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语言符号:新闻采访中无声的语言

2016-09-29姜小凌魏如月

新闻前哨 2016年9期
关键词:新闻采访跨文化交际

姜小凌 魏如月

[摘要]新闻采访实践中,非语言符号因为其不易觉察而常常被研究者所忽略。作为一种无声语言,非语言符号具有直接性、普遍性、形象性和隐含性等特征,它包括服饰、表情、体态、沉默或有声辅助语以及时间与空间等。在不同的采访情境中恰当地运用非语言符号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有助于引起对方关注,获得采访机会;有助于营造良好的采访氛围,便于沟通交流;有助于把握访谈主线,控制话题;有助于捕捉新信息,发掘新线索等。当然,对非语言符号的不当使用也会影响采访的进程与质量。

[关键词]非语言符号 新闻采访 跨文化交际

语言是人类交流沟通最重要的手段,但并非是唯一的手段。语言学家戴维·阿伯克龙比说“我们用器官发音说话,但我们用整个身体交谈。”可见,包括体语在内的非语言符号是更为直接的交流手段和交流工具。新闻采访既是记者通过各种采访手段获取信息的过程,也是记者运用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进行交流与沟通的活动,尤其在某些场合或情境下,非语言符号所表达和透露出的信息量远远超过语言符号。它不仅能够巧妙而准确地传达信息,表明交流双方的心理距离,而且会在彼此之间产生不同的心理效应,由此影响着采访的进程和效果。

一、非语言符号

“非语言符号可以指代用以传播的语言符号之外的所有符号,其功用主要在于重复、补充、调整、代替或强调语言符号传递的信息” [1]。调查研究表明,在思想和情感的表达手段中,有65%以上靠非语言符号完成,通过语言符号传递的信息则只占35%。作为潜意识的外化,非语言符号较之于更易控制、修改、作伪的语言符号来说显得更可靠,因此在现实中运用得更多,也更为重要。这与非语言符号的以下特性有关:

1.直接性。

语言符号总是经过一定的思考后方才输出,它是主体能动意识的结果;而非语言符号常常是一种潜意识,是主体的条件反射行为。一个人的行为举止、表情神态、衣着服饰无形中会暴露其思想和心理,同时这些信息也会直接被对方从感官上(主要是视觉、听觉、触觉和味觉)捕捉到。因此比起语言符号,非语言符号在人际交往中更具有直接性。

2. 形象性。

非语言符号与指称对象之间具有某种相似性,因为它是把客观事物符号化了。比如,用食指和中指摆出“V”形表示胜利,伸出食指勾动中指表示手枪,伸出双臂上下扇动代表飞鸟等等。相对于语言符号而言,非语言符号传达出来的信息直接打动人的感觉器官,往往比语言符号更形象直观,因此更容易被感知。

3.普遍性。

非语言符号的普遍性主要包括两方面意思:一方面,非语言符号普遍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尤其是人际交流中,可谓随时随处,如影随形;另一方面,部分非语言符号本身所传达的信息具有普遍性意义,即“通义性”。由于非语言符号与实物之间的相似性,可以产生出相近通用的意义。比如,握手拥抱表示友好亲近,点头微笑代表赞许欣赏等等,几乎是世界“通用语”。

4.隐含性。

非语言符号的隐含性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非语言符号本身表意的含蓄性。相对于语言的直接表达而言,非语言符号传递信息更为含蓄,需要去领会甚至识别。如送女孩红玫瑰花表达爱意,左手无名指戴戒指表示“已订婚或已结婚”,“微笑”这种表情在不同的情境下代表着不同的含义,或赞许鼓励,或讥讽嘲笑,或痛苦无奈等,需要去辨别,去理解。二是非语言符号本身的难以觉察性。虽然大多数非语言通过肢体行为直观表露,但由于它是一种下意识行为,往往时间短暂(如一丝慌乱的眼神),容易被忽略,一个比较理性的人也会有意地控制自己的非语言符号,一般不会明显地暴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这些都说明了非语言符号的隐含性。

二、新闻采访中的非语言符号

在新闻采访活动中,记者除了通过非语言符号传达信息、沟通情感外,也要通过采访对象的非语言符号去捕捉相应的信息。新闻采访中常见的非语言符号包括以下几种:

(一)服饰、颜色

社会学家的有关调查和实验表明,陌生人初次见面时,对对方外表的魅力与想再次与之见面的相关系数为0.87,远远高于个性、兴趣等相关系数,而外表魅力的第一印象就是衣着服饰。记者大方得体的衣着,能引起采访对象的注意,获得采访对象的认同,从而成为互相沟通的信号和标志。

颜色是一种由色彩和意义结合的非语言符号。闻采访活动中,颜色既包括服饰的颜色也包括采访场景的色调,服饰的颜色与款式一起对人的视觉形成某种冲击,进而在心理上产生通感反应。同样,采访环境的色彩构成也会营造某种氛围,并对人的心理产生直接影响:冷色调的采访场景令人清醒和沉静,一般适宜采访相对严肃或正式的话题,而暖色调的采访场景令人放松和兴奋,一般适宜采访相对轻松或非正式的话题。

