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环境雕塑的符号性

2016-09-30于俊峰王恰轲

雕塑 2016年1期

于俊峰 王恰轲

内容摘要:从形态学的角度,环境雕塑作为情感符号,从本质上或以说是一种情感物化。环境雕塑形态的情感意味,对人的生理和心理所产生的影响,是超越一般物象形态价值的。本文试图对环境雕塑的符号类型、环境雕塑符号的传播方式及环境雕塑文化符号的特征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解读环境雕塑的符号性。

关键词:环境雕塑、雕塑符号、符号类型

“一个符号总是以简化的形式来表现它的意义,这正是我们可以把握它的原因。”环境雕塑作为文化符号,创造美化环境,调节环境空间功能,组织和引导环境空间的指向,以沉默包容的姿态与受众交流,潜移默化的影响受众的审美意识,生活情趣,传播历史文化。环境雕塑有着特定的符号类型,传播方式和文化特征。

一、环境雕塑的符号类型

苏珊·朗格指出:“形式既是空洞的抽象之物,又具有自己的内容。艺术形式具有一种非常特殊的内容,即它的意义。在逻辑上,它是表达性的或具有意味的形式。它是明确表达情感的符号,并传达难以捉摸却又为人熟悉的感觉。”可以说,形式不但有着直接诉诸感知的特性,同时具备自身之外的功能;既是一种表象,又从表象中蕴含现实。因此,环境雕塑作为情感形式,通过其形态,色彩,材质、空间等符号元素的相互作用而构成的。

1.环境雕塑的形态符号

形态,是从视知觉上描述物体的。形是静观的物理相貌,态是动势的情感外显。 “形”与“态”,“物”与“情”,构成了一种传达情感信息的符号。从形态学的角度,环境雕塑作为情感符号,从本质上可以说是一种情感物化。环境雕塑形态的情感意味,对人的生理和心理所产生的影响,是超越一般物象形态价值的。但它是从感觉上描述形成的,但由形态的各要素秩序地组合在一起,成为城市环境雕塑形态的基本组成部分。

早期,环境雕塑的形态注重造型的形体,比例以及尺度等的实体视觉效果,强调环境雕塑造型实体构图的美学原则;随着空间意识强化,环境雕塑更多注重空间的视觉氛围,追求造型虚体的空间美学法则。因而,空间成为环境雕塑的主角,甚至是一味追求造型艺术效果命根。实际上,无论实体与虚体,作为环境雕塑形态符号是互为条件,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

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说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辩证地表达了这个观点。相对于环境雕塑形态而言,其造型实体是支撑空间存在的根本,而造型的虚体是联系实体的通道,它们是形态造型的互根互用关系。

2、环境雕塑的色彩符号

一般来说,色彩的运用与雕塑的发展是同步的。早期较少强调主观色彩,要么是雕塑材料的固有色彩,或者模仿描绘表现对象的固有色彩。在中国,“塑其形而绘其质”是传统雕塑的着色原则,这里的“质”指的是表现对象的面貌。因而,着色时侧重表现对象色彩的真实感。

但是,当代环境雕塑的色彩,不仅主动强化作者的主观感受,同时,借鉴姊妹艺术与科学的色彩表现技术,完全突破了早期的传统表达方式。作为环境雕塑的色彩符号,色彩与造型的密切结合,强化了情感表达力度。具有鲜明而直观的效果,很强的视觉吸引力。环境雕塑色彩符号是依附于造型的,表现途径是需要光源的。在基址规划时,须充分合理地考虑环境布局,这是环境雕塑建设的起点与归宿,决定着整个过程的成败。在造型过程中,恰到好处地运用色彩,对于深化造型艺术效果、强化造型情感具有推动作用。在光源选择时,不仅考虑自然光源的方位,还要最大化利用人工光源的作用,对于提升环境雕塑的艺术氛围,强化由此产生的艺术境界是不言而喻的。

环境雕塑色彩符号有这样的特性,即相同的造型赋予不同的色彩,就会出现异样的视觉效果,给受众不同的情感体验,适宜的色彩能够弱化造型的不足之处,强化造型的艺术表现力,提升环境雕塑的视觉效应。反之亦然。

