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对清代小创作的影响
——以《聊斋志异》《红楼梦》为中心
2016-09-29车孟杰
○车孟杰
《桃花源记》对清代小创作的影响
——以《聊斋志异》《红楼梦》为中心
○车孟杰
晋宋易代之际,把污浊恶世当作樊笼的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毅然弃官归隐田园。他渴望拥有一个与世隔绝、幽清祥和的安栖地,因而以手中笔墨写出《桃花源记》,在文学世界里与苦闷的现实决裂,让思想自由徜徉在这方精神家园里。
在那一片“芳华鲜美,落英缤纷”的桃花林尽头,清溪潺潺,“武陵人”穿过一个狭长的小山口,看到了一处幽美如画、清丽温情的“桃花源”。此中之人的先祖为逃避战祸,“来此绝境”,从此代代子孙在这里过上恬美安然、与世无争的生活,“不知有汉,无论魏晋”①。桃花源中的居民都是普通人,生活习俗与桃花源外无异,它不是仙境,却又胜似仙境。这里没有王朝更迭,没有剥削,没有动乱,人们没有等级之别、尊卑之分,共同作为社会劳动成员而和平相处,享受安详融洽的幸福生活。
如此寓含陶渊明美好理想的“桃花源”,自其面世便使后人产生巨大的精神共鸣,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独特而重要的文化符号,并不断影响后世的文学创作和文化发展。诚如钟优民先生所言:“桃花源理想作为陶学体系的一个独特范畴,在整个陶渊明研究的发展过程中始终一以贯之,永葆生命力,并对历代作家产生深远影响。”②在清代小说创作中,如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和曹雪芹的《红楼梦》,这两部代表清代乃至中国小说创作最高水准的作品,也可见《桃花源记》的影响痕迹;而清代的其他小说创作,也多受到《桃花源记》的桃源之境及其文化意蕴的影响。
一、再现桃源胜景
《桃花源记》对清代小说的影响,首先体现在小说文本对桃花源景致的运用与改造上,这样也使桃花源美景得以重现于世人眼前。
《聊斋志异》中的一些故事,即在讲述的过程中,穿插描绘了不少展示桃源美景的画面。如《婴宁》故事写王子服独自前往婴宁的居所,行约三十里后来到一个小村落,只见“乱山合沓空翠爽肌,寂无人行,止有鸟道。遥望谷底,丛花乱树中,隐隐有小里落。下山入村,见舍宇无多皆茅屋,而意甚修雅。北向一家,门前皆丝柳,墙内桃杏尤繁,间以修竹;野鸟格磔其中”③。本来这段描写是为了渲染狐鬼的生存环境,却带有着桃花源般的幽美色彩。又如《翩翩》故事通过浪子罗子浮的眼光,描绘了一处远离尘嚣的居所:“入深山中,见一洞府。入则门横溪水,石梁驾之。又数武,有石室二,光明彻照,无须灯烛。”④山中别有洞天,蕉叶冉冉、白云幽远,富有仙气、神秘而美好如同桃花源。又如《安期岛》故事写刘鸿训游览安期岛的经历见闻:“水程不知远近但觉习习如驾云雾,移时已抵其境。时方严寒既至,则气候温煦,山花徧岩谷。导入洞府,见三叟趺坐……既坐,呼茶。有僮将盘去。洞外石壁上有铁锥,锐没石中;僮拔锥,水即溢射,以琖承之;满,复塞之。”⑤与世隔绝的安期岛,景色优美,四时如春,人们生活安宁,无疑又是一处美不胜收的桃花源之境。
至于《红楼梦》所构筑的理想王国——大观园,则是对桃花源美景的改造、深化与拓展:“进入石洞来,只见佳木茏葱,奇花烂灼,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曲折泻于石隙之中。再进数步,渐向北边,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雕甍绣槛,皆隐于山坳树杪之间。俯而视之,则清溪泻雪,石磴穿云,白石为栏,环抱池沼,石桥三港,兽面衔吐,桥上有亭。”⑥(第十七回)山清水秀、奇花异草、幽景异常,恰如世外桃源。其实,在贾政等人游园过程中,众清客就把“蓼汀花溆”拟名为“武陵源”或“秦人旧舍”,这便可见大观园和桃花源的内在联系。而冯精志先生也考证出“蓼汀花溆”即是“一处摹写陶渊明《桃花源记》意境景区”⑦,它是以桃花源为蓝本而营构出来的。我们且看曹雪芹笔下的“蓼汀花溆”:
