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昔日梧州的货仓筏

2016-09-29李定国

西江月 2016年9期
关键词:师爷梧州商贸

李定国

昔日梧州的货仓筏

李定国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梧州商贸繁华,航运繁忙,人称“小香港”。

1897年梧州开埠以后,许多经商于我国香港以及东南亚国家的两广商人,看中梧州河宽水深、商贸运输便利的特点,纷纷投资兴办商业和航运业。那时,河东区的码头破破烂烂,码头工人运货上下船,都是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水。后来,商业界、航运业老板为了加快运输速度,就仿照广东埠头制造可以随江水涨落而升降的活动码头,人们称之为水筏、货仓筏。这些水筏分上下两层,面积40至70平方米不等,多以柳州大杉木或南洋甲木、铁木等建造,像一座座水上楼阁。楼上四面窗户宽敞明亮,作洽谈生意及报关用。那时,从珠玑路口至小南路那一段码头,是多个大型货仓筏停泊的地方。货仓的下层作临时堆放开航或到航的货物专用。有宽阔的大桥板连接陆地,供旅客行走和装卸货物。每艘货仓筏都有固定的两三艘客货船进出运行。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梧州商贸繁华,航运繁忙,人称“小香港”。航运线路上通南宁、柳州、贵县,下达香港、广州各地,船主大多是英国人,船员、装卸工多是华人。当时较大的西兴筏、人和筏、联盛筏,均拥有数艘客货船进出。船老板派人随街张贴广告,竞争客货运输生意。那时货仓筏人来客住,货上货落,川流不息,构成南国水都的一大奇观。与河堤低矮的楼房店铺、货仓筏相比,高大的新西旅店变得“鹤立鸡群”。那时,由梧州运往香港各地的货,多是柴炭、家禽、粮食、土产山货。由香港、广东运上梧州的多是洋纱、大纸、剪口铁、日用百货。当时海关筏、巡警筏在下关岸边,随时派人到进出口船筏验关。

那时海关的“水师爷”多由英国人担当。“水师爷”来到船筏上,老板就得递烟倒茶好好招待一番,麻将、牌九随时相陪。稍有招呼不周,师爷准会找些岔子说这里不合格、那里也不合格、打包装箱又有问题,由于各种“不合手续”的情形,使客货船延迟开航。有的载有牲口家禽的船,拖迟一个小时开航,死亡率就会提高。因此“水师爷”一到,船筏上立即前呼后拥,谁也不敢得罪他。

昔日货仓筏、大客货船之间,还有运货的小船艇鱼贯来往。近河边的四坊路、五坊路、九坊路、沙街商行兴旺,水产、土产、杂货日夜在平码行交易,街道上车水马龙。入夜,沿岸船筏、码头灯火辉煌,水面上传来喝酒猜拳声、装卸货夫的吆喝声,飘荡于各货仓筏之间的“艇仔粥、沙河粉”的叫卖声,十分热闹。

1944年,日军飞机疯狂轰炸梧州,全城一片火海,楼宇变成断壁残垣,而沿江十大商贸货仓筏也大部分被炸沉烧毀,梧州光复多年后,货仓筏才逐渐恢复发展。

责任编辑:陈薇

猜你喜欢

师爷梧州商贸
天水婶与两岸商贸
中共梧州城工委
上海中威智投商贸有限公司
新冠肺炎大屠杀:全球商贸大多趋于停滞
明清衙门的师爷
明清衙门的师爷
备年货 迎新春
梧州工人运动的急先锋
八十多载后寻访梧州
梦梧州(外两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