3、环境雕塑的材质符号

材质语言作为环境雕塑的符号具有本质性,是一个几乎混同于客观物质的艺术形式语言。对材质的理解和驾驭的能力,是雕塑作品成败的基本标志。艺术创作使这种原始的材料变为一种传达精神的载体与媒介——材质,其中的“材”,是视觉感受,是物质的物理属性,比如不同种类的木材、石材、金属等等;“质”,是触觉及其它感觉,比如光滑或粗燥、坚硬或轻柔、锋利与愚钝,是包括生理在内的心理属性。

从发生学的角度看,雕塑是材质的艺术,雕塑材质的选择,直接决定了作品的语言与样式。就如同诗词较之于散文,诗词就是诗词,散文就是散文。因此,材质的区别是雕塑样式的标志,常以材质称雕塑为石雕,木雕,铸铜等。至于那种仿真效果的“材质”,除了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样式,其他则是出于经济的考虑,那只能是无奈的选择。

雕塑材质语言元素是质感、肌理、它们是雕塑的“肌肤”,是触觉感受的出发点与源泉,深化雕塑艺术感染力的通道。雕塑材质肌理是:其一,是材料的天然纹理,如不同种类石材的肌理,金属材料的肌理。它具有两种状态,一种是未加雕琢的肌理,质朴自然;另一种略加雕琢的肌理,即在不破坏材料天然纹理情况下的点到为止,既显示人工之神,又体现自然之妙。其二,是对材料表面进行全面的人工组织处理。是一种有意识的组合与创造。雕塑手法肌理的表现多种多样,因人而异,因料而异,因工艺技术而异。雕塑的手法肌理,不仅是雕塑作品的艺术特色,还体现了一种创造性、组织性和手法性,是雕塑艺术语言的重要特征。

环境雕塑材质符号从视觉,触觉及其他感觉,带来了无限的表现力。无论单色或多色,无论光滑或粗燥,无论坚硬或轻柔,都给受众带来一种生命的价值。一方面,表现出犹如生命般的鲜活,生生不息;另一方面,表现出犹如生命般的力量,这种力量不是物理的量化,而是无限的情感进发和强大的精神激励。

4.环境雕塑的空间符号

雕塑空间是精神物化的集中体现,是雕塑艺术的“灵魂”。而环境雕塑空间符号是一个空间艺术系统,在人、雕塑与环境的融合中,精神空间与物质空间的对立与统一,产生了雕塑的空间效应。“雕塑空间切入环境空间,是生成景观空间的底线;环境空间承载雕塑空间,是托起景观空间的物质背景;心理空间则是平衡雕塑空间与环境空间的砝码。”作为空间艺术,没有空间,就没有环境雕塑。

雕塑造型的空间构成,一是雕塑的实空间,指形体在空间中所占的三度空间,真实可感。二是雕塑的虚空间,指环绕雕塑的无形空间,依靠雕塑的实空间存在。雕塑的实空间,是对形体的量的控制,是横向的变化。造型的尺度与比例,直接关系到空间的变化。雕塑的虚空间,是对形体的挖掘与实空间的推动,是一种深度的变化。特别是实空间中的孔洞,以一种强烈的穿透力,分化与连接了虚空间,使虚空间的环绕状形成一种虚体,犹如气流中的涡旋,产生视觉引力,造成一种神秘感与幻觉。

空间形式上,雕塑造型的“形”是二维的平面空间,“体”是立体的三维空间;承载环境雕塑的基址是平面的,而环境雕塑则是立体的。雕塑造型的微妙是实空间的变化,在虚空间的衬托下充满力度。雕塑的虚空间,若隐若现,变幻无形,是推动实空间力度的依据。因此,雕塑造型的虚实空间置换,在高低深浅或通透的变化中,使其段落与段落之间凝聚成为强大的力量。

环境雕塑的空间是艺术性,技术性,历时性的统一,在它的积淀过程中,随着时间的变化,历史的变迁,社会形态的变更,空间含量远远大于其落成初期,它不只是一种直观的视觉感受,也是情感,行为和文化体验,这也正是环境雕塑空间符号语言的特征与价值。

二、环境雕塑符号的文化传播方式

特伦斯·霍克斯认为:“人在世界上的作用,最重要的是交流。”人的生活方式就是文化的传播方式,社会生活的阐释、文化实践和文化创造都与传播相关。而当代的社会生存环境则是由自然环境,社会体制环境和符号环境构成。环境雕塑作为文化符号的传播,主要体现在雕塑与文化的相互关系中。

