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柔敦厚地说说宠妃
2016-09-29潇湘蓝
潇湘蓝
关于褒姒,民间流传最广的只有烽火戏诸侯。
这个故事,细思很有趣。
一个备受恩惠的宠妃,因为思念家人而终日抑郁。如果仅仅如此,幽王大可把她家人接来,不是很简单吗?何至于烽火戏诸侯呢?一个深宫中的女子,又为何非要烽火戏诸侯才能一笑嫣然呢?是幽王和褒姒恨透了诸侯?还是诸侯用个故事来笑说西周灭亡?
历史上,幽王之母是齐国国君之女,齐国强大,齐王淫威,伙同申侯逼迫自己,以申侯之女为后。申后无德,骄奢善妒、飞扬跋扈。域外,犬戎日益壮大,不断挑衅。诸侯国每每钩心斗角,各揣心机。一有风吹草动,先求自保,次牟私利,甚至图谋造反。周王号令,已形同虚设。
而褒姒与申后在宫中斗得你死我活。申侯联合群臣,以褒姒淫乱后宫之名,欲将其灭门。幽王忍无可忍,决定废黜申后,立褒姒之子为太子。申侯一不做,二不休,暗中联系犬戎,里应外合夺取了周王天下。诸侯国坐山观虎斗,眼睁睁看着幽王被杀。申后之子即位,西周灭亡。
一曲“烽火戏诸侯”,笑声背后是惨烈的宫闱血战。
民间戏说是很多年后的版本,早在西周末年东周初年,《诗经》中的《大雅·瞻卬》篇,当时的公卿们就把褒姒写进雅乐中,他们娓娓道来,又是另一番风景。
诗中佳句迭出。
“哲夫成城,哲妇倾城”——哲,知也。周文王那样的英王称为哲夫,褒姒这样的宠妃称为哲妇。这里的“夫和妇”都是指最上层的男女而言的。哲,也可以看作是种野心。也就是说男人可以有野心,那是建邦立国必不可少的条件。女人则不能。尤其是一个美貌而兼具野心的宠妃,那是要亡家覆国的。
“懿厥哲妇,为枭为鸱”——这句话的口吻是充满叹息的,这样一个美艳绝伦的女子,是不应该有才智的,非但不能为她增色,反而有助于她成为像枭雄那样野心勃勃的人哪。
“妇有长舌,维厉之阶” ——西周的老臣这下有点解气了:“褒姒那个女人伶牙俐齿,能言善辩,其实不过是给自己搭了架祸乱的阶梯。”
“天何以刺,何神不富”——想想也好笑,一个国家的灭亡,断然归结到红颜祸水的层面上来。不能直言幽王,不能贬斥权臣,只能拎个女人出来游街示众了。
“人之云亡,心之悲矣”——这是诗篇的最后一章:把女人拎到菜市口问斩之后,躲在背后殚思竭虑的老臣终于现身了,他忧心忡忡,痛彻心扉,颤颤巍巍,一跪不起,拼尽老命做最后的哀求:王啊,只要你能改过自修,无愧于祖先英名,则天意可回,犹必可救,你我子孙亦能继续蒙受其福。
这就是耿耿忠心,绵绵其德。这就是以命搏命,兴国振邦。这就是家业永兴,千秋万代。
这就是《大雅》。
西周灭亡。血雨腥风,刀光剑影,诗人们点染成一个“哲夫成城,哲妇倾城”的定论。
这八个字,对女人来讲,有些刻薄,但从文学性的角度看,十分精妙。八个字,浓缩了西周两百多年的历史,一切烟云过往,涵盖其内。王看了,若有所思;臣听了,究其根本;民看了,就是一个美艳的妇人。后颈上的衣领一路垂落,露出美艳的背筋,孑然离去。其实谁也不会真的把矛头单指向一个女人。
沉默是他们之间的默契。
这就是诗教。
温柔敦厚地说说宠妃的故事,“哲妇倾城”,听上去多么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