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费文化在时尚餐厅复苏

2016-09-29

环球时报 2016-09-29
关键词:小费消失餐厅

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网站9月27日文章,原题:中国消失已久的小费文化在少数时尚餐厅归来过去几十年,“夜猫子”们喜欢涌入北京一条固定的街道,这里满是通宵营业的餐厅。其中一家颇为时髦的餐厅叫“很久以前”。虽然里面的装修有一种旧石器风格,但顾客并不是化石,而是20多岁的年轻人。

中国年轻的就餐人群愿意花钱购买更好的服务,他们正在引领已在中国消失数十年的小费文化的复苏。这股风潮始于去年10月,目前仅局限在北京、上海和其他一线城市。

在“很久以前”,每隔几分钟便会响起录音信息提示,如果顾客对服务质量感到满意,可以用智能手机扫描服务员衣袖上的二维码,支付4.56元小费。顾客也可以多次支付小费。

餐厅老板宋吉说:“对顾客而言,这就像是个游戏。”他说,重要的是要让小费只占顾客账单的很小部分,不能成为负担。他说:“如果人均消费30美元,我的建议是小费不超过70美分。”

餐厅赚小费最多的是20岁的刘恩会(音)。除了每月450美元的底薪外,她说自己每天晚上可以得到60次的打赏。“这对我来说很重要。我每天能赚15美元至30美元的小费。一个月积累下来,有不少钱。”她说,得到的小费少会激励自己更加努力地工作,并努力与顾客互动。

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冯恩援表示,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是存在小费文化的。在一些餐厅内,感到满意的消费者会把找零扔进收款台旁边的竹筒中。但在上世纪50年代,这一做法随着私营企业一同消失。冯恩援说,重新引入小费文化需要循序渐进,而且要谨慎。他给餐厅老板们的建议是:“不要弄糟一件好事情。无论做什么,都不要让顾客感到为难,也不要让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做。”▲

(作者安东尼·库恩,伊文译)

猜你喜欢

小费消失餐厅
小费,走近尼日利亚人的捷径
消失之城
“小费”也有大学问
《餐厅》
消失
两家特别的餐厅
在美付小费的潜规则
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