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字路

2016-09-28厉彦林

北京文学 2016年8期
关键词:文明人生文化

厉彦林

前不久,有位朋友垂头丧气地告诉我:人生真是如同走路, 走着走着就遇到了十字路口——向前、向左、向右都很犹豫,真是举棋不定,难以落脚呀……

是啊,无论一个人,还是一个地方,甚至一个国家和民族,时时处处都会感到站在十字路口上……

我老家山东省莒南县的县城驻地,就叫“十字路”。当地无论男女老少都知道:“到了十字路,那就到县城啦。”当年我在农村求学时,把到县城读书作为人生第一个梦想和目标。据县志记载:十字路之称始于宋、金时代,因由此东至安东卫、西至临沂、北至莒县城、南至江苏省青口镇,各为110华里,纵横两条大路在此相交,呈“十”字形而得名。“十字路”这个地名,喻意四通八达。

“十”,十字架是古罗马帝国时代一种极其残酷的刑具。据《圣经》记载,基督教的创始人耶稣就是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耶稣为拯救世人罪孽而死,因而称之为救世主。还有“十字军”,这支基督教士兵组成的军队,人人都佩有十字标志。十字军东征持续了近200年,它推动欧洲走出黑暗与孤立。西方人进教堂是为了忏悔,摆脱精神的苦难。中国人进寺庙多是为了解决现实中遇到的难题或者满足某些愿望,其实真信的比例不是很高。

“十”,还是红十字会的标志。红十字会系瑞士银行家亨利成立。因此,红十字会将他5月8日的生日定为“世界红十字日”。它是救护病伤军人、平民、难民的一种国际性志愿救济团体。红十字标志是国际人道主义保护标志,是红十字会的专用标志。天灾之外,更有人祸。2011年上半年,炫富的郭美美在无意中打开了一个潘多拉之盒。郭美美一把火不仅烧红了自己,还点燃了红十字会,也直接烧焦了民众对慈善真诚而纯净的心灵。中国红十字会遭遇了空前的信任危机。

红“十”字,拯救的是人的肉体;

“十”字架, 拯救的是人的灵魂。

2014年6月2日,正值端午节假期,久旱的沂蒙大地沉醉在潇潇春雨之中。早饭后,我请岳父带我去一趟“十字路”的旧址,寻找那块曾经刻有“十字路”字迹的石碑,那可是重要而权威的标志。它就在县城的西侧,沿途正摆满水果、蔬菜的摊点。

等来到中心点位置时,只见路上的行人,有农民、工人、个体户和老人、孩子,熙熙攘攘,匆匆忙忙。几位商人正撑着伞,东瞅瞅西望望,吆喝着招揽生意,有的自由自在地哼着小曲,有的交谈着什么逸闻趣事。当我客气地问一位七十岁左右的张大爷和其他几位居民:“请问这地方原来那块刻着‘十字路字样的石碑哪里去了?”他们都纷纷摇头,有的说:“原来确实见过,但不知去向了!”

我仔细观察人们走到这十字路口时的感觉与表情。由于天在下雨,过往的路人,或举雨伞,或赤膊上阵,大都脚步匆匆,像流星一样从身边划过,脸上多数带着茫然或者焦急,难道每个人都心存难以逾越的困惑和向往?有的可能是为了满足亲人或者自己吃喝穿生存的一个需求,有的可能面对生命的残忍和无情,有的可能因梦想的追逐和抉择……无论什么缘由,人们都在为人生、为生活而经过这个十字路口。大家有意和无意之间来到这个路口,面对着、面临着路径的选择。认定了一条路,其实就意味着放弃另一条或者几条的可能。

那还是上世纪80年代初,我在莒南县城工作的时候。从十字路口的这头走到那头,尤其是一个人站在十字路口的时候,感觉陌生的面孔渐渐熟悉,许多朋友就在十字路口相遇相识,且嘘寒问暖。走过白天和黑夜,走过幸福与快乐,走过忧郁与哀伤,一直走到彼此亲切且又陌生冷漠。夏季,一片片被狂风撕碎的泡桐树叶,铺在我们天真的青春记忆的大门口,心中涌动人生的多彩与单调、迷惑与执着。经过连绵雨幕、雪天的无奈迷茫,仰望着湛蓝的天空和恣意的白云,不禁神往地想象起未来和希望。有一次深夜,我一个人站在雨中的十字路口,蓦然回首,泪水伴着被雨打碎的残叶簌簌落下……

挥手之间,30多年过去,岁月的风霜早已刻满我的额头,我又站在这个当年的十字路口,依然被乍暖还寒的空气紧紧包围着。只是当年马路两旁的泡桐树大都被砍伐,剩下的几棵也是老气横秋,透出几分沧桑和悲凉:我回到这个原点,在静心等待什么呢?我庆幸当年理智的选择,无论职业、婚姻,还是对亲情的守护、对朋友的珍重。当然也为一些事情、一些人而遗憾。