1、传统文化符号的弘扬

无论传统题材、主题或精神理念的传承,还是传统造型形式的借鉴,作为传统文化符号,在我国当代环境雕塑中的文化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我国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神话典故、历史史实、民俗故事等构成了丰富的民族文化,成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宝藏。当代,在表现我国传统题材、主题或精神理念,借鉴传统造型形式与手法的过程中,无论从精神理念还是艺术形式等方面,作为文化符号的环境雕塑在不断探索与创造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大型石雕《丝绸之路》,为纪念丝绸之路开创2100周年所创作的。雕塑规模宏大,气势恢弘。经过20多年的风霜雨露,增强了历史厚重感,传达了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价值。

2、地域文化符号的凸显

以历史为主线,地域为基础;现实为表象、景物为载体的地域文化符号,是在社会进程中某个区域独具的文化特色,它以突出的文化个性塑造该地区的人文精神。

环境雕塑作为地域文化符号,在表现地域历史传统和生活习俗过程中,以艺术造型的为主体形式,在体现地域性文化特征,表达文化精神等方面,具有独特的象征性。例如,丹麦的哥本哈根被称为童话之城,有关美人鱼的传说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这里著名的美人鱼铜像《海的女儿》不仅是童话的形象代表,也是这座城市的标志,更是城市独特历史风土人情的文化符号。

3、时代文化符号的创造

时代文化,是指人们适应时代本质要求的文化,就是实现文化时代价值,形成时代认同,张扬时代精神并进而建设共同信仰的文化。环境雕塑作为时代文化符号,则是时代文化的象征性与艺术性的集中体现。

社会生活中,时代文化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因。作为时代文化符号的环境雕塑,在我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它不仅仅是作为传统文化,地域文化符号来传承中国文化经典,更重要的是在当代社会发展的推动下,努力创造与发展时代文化。环境雕塑应当是时代的标志,成为时代精神象征。牛是中国农耕文化的符号,《开荒牛》塑造的拓荒牛,反映了深圳的开拓精神,是深圳的标志性雕塑,也成为了当地时代文化的符号。

三、环境雕塑符号的文化特征

1、环境雕塑文化符号认知性

认知,在心理学中是指通过形成概念、知觉、判断或想象等心理活动来获取知识的过程,即个体思维进行信息处理的心理功能。环境雕塑文化符号作为认知对象,从视觉角度而言,就是被认知程度。其被受众接受的可能性,成为认知性的关键。如果一件作品无法接受和理解,就很难得到公众的认知。

反映和满足公众的精神需求,成为环境雕塑文化符号的认知性特征,并决定了环境雕塑的创作目标。位于联合国总部大楼广场的雕塑《打了结的枪》,让我们的世界都远离战争的伤害,我们都需要和平安宁的生活,这是人们的共同认知与祈愿,也时刻提醒各国安理会成员,对人类安全与和平肩负的神圣责任。

2、境雕塑文化符号约束性

由于国家和地区历史,文化背景的差异,对同一个视觉符号的认知有所不同。因此,任何文化符号都有其特定的认知范围,这就是符号的约束性。

作为文化符号的环境雕塑,往往具有这种文化符号的约束性。通常,环境雕塑是放在特定物质背景里的,其题材,造型风格、空间尺度、体量材质等因素,力图反映特定文化主题。雕塑《黄河母亲》屹立于黄河之岸,是兰州人对黄河母亲孕育中华、哺育民族的赞誉。假如把它放在山上,就失去其文化符号的价值了。

3、环境雕塑文化符号多意性

同一个符号,因人们文化背景的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意义。例如人类早期当做文字使用的甲骨文,在当今则作为创作元素具有审美方面的意义。

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通过直接或间接地应用各种艺术元素符号,运用继承、添加、转换、结合等艺术手法,为符号添加更丰富的意义。所以,多意性体现在环境雕塑艺术符号的多个方面,环境雕塑文化符号的多意性,使得抽象或具象的符号成为一种美学情趣。

现代传媒正在剧烈地改变既有的文化形态,创立新的视觉艺术形式。环境雕塑如何从五花八门的媒介中独树一帜,正是我们面临的艰难选择。只有全面深入解读环境雕塑的符号性,才能更好的引导受众理解其文化特征,提升审美能力。这不只是本文研究的初衷,也是从艺术符号形态角度,深入探讨环境雕塑传达人类情感形式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