(二)表情

一个人的表情是其内心活动的写照,人际交往中,无论是否面对面,都会下意识地通过面部表情传达情绪。

面部表情集中在眉间、眼睛和嘴这个三角区内,主要由眼睛、眉毛、鼻子、脸颊、嘴巴等部位表现出来,而以眼睛表情最为丰富。它往往通过“运用目光的接触与回避、接触时间的长短、眼睛睁开的大小以及视线的控制等方式传播信息” [1]。在新闻采访中,通过采访对象的目光能够更准确地把握其情感:如闭眼斜眼表示厌烦,大睁并放光表示畅快等。同时,记者也要通过自己的目光语来传递信息甚至适时地控制采访对象:如用专注和赞许的眼光鼓励对方,通过漫不经心的眼神终止和转换话题等等。

此外,眉毛的舒展或紧蹙,嘴角的上扬下撇,嘴巴的大张或咬唇,以及耸鼻、抽鼻、收缩鼻孔等等动作都是某种心理情绪的外在表现。记者在采访过程中,既要注意用自己的面部表情传达情绪和信息,更要注意捕捉和领会采访对象的面部表情变化,适时调整自己采访风格和采访方式,从而顺畅地完成复杂的采访过程。

(三)体态

体态指的是人的身体部位作出的各种表现。人的站立、端坐、伸臂和弯腰等姿态,均可传达一定的信息。在采访中,记者有意或无意的一个动作便可能影响到采访的进展和质量。如记者采访艾滋病患者时主动握手这一动作,不仅有效地消除人们对艾滋病患者的偏见和恐惧心理,而且还拉近了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的距离,促使患者对记者产生亲近感。假如记者采访过程中突然掏耳朵、剔牙秽,或掏出指甲钳修指甲,这样的动作一定会引起采访对象的反感而影响采访的进程。

(四)时间

“时间不但会说话,而且比有声语更加直截了当,所传达的信息也更为清晰和响亮。因为它既不像口头语言那样受到意识的控制,也不会像口头语言那样容易为人所曲解,它还能揭穿人们的谎言”。[2]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人们对“时间”的理解与实践都有差异。比如对于“守时”这个概念,有的国家或民族认为比约定时间提前到达表示对对方的尊重;有的则严格按照约定时间到达;而有的国家或民族会迟到半个小时以上到达,以显示有教养和对对方的尊重等等。作为一种非语言交流符号和交际手段,时间在新闻采访实践中也相当重要:采访时间的选择、见面到场的先后、等待面访的时长、采访节奏的缓急以及访问时间的长短等都潜在地影响着双方的心理,因此也直接影响着新闻采访的效果。

(五)空间

从哲学的角度讲,我们无时不刻地处于各种空间关系中:所处的地理方位、家庭建筑的地理朝向、个人领地的大小、就餐座次的安排、人际交流时的距离等等都包含有一定文化和情感意义。对新闻采访活动而言,采访地点的选择、采访现场的空间布局、采访者与被采访者的空间距离和方向方位等都传递出某种信息。如采访农民最好到田间地头,采访涉及隐私的人要用某种屏风遮挡,集体采访时采取座谈式而不是授课式,国际采访中要尊重对方的空间文化,控制好交谈距离等等。对采访的空间距离和方位把握须恰到好处,太远过于生疏拘谨,太近过于亲昵窘迫甚至有冒犯之嫌。

(六)沉默、停顿和有声辅助语

作为非语言符号,无声的沉默、停顿和辅助语往往传递着言语无法表达的或被言语所掩盖的信息。在新闻采访中,采访对象的沉默、停顿可能表示冷漠、拒绝、思考、谦恭、压抑、尴尬等情绪或信息状态,需要记者去推理、认知和解读。如2007年某杂志记者采访知名音乐人窦唯时,即遭遇其一连串的沉默和停顿。其中既与窦唯个人寡言的性格有关,也与窦唯当时不愿接受采访的心境有关。尽管记者因势利导,却始终未能打破这一僵局。

辅助语是通过发声的不同质量来表达情感和意愿。社会心理研究表明,人在说话时的音量、音调、节奏、语气等都能表露个性特征和状态。在采访中被采访者往往会不自觉地发出“咦”、“唉”、“唏”、“嗯”等辅助语,背后都潜藏着甚至不为人知的信息。学会把握这些细节,往往会在采访中有意外收获。

三、非语言符号在新闻采访中的作用

新闻采访中如果能够恰当运用非语言符号,不仅有助于在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搭建一座沟通的桥梁,更重要的是还能帮助记者获得意外的新闻线索和新闻信息。具体来说,非语言对于新闻采访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引起关注,获得机会。

传播学中“首因效应”理论,强调了“第一印象”的重要性。在新闻采访实践中,恰当运用非语言符号可以使记者很快赢得采访对象的好感,从而获得接近并深入采访的机会。比如,一位记者为了采访宁波市惟一走完长征全程而仍健在的老红军周洪生,特意穿着白色长裤、黑色皮鞋、红色文化衫,令周老眼睛一亮,一改往日闭门谢客的惯例,破例接待了这位县报记者,并感情充沛地讲述了鲜为人知的长征故事;一个月后,周老不幸病逝,记者再次前往采访,穿的是白裤子、黑皮鞋配黑色T恤,手捧一束带露的鲜花,与前来开门的周夫人穿的素服相符。记者先后两次去周老家采访,情景不同,气氛不同,服饰也不同,使采访入情入理,情景交融,并赢得采访对象的好感。