忽闻水声潺湲,泻出石洞,上则萝薜倒垂,下则落花浮荡……只见水上落花愈多,其水愈清,溶溶荡荡,曲折萦迂。池边两行垂柳杂着桃杏,遮天蔽日,真无一些尘土。忽见桃柳中又露出一条折带朱栏板桥来,度过桥去,诸路可通,便见一所清凉瓦舍,一色水磨砖墙,清瓦花堵,那大主山所分之脉,皆穿墙而过……步入门时,忽迎面突出插天的大玲珑山石来,四面群绕各式石块,竟把里面所有房屋悉皆遮住,而且一株花木也无,只见许多异草,或有牵藤的,或有引蔓的,或垂山巅,或穿石隙,甚至垂檐绕柱,萦砌盘阶,或如翠带飘飖,或如金绳盘屈,或实若丹砂,或花如金桂,味芬气馥,非花香之可比。⑧
这些细致的描写景物的文字,可谓重现了陶渊明笔下“武陵源”迷人旖旎之风光。而以“蓼汀花溆”为代表性景致的大观园,则与桃花源一样,成为吸引一代又一代读者的不朽艺术典型。
此外,在清代其他小说中,我们也能看到类似桃花源之境的描写。如《梦中缘》第二回所写:“直望苏堤行去,但见夹堤两岸,俱是杨柳桃杏,红绿相间,如武陵桃源一般。”⑨又如《隋唐演义》第三十四回所写:“原来这清修院,四围都是乱石,垒断出路,唯容小舟,委委曲曲,摇得入去。里面许多桃树,仿佛是武陵桃源的光景。”⑩又如《醒世姻缘传》第二十三回中的“避世的桃源一般”的“明水村”⑪等等,不胜枚举。
二、自然超脱之心境
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这片乐土,是存在于其精神世界里的理想社会,是其“审美化的人生境界和人生化了的审美创造,是一种艺术的精神和自由呼唤”⑫;其中饱含的是陶渊明对身心自由、不为世俗所拘的向往,以及那份独绝千古的自然超脱之心境。
清代小说家在小说中所描绘的桃花源景致,其实也受到陶渊明《桃花源记》创作心态的影响,他们以桃源之境传达着他们内心对自由自在世界的向往,流露出远离凡俗生活的情感。
《聊斋志异·西湖主》写书生陈弼教无意中闯入西湖主的居所,看到其中美景如画:
茂林中隐有殿阁,谓是兰若。近临之,粉垣围沓,溪水横流;朱门半启,石桥通焉。攀扉一望,则台榭环云,拟于上苑,又疑是贵家园亭。逡巡而入,横藤碍路,香花扑人。过数折曲栏,又是别一院宇,垂杨数十株,高拂朱檐。山鸟一鸣,则花片齐飞;深苑微风,则榆钱自落。怡目快心,殆非人世。穿过小亭,有秋千一架,上与云齐;而罥索沉沉,杳无人迹。⑬
殿阁在茂林掩映中透出灵气,白墙红门之间小桥流水,花香鸟语,秋千白云,风清水秀,胜比桃花源。如此细腻动人的景致描绘,在蒲松龄的笔下数不胜数,其所展现的,除了作者对美的事物的深刻感受力与丰富的想象力,更多的是作者心中避世沉潜、追求自然而不为功名束缚的愿念。
蒲松龄一生久困科场,在科举之路上屡屡受挫,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让他饱受沉重的精神打击。而归隐田园、甘于平淡的陶渊明,无疑触动了蒲松龄的灵魂深处。尤其是出于陶渊明笔下那篇带有神秘故事色彩的《桃花源记》,更是让蒲松龄产生共鸣,因此他在《聊斋志异》中塑造类似于桃花源的仙域灵境,来表达他内心对平淡自由生活的追求。而在《西湖主》这个故事里,陈弼教后来分身为二,一半在家孝敬父母、抚养后代,另一半则与西湖公主快活逍遥于桃源之境,正是反映出蒲松龄心中潜藏的对自由超然生活的想向之情。
在《红楼梦》的大观园里,贾宝玉和女儿们过着无忧无虑、自在快乐的生活:“宝玉自进园以来,心满意足,再无别项可生贪求之心,每日只和姊妹丫头们一处,或读书或写字,或弹琴下棋,作画吟诗,以至描鸾刺凤,斗草簪花,低吟悄唱,拆字猜枚,无所不至,倒也十分快意。”⑭(第二十三回)如此快乐逍遥、充满诗情画意的生活场景,可谓与陶渊明笔下桃花源中人怡然自乐的生活状态,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正如二知道人所评:“雪芹所记大观园,恍然一五柳先生所记之桃花源也。其中林壑田池,于荣府中别一天地,自宝玉率群钗来此,怡然自乐,直欲与外人间隔矣。”⑮既点明大观园中之风物光景恍如桃花源,也指出贾宝玉和园中女儿们的生活状态也似桃花源中人的愉怡欢乐。其中,暗含着曹雪芹心中那方清幽淡雅、不为世俗所扰的精神家园。
而曹雪芹心中的桃花源意趣,也可在《红楼梦》的诗词中略窥一二。如林黛玉代贾宝玉所写的《杏帘在望》云:“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⑯(第十八回)诗中一派清新自然的乡野风光,以及乡人的归真返璞、雅致闲情之景,彷如一幅桃源胜景图,亦是曹雪芹桃源心态的投射。
