的影响波及东南亚,台港澳分观及省内外相关宫庙,邀请造像者纷至沓来。

闽台两地自古流传。齐天大圣信仰。的民间崇奉习俗,建于明清的江口围头村龙兴社建达堂,主祀齐天大圣。仅此一堂,就要求雕造文,武齐天(五百年前未得道形),金眼齐天(五百年后得道像)和弥陀(猴)大将军(即《西游记》中的假猴王,后被齐天大圣降服并得道)……只有在熟悉这些神奇传说后再下刀,才既使我在佘文科、佘国平父子的指教下的雕刻创作不乏意趣,又令同一题材的形神异同与变化充斥着不断的刀法挑战与创新的意外欣喜。45年后的今春,参观各尊大圣和司马圣王,北斗中天等辅神,似觉又返当年竣工之际,把持雕刀的左掌手心老茧依然,抡敲木棰的右臂还在酸麻。

九鲤洞信仰,又称“琼瑶仙教”,主祀邑人名士卢士元,谢元晖、王成光、陈善德以及何氏九仙翁等地方神。建于清代的江口石东村九鲤洞总镇,文革“破四旧”时的原像己被毁坏。佘文科、黄文华、佘国平和我商议,按各仙得道先后,主次重新塑模造像,获得董事会首肯和海外信众认可。

石东志元堂主祀的三一教主陈兆恩,是又一位成名于明代、融汇儒道释教义的大哲与慈善家。佘文科、佘国平和我反复研讨,认为应使林兆恩造像既蕴儒家文气,又显道教神姿、且具佛学禅意,几经易稿,果然与众不同。

鲤江庙于清代从莆田莆禧半岛迁建于涵江,与莆田城隍庙齐名。城隍爷作为司民之神,具有极其强烈的爱憎。鲤江庙的城隍神,自古对辖下百姓充满仁爱,对境内奸恶则极尽威赫。在佘文科指导下,由佘国平主塑城隍爷坐像,由我主雕用于巡游的城隍爷坐像及神轿。我参与塑造的大门两侧使者状貌狰狞,手拿着令牌和刑具,神龛上方却挂着“有求”“必应”的匾额。两边的黑白无常,一高一矮,一瘦一胖,同样面目恐怖,身后皂隶却拿着“进香”“赐福”的牌子。还有牵马将军,则神态威武,一脸正气。

以上造像经历的日日夜夜,我与佘文科,佘国平父子朝夕相处,冬卧草薪,夏熬蚊侵,同甘共苦,情同手足。虽甚艰苦,但对我却是潜移默化的修炼与日升月异的提高。记得我们造像足迹还远及福清千佛庵、北搂院、潮州大士庵……近年我还独立承接了华亭霞皋宫、黄石洋埕宫高1.2m田公元帅,笏石岭南书院高1.82m文昌帝君,岭南妈祖宫高1.53m妈祖坐像,眼看往日将旌升华为今朝帅旗,对当年雕塑名家佘文科,佘国平父子的感恩和终于进步成才的自豪当然不言而喻。

本以为过去这些神像雕塑,只是一些民间迷信造像,仅为一门谋生手艺而己。近年渐闻莆田乡下一些宫庙的神像竞屡被文物盗贼染指;最近又从莆籍教授郑振满编撰的关于闽台地方信俗神像的论著中,顿悟到自己所造像的宫庙社堂声誉如此显赫,所从事的雕塑意义如此重大,所传承的文脉渊源如此深厚。

献武有地老益壮

改革开放使身怀技艺的人才有了用武之地,市场经济使优胜劣汰的竞争更显理所当然。

从1992年开始,我在不乏木雕中青年人才的家乡岭美村创办了岭南木雕厂。其实早在此前几年,我已从木雕小工场,小作坊初试身手、试水市场。例如1986-1987年创作的佛教密宗木雕《三世明王》《不动尊明王》《步掷明王》等作品,由台湾庄先生收藏;1988年秋后数年创作的木雕《观音》《龙女》《麻姑祝寿》《钟馗》《踏雪寻梅》等作品入选福建省首届工艺美术“争艳杯”及第二届福建省工艺美术精英作品展;1988年3月—1989年12月,创作广东潮洲大士庵高11m立式《观音》;此后创作的高2m的木雕《五子弥勒》,由新加坡黄先生订货;还有《四十八臂观音》由台中陈先生订制并供奉于大甲镇澜宫。1999年9月,我创作龙眼木雕《关云长》,获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在京举办的中国工艺美术“世纪杯”创作大展佳作奖,作品彩照及简介发表在《雕塑》杂志和《中国工艺美术。世纪杯。创作大展获奖作品选集》。