2.营造氛围,吐露心声。

不是每个被采访者在镜头前都能够镇定自若,有问必答,部分采访对象甚至患有“镜头恐惧症”——面对镜头手足无措、语无伦次;有些采访涉及私密内容,出于戒备心理,采访对象也不会畅所欲言。记者需要利用非语言符号营造轻松气氛,促使对方情绪逐渐舒缓,进入能言、敢言和畅言状态。比如采访不善言辞的农民工,记者可以穿上朴素的便服,在与其共同劳动过程中完成采访任务;如果面谈,可采取近距离平等对坐方式,采访过程中利用表情和肢体动作予以鼓励等,以淡化其紧张感和拘谨感,并激发其表达的欲望;演播室采访可通过特殊的位置安排、道具的布置以及服饰、色调、表情等营造轻松融洽的氛围。如《金星秀》演播现场的“红沙发”嘉宾与主持人之间适中的位置、开场时的拥抱环节、节目中为嘉宾准备的红酒等等,都营造了一种轻松、亲切和融洽的氛围,有助于嘉宾畅所欲言、吐露心声。

3.把握主线,控制局面。

作为一种人际交流活动,新闻采访过程中存在许多情感和心理因素,采访局面也具有很多不确定性。记者需要具备掌控现场和采访话题的能力,以提高采访的效率。

在一般情况下,由于时间和环境的限制,记者采访的目的性很强,与采访对象的交流不可能海阔天空,任意漫谈。但有些采访对象非常健谈,尤其是遇到感兴趣的话题,不仅滔滔不绝,而且想象丰富,常常偏离了主题。一个有经验的记者不仅能够利用语言巧妙过渡,不留痕迹地把话题拉回既定轨道,还能够“通过身体语言给对方发出信息,比如可以暂时地合上笔记本,站起身来去倒茶,或者一个皱眉,一个哑嘴,敏感的采访对象往往便会意识到自己该转换谈话的方向了”[3]。

此外,新闻采访面对的是各色人等,常常出现采访受阻受挫的情境:或敷衍了事,打发记者;或寻找托辞,拒绝记者;或瞎编乱造,蒙骗记者;或居高临下,蔑视记者等。对此,记者也必须根据采访现场情境和对方意图,学会巧用非语言符号化解对方的消极心理,突破采访瓶颈,掌控采访情势,以保证采访通道畅行无阻。

4.捕捉线索,发掘新意。

在新闻采访中,记者不仅要学会用非语言传递自己的信息,也要学会留意被采访者的非语言所传达的信息。由于非语言的隐含性,被采访者的非语言符号往往隐含着深意。准确捕捉采访对象的非语言信息,往往会有意外收获。如一名记者在采访当了六年村医的赵国时,问他最大的感触是什么,他长长地叹了口气,记者明显感受到这其中潜藏着新闻信息,于是迅速跟进提问“做村医后悔过吗”,“动摇过吗”,赵国毫不迟疑地回答“后悔过”,“也动摇过”,记者循着这个线索继续采访,发掘出了采访对象许多不为人知的辛酸经历,真实而立体地呈现出一个乡村医生的鲜活形象。

从某种意义上讲,记者采访每个陌生人的过程都是一次交际挑战。怎样从“陌生人”世界进入“熟人”世界,需要记者综合运用各种交际符号。其中,非语言符号是一把双刃剑,恰当使用将给新闻采访带来积极影响,反之,对非语言符号的不当使用也有损于采访的质量和效率。比如记者去采访一个刚刚丧偶的知名女士,如果穿着鲜艳的裙装,佩戴靓丽的首饰一定会吃闭门羹;一个惜时如金的采访对象对于记者的不守时或者拖沓的采访方式一定很反感;对于一个敏感或者怪异的采访对象,记者的一个不经意的动作或表情,甚至发出一个打嗝声或咂嘴声等,都可能引起对方情绪上的变化,进而影响采访的进程和质量。

因此,一个善于沟通的记者不仅能言善辩、循序善诱,更能熟练地使用非语言符号,还能通过对方的非语言符号准确地捕捉信息,并适时调整自己的交际符号予以回应,从而形成一个良性互感的交流过程,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感应效果,这才是采访的最佳状态。

注释:

[1]孙英春:《跨文化传播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爱德华·霍尔:《无声的语言》,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3]林如鹏:《采访心理的互感与调节》,《广州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

猜你喜欢

新闻采访跨文化交际
网络环境下电视台记者的角色定位及新闻采访对策
少数民族地区电视民生类新闻采访策略分析
新闻采访中的采访技巧运用分析
记者如何做好电视新闻采访
浅析中韩跨文化交际中的言语差异
创新意识下日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跨文化交际中的“入乡随俗”
中西方价值观差异与跨文化交际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