此外,清代其他小说如《儒林外史》,第一回描述的王冕所居诸暨县乡下,即呈现出一派桃花源风光;又第四十回,写萧云仙骑着马,带着木耐出游,春天里“杨柳发了青,桃花杏花都渐渐开了”,“绿树阴中,百姓家的小孩子,三五成群,有的牵着牛,也有倒骑在牛上的,也有横睡牛背上的,在田旁沟里饮了水,从屋角边慢慢转了过来”⑰,无不是淡雅清幽的桃源景致的写照。这不仅表明了作者吴敬梓对桃花源之境的向往与追寻,而且也流露出他心中那份超尘脱俗的隐逸情怀。而在第五十五回,吴敬梓即借荆元之口评论道:“古人动说桃源避世,我想起来,那里要甚么桃源?只如老爹这样清闲自在,住在这样城市山林的所在,就是现在的活神仙了!”⑱正是其视桃花源为一种超脱自适的悠然心境之体现。
三、对现实世界的批判
千百年来,桃花源一直被视为一种理想的社会形态,如徐公持先生称其“为一美好和谐富足安乐社会,亦一浑朴淳厚质实古老社会,是充分体现自然风貌社会”⑲。陶渊明在《桃花源记》所展现的这种理想社会形态,反映的是他对当时现实的不满与郁愤,并成为后人心目中所孜孜追求的、至善至美的理想世界的象征。
然而,这个理想世界的建立,又是深深扎根于现实世界之中。“虚幻世界的完美是对现实世界不完美的批判”⑳,面对着压抑的社会现实,无奈的人们渴望得到一个精神避难所,来反击苍凉的现实世界。清代小说里所构造的桃花源世界,除了表达小说家自然超脱心境之外,也在很大程度上流露出他们对浊世恶俗的批判与反抗之意绪。
《聊斋志异·王者》描绘的隐藏在深山之中的“城郭”,所呈现出来的,是一种与世隔绝、胜似桃源的社会环境。这里有桃花源中所没有的统治者,既有维持社会秩序的“皂衣人”,又有主持公平正义的“王者”。这篇故事的创作,蕴含着蒲松龄对现实社会的不满情绪,他所幻想的桃花源社会,是百姓能够安居乐业,过上秩序井然的生活,而不是受到不公平的剥削和压迫。末尾蒲松龄借“异史氏”之言称许“桃源仙人,不事劫掠”,并感慨“苟得其地,恐天下之赴愬者无已时矣”㉑。与之前所营造的桃源式之“城郭”,遥相呼应,说明“世上若真有此公平公正之地、爱民仁民之‘王者’,则恐怕那些心向往之人,会纷纷跋山涉水而来,踏破此域门槛,络绎不绝”㉒。所以,《成仙》中的“原无皂白”的“强梁世界”㉓、《张鸿渐》中的“曲直难以理定”的“势力世界”㉔,都是与蒲松龄理想的桃源社会相去甚远的社会形态,是他秉笔以批判的对象。
曹雪芹笔下的大观园,与陶渊明理想中的桃花源一样,也是对抗社会现实的精神寄托。余英时先生曾指出《红楼梦》中有“乌托邦”与“现实”两个对立的世界,“这两个世界,落实到《红楼梦》这部书中,就是大观园的世界和大观园以外的世界”㉕。这个与“现实世界”对立的大观园,清新可人,安宁和乐,寄托着曹雪芹心中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而这种追求,又源自于曹雪芹那段“生于繁华,终于沦落”的独特人生体验。
经历了从家世显耀富盛到家道颓败衰零的惨痛人生转折,曹雪芹也由少年时的衣食无忧沦落到青年以后的贫困潦倒,地覆天翻的身世变故让他深刻地体会到罪恶阴暗的世道人心和尖锐复杂的社会矛盾。因而他所构筑的大观园,幽清雅淡,不为凡俗所扰,实则是他对末落的封建社会现实的深沉反思。他通过描写人物在大观园中的生活情态,表达对当时丑恶虚伪的社会现实的批判与抵抗情绪。
如生活在大观园中的贾宝玉,即是曹雪芹思想的化身,他不愿以辈分区别高低贵贱,面对着庶出的贾环,他并不觉得高高在上,而是“不要人怕他”:“弟兄们一并都有父母家训,何必我多事,反生疏了。况且我是正出,他是庶出,饶这样还有人背后谈论,还禁得辖治他了。”不接受也不愿意用世俗人情礼法去管束他人,不仅如此,他还“料定原来天生人为万物之灵,凡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儿,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㉖(第二十回)这些惊世骇俗的言论,都颇能见出曹雪芹对束缚人性的封建世俗道德的疏离和对立态度,他以充满平等自由思想氛围的大观园,含蓄地回击了污浊不堪的现实世界。
再如林黛玉在大观园里葬花时所吟唱的:“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㉗(第二十七回)可见大观园也不是远离尘世的桃花源。它是与污浊现实世界仅有一墙之隔的封建王朝里的大庭院,里面也经受着现实世界的无声侵蚀,是一个看似美好而实则无法脱离现实社会的埋葬理想的“葬花冢”。也正如同后来人们千方百计也无法到达、以致无人问津的桃花源,大观园作为一个精神家园的存在,到头来也免不了落到人去园空的破败境地,恍若一场美梦,终究也是虚空幻灭。