办厂之初,台商邱天福先生来厂看货,觉得我雕的哪吒甚合其意,就来图加工,要我按图试制一件《八臂哪吒》。哪吒信俗在台湾自古流传。《西游记》中描写哪吒为“三头六臂”。道教说他是神兵神将的统帅,称“中坛元帅”。汉传佛教称哪吒为毗沙门天王之太子,三面八臂大力鬼王。藏传密宗八臂金刚的形象则为三头八臂的愤怒像。我在反复翻阅、研究、参考各种造像图谱和宗教仪轨后,一举雕制了三尊高0.48m的《八臂金刚》,其中两尊为黄杨木(我自留存一尊),另一尊为紫檀木。作品的三头面相为愤怒像,身披霹雳混天绫,更显神姿飘逸;左腿上抬,右足踩风火轮于五彩宝石山巅;左右三臂各执乾坤圈、降魔斧、月牙戟、砍妖刀、金砖印、蛇形矛。造像形态生动,刀功精到,不但深得台商夸赞,而且广获行家认可。作品于2006年4月在中国(莆田)海峡工艺品博览会荣获中国工艺美术学会评授的金奖;2010年获选参加台湾国际木雕艺术展。

一时得失并未影响我经年历练造就的坚忍、豁达与自信。我坚持不懈地研创新作品,不但尝试创作现代题材的《红色年代》《红军》《白求恩》《南丁格尔》《童年》《放风筝》等作品,而且率先在莆田木雕界试用电动链锯劈雕技法创新了龙眼木雕《千古一帝》,块面刀痕的秦始皇以粗犷简约的造型,在2002年福建省工艺美术“争艳杯”大赛中获得银奖,作品随即由福建省工艺美术珍品馆收藏展示。同年7月,荣获福建省第三届工艺美术大师评选活动组委会评授“福建省工艺美术名人”荣誉称号;2006年2月,由福建省工艺美术专业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核准高级工艺美术师专业技术职务;2008年荣获福建省人民政府颁授的“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2015年荣获中国民族民问工艺美术家协会评授的“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我深知这一切来之不易,更觉任重道远,仍需再接再厉。

值得高兴的是,倡导自主创新,尊重技能人才,祟尚工匠精神,已经成为各级政府越来越重视并实施的明政良策。例如,始于2009年4月的“艺鼎杯”中国木雕现场创作大赛便体现了丰富多彩的中国木雕艺术及其传统与创新的结合,为业界俊秀提供了展示真才实艺的舞台,成为中国木雕界最具影响力的品牌赛事。2012年4月的第四届“艺鼎杯”中国木雕现场创作大赛增设的首届国际木雕大师邀请赛,特邀来自英国、西班牙、保加利亚、日本和中国的七位木雕大师参加表演赛,组委会决定由年届六旬的我代表东道国参演,使我甚感光荣并责任重大。开赛后,我先是挥链锯劈粗坯,又再抡斧头整外形,时而施刀修细部。出神入化处,不时令侧旁操持洋把式的外国嘉宾看得目瞪口呆。我创作的《提刀关公》作品,人物身披战袍、提须持刀、马步稳扎、神情威严,将“武圣雄风、忠义千秋”的关公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赢得了中外嘉宾与参观者的认可。

实践说明,在不断进步的新时代,无需慨叹“英雄无用武之地”,更不用走后门去求得虚名。当今时势造英雄,只怕没有硬功夫与软实力。我名叫献武,当然自信献武有地。传承文脉,追求极致可以老当益壮,这种在50年从艺生涯中形成的近乎自我苛求的价值观,是我内心强大的内在进取推手和无形的精神财产。

我将乐此不疲,创新不息。

猜你喜欢

莆田木雕文科
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
求学·文科版2019年6、7期合刊
修诚 启智——福建省莆田第八中学简介
求学·文科版201806、07合刊
孙文科
莆田人有话说
“莆田系”与百度的鱼水情
木雕鱼
木雕创作随想
莆田工艺美术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