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评价一节小学语文课
2016-09-29樊晓旭
樊晓旭
摘 要:评价一节课的标准有很多,这里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过程、教学方法、教学基本功、学生的课堂表现这五个方面来阐述如何评价一节语文课。同时会说明评价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评价;小学;语文
语文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得一定的语文知识技能,还要弘扬人文精神,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和爱国情感,丰富学生的个性,完善学生的人格。下面以所听小学语文课《圆明园的毁灭》(以下简称“《圆明园》”)为例,谈谈对一节语文课如何进行评价。
一、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一切教学活动围绕目标而展开,因此制订科学的目标尤为重要。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过程与方法,是最容易忽略的,一定要表明通过什么样的步骤,来达到目标,避免单纯的空谈目标。上课的每一个步骤都要为实现既定目标服务,否则很容易出现偏离目标的现象,可以用过程与方法加相对具体任务这样的模式来选定目标。
在目标的建立过程中要找好重难点。它就相当于一节课的骨架,支撑着整节课的运行。在《圆明园》这一课中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它昔日的辉煌景观,体会作者安排材料的独特之处是本节课的难点。这点在讲课过程中,明显可以看出老师花了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反复朗读有关段落,并以视频的形式,引导学生利用想象再现圆明园当时的情景,进而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也是这节课的情感目标和重点。
二、教学内容与过程
导入要“激趣”。总起来说就是导入要在学科性质的基础上结合生活经验,选择适宜的素材。而在《圆明园》这节课中,教师采用直接进入的方法,这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询问同学们看到课题后,最想知道些什么?这使同学们积极思考,带着问题阅读课文。所以,有些问题若学生可以自己想到,尽量让他们自己提出来。
三、教学方法
教师运用大量时间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让他们以800个校园类比想象圆明园的面积,让他们真切体会到当年的辉煌。讲课的过程也要注意面向全体、因材施教。所以教师就要做到了解学生,正确地认识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还原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要恰当引入多媒体教学,但要注意只为教学目的服务,不能滥用。
老师要善于引导、总结。在学生观看了圆明园昔日的景观后,老师表示,但这被英法两个强盗在1860年10月18日彻底破坏。让本应流连在圆明园的学生回过神来,体会到英法联军的罪行,更激发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强化学生的爱国情怀。也为下个课时学生学习破坏后的圆明园的情感产生作了铺垫。
四、教学基本功
教师应说普通话,用词规范,对于整节课的节奏与进程能够运用自如,没有出现思维中断的情况。精神饱满,衣着打扮整洁;板书规范美观、重点突出;能够运用各种教具及现代化教学手段;知识面广,能灵活处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有较强的应变能力;控制教学秩序,准确把握课堂时间,对于学生的回答能给予总结和评价。
五、学生的课堂表现
课堂是老师和学生不断交流的平台,好的语文课堂,我们应该感受到这样的境界——学生与老师在知识、思想上不断对话。教学不仅是传递和接受的过程,创造的火花不断产生在课堂上,我们也能感受到一种生命的气息在涌动。如果学生死气沉沉,被动地接受知识,毫无主动性,那这节课就是失败的。
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手段都是合理并且正确的,如果严格按照理想化、程序化的规格要求每节课,必然会忽视真正需要抓住的问题。评价还要根据教师的特色,抓住值得研究的问题去探究,避免空发议论。
课堂就是老师与学生交流的平台,两个课堂主体不断进行思维的碰撞与交流,从而产生共鸣。《圆明园》通过不断的想象、阅读,引起学生对侵略者行为的痛斥和对祖国的热爱。一节课过后,学生的知识能力、学习能力、情感水平能得到发展,教师也能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 冬.怎样评价一节语文课[J].成功(教育版),2012(22).
[2]魏 迪.课堂评价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 1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