此外,清代其他小说如《镜花缘》,第十一回的君子国中,“耕者让畔,行者让路”,人们“无论富贵贫贱,举止言谈,莫不恭而有礼”㉘,而且买卖交易,好让不争。就连身为国家宰辅的吴之和、吴之详两位老人,也是谦逊和祥如同平凡的老者,没有居高临下的凌人气势,而且其居所也十分简朴:“两扇柴扉,四围篱墙,上面盘着许多青藤薜荔,门前一道池塘,塘内俱是菱莲……四面都是翠竹。”㉙却也幽清静雅,同样寄托着作者李汝珍的社会理想,对现世社会的无声批判。
通过上述《桃花源记》影响清代小说创作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以《聊斋志异》《红楼梦》为代表的清代小说,或在景物描写、或在思想内涵、或在文化意义等方面,多有受到《桃花源记》的影响之处。从中我们也能感受到,以清代小说家为代表的中国文人,在接受“桃花源”这个文化符号之时,无不寄托了他们心中那份诗意栖居于世间的愿想,而桃花源也成为他们永恒守望的精神家园。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中文系)
①袁行霈《陶渊明集笺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479页。
②钟优民《陶学发展史》[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35页。
③④⑤⑬㉑㉓㉔[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M],张友鹤辑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149页,第432-433页,第1261-1262页,第647页,第1491页,第87-88页,第1227页。
⑥⑧⑭⑯㉖㉗[清]曹雪芹《红楼梦(八十回石头记)》[M],周汝昌汇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57页,第160-161页,第222页,第176页,第194-195页,第269页。
⑦冯精志《大观园之谜》[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3年版,第102页。
⑨[清]李修行《梦中缘》[M],付德林、李晶点校,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4页。
⑩[清]褚人获《隋唐演义》[M],侯会校点,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78页。
⑪[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M],筱月校点,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5年版,第199页。
⑫叶柏泉《陶渊明的价值转换以及审美意义》[J],载《北方论丛》,1993年第2期,第81页。
⑮[清]二知道人《〈红楼梦〉说梦》[M],转引自一粟《红楼梦资料汇编》,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86页。
⑰⑱[清]吴敬梓《儒林外史(汇校汇评本)》[M],李汉秋辑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494页,第673页。
⑲徐公持《魏晋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04-605页。
⑳葛兆光《想象力的世界》[M],北京:现代出版社,1990年版,第115页。
㉒白任卿《论〈聊斋志异·王者〉》[J],载《蒲松龄研究》,1996年第1期,第85页。
㉕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3页。
㉘㉙[清]李汝珍《镜花缘》[M],济南:齐鲁书社,2005年版,第52页,第5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