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体育成为城市的脉动
2016-09-29
曾经认为,蜂糕是世界上最好的美味,因为它伴随了我一段难忘的体育生涯。
那还是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区少体校到学校来挑体育苗子。每位同学都按照要求,做了一套包括跳马、双杠之类的动作,最后在我们小学选了两名学生,一男一女,进了区少体校体操班。男生就是我。
训练时间是每天下午放学后,直到晚饭前那三个小时。那个时候,物质生活不如今天这样丰富,放学后正是小学生们最想念点心的时分。进体操班之后,父亲每天都会额外给我一笔零花钱,用来路上买点心。这笔钱的数量,够可以买些比平时零食高级一些的点心了,我一眼看中的就是蜂糕。这是一种十分走心的好东西,用蜂蜜做的浅黄色软糕,中间有一个个蜂窝状的空洞,上表面稍硬,滑爽中有些韧劲,点缀着几颗葡萄干,一口下去又甜又香松软可口,特别是在一下午课结束的时候,更觉无上的美味。蜂糕伴随我度过了最初的体操生涯,带来了训练时的力量和期盼。
当然,众所周知,李宁只有一个,真正能走上体操职业生涯的,只是极小的部分。从少体校“退役”之后,体操乃至体育,依然是我生活的重要部分。读大学时年级里寝室之间举行足球联赛,我踢进了联赛第一个进球,1:0完胜隔壁寝室,毕业时复旦某系某级的班级纪念册,还专门将此历史性的进球写进了大事记。
其实,体育对于许多普通人来说,就是这样一些有趣而又难忘的“家长里短”。相信许多人都有这样的“体育轶事”,有的会更加精彩一些,但是热爱体育、让体育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却是其中最重要的意义。
正是在生活里的体育活动中,诞生了奥运会,才有了奥运会上跟生活息息相关的运动项目。马拉松就不必说了,射箭应该跟人类最早的狩猎有关,跳远你完全可以想象,那是几个农人耕作之余的能力比拼,而铅球、链球、铁饼乃至游泳之类的比赛,大抵均无外乎如此的性质。这些生活体育的规范化、竞赛化,就成为了包括奥运会在内的各项热闹的体育赛事,而这些比赛之所以能全球同此凉热,源头就在于它们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在刚刚结束的里约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取得了金牌第三的好成绩,以吴敏霞、钟天使为代表的上海运动员为国家、为上海赢得了荣誉。这是他们个人的荣耀,也是上海这座城市的骄傲。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在会见奥运健儿时说,拼搏奋斗,永无止境。体育健儿在奥运赛场所展示的敢于突破、敢于拼搏、敢于超越的精神,深深鼓舞和激励着全市人民。全市各行各业要学习和发扬这种伟大的精神,齐心协力、砥砺前行,为上海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做出更大贡献。
上海健儿在奥运会上的突破,也得益于上海丰厚的体育土壤与良好的体育氛围。就像许许多多上海人都有自己“家长里短”的“体育轶事”一样,体育已经逐渐成为了上海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每年城中盛事之一,就是即将开赛的上海马拉松赛跑,上马已经成为上海的一张体育名片。与此相映的是,上海人还经常结伴去外地甚至外国有马拉松赛的地方,比试身手。
在一年前的2015年9月21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到2025年,上海将基本形成全民健身、职业体育和体育赛事引领体育产业协调发展的新格局。那时,上海将基本实现全球著名体育城市的建设目标,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国际体育赛事之都、国内外重要的体育资源配置中心、充满活力的体育科技创新平台。
在这个宏伟目标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小确幸”,那就是届时上海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6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45%以上。而一个最新消息是,上海要在明年底全部打通45公里的黄浦江两岸滨江通道,那时对于已经成为城市一景的跑步一族来说,无疑又是一片新天地。
体育已经成为了上海市民生活的一部分,在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的路途中,让体育成为我们城市精彩的脉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