人的每一天都是新起点,每天都站在有形无形的十字路口。有时往往不知该往哪个方向走,开始徘徊,不是胆怯,而是担心再走错。原因就在于付出就想得到回报,有了功利目的,背上了心灵包袱,而不是关注内心的满足与幸福。因而多少人望着前方层层浓雾不敢落脚,深感明天依然迷茫……

林林总总的往事再次从眼前掠过。山峦。泡桐。麦田。豌豆。火车站。狗尾巴草。孤灯。焦灼。疲惫。清泪。微笑……它们已不仅仅是词藻,而是溶在血液里的一种记忆与情结。我知道它们一直在固执地追随着我,并且在方格稿笺里排列、组合成不同的文字,目光、月光、灯光陪我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深夜。就凭这种执着坚韧与自信,我的成长就是把周身的泥土味变成了诗歌、散文,幻化为一缕书香气。脚踏实地地努力,希望总会在下一个十字路口与你邂逅……

一个人的人生道路会面临选择,一个地方的发展也常会面临选择。我的故乡莒南县,因1941年在莒县南部建的新县而得名。土地改革是20世纪中叶中国农村经历的一场最巨大的经济和社会变革。莒南建县以后,在抗战时期就进行减租减息运动,到解放战争时期为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进行了积极探索。建国后,1955年9月至1957年10月,毛泽东主席先后对莒南县勤俭办社、创办记工学习班和整山治水的经验三次批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莒南的发展方向和道路也曾左右摇摆、举棋不定,最终还是坚守了农业的传统优势。近些年开始掉头转型,探索符合时代、适合自身实际的发展道路。

山东是“齐鲁之邦”,人们讲山东,喜欢讲“齐鲁文化”,其实齐文化跟鲁文化在好多方面不一样,其中还包括一些对立的。比如鲁文化(儒家文化)是农耕文化,从农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文化,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起到了巨大的作用。齐文化是东夷文化演变和发展过来的,夷是繁体字的铁字去掉金字旁。东夷是中国炼铁的发源地之一,铁字就以夷作为标记。齐文化是海洋文化、商业文化,比较开放和浪漫一些。这也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成为强国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历史的沿革中,儒文化成为山东的主导文化,因而山东人偏传统一些,或者说开放意识“稍逊风骚”。当下,深度挖掘齐文化、鲁文化,都具强大生命力和影响力。

一个地方如此,一个国家和民族也常常面临着两难选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是中华文化中最核心、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在中国发展进步的历史长河中,各民族相互融合,取长补短,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绵延千载的丝绸之路,连接亚欧大陆,是一条和平之路。郑和七下西洋,带去的是货物和贸易,传播的是友谊和文化。近代以来,一批又一批中华儿女漂洋过海,在居住国拼搏创业,与当地人民友好相处、和谐相融。这已展示出中华文化“人和”思想的厚重价值和独特魅力。进入新世纪,经过金融危机之后, 世界格局在变动,中国如何跳出包围圈,宽松发展,也站到了十字路口。中国在战略元年,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和成立亚投行,与新兴市场国家接轨,助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展示出大国视野和担当。

自亨廷顿推出文明冲突的话题,西方文明、伊斯兰文明、中华文明这三大文明体系的关系被各界热议,而近10多年来的海湾战争、“9·11”事件和伊拉克战争,加剧了人们对伊斯兰和西方文明冲突的忧虑,因中国崛起而引发的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如何同生共存的话题格外引人注目。我国百年屈辱的历史,是西方列强用野蛮的利炮点燃的。目前仍然不绝于耳的“中国威胁论”,只不过是西方政客掩盖其丑恶动机和目的的“幌子”。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深入,三大文明之间的交往更加频繁和密切,找到三大文明共同的价值支点,减少摩擦、增加和谐,是事关全球安全的终极性课题。 如何维护世界的公平正义,真正和而不同,共生共荣?

冷战后的国际秩序,是同力量的彰显、文明内部的力量配置与文明冲突的性质分不开的。历史是滋养文明的沃土,儒家思想垒砌的“东方朝贡文化体系”,使亚洲大多数国家与中国有着或深或浅的文化联系。中华文明,是中国崛起的软实力。移花接木的西方文化,在东方水土不服。单纯地“向往西方文明”只会让我们变得扭曲,甚至失去我们的文明根基。世界大国的冲突,说到底是“文明的冲突”,是文化主宰和走向的冲突。中国文化是活文明,有朝一日,必定开放在世界巅峰。

站在十字路口,拿出自己的勇气和不服输的拼搏精神,不犹豫,不彷徨,往前走,不回头!这就是人生和历史最正确的态度。正如美国作家凯鲁亚克说的:我们找不到灵魂的家园,于是我们集体在路上。当所有的精力耗尽,开始感到疲惫时,出发之前的那种内心的苦闷便重新占据了生活中心。他说:“在路上,永远在路上。”站在十字路口,无论你是什么国籍,无论是男是女,无论什么职业,你的每一天、每一刻都是在做着人生的选择题。向左还是向右,向前还是向后,遵循内心还是遵从现实。当然哪一种选择都是生命的必须,都值得尊敬;哪一种选择都会成为自己生命链条上的集结点、闪光点……遇到十字路口会迟疑、犹豫甚至纠结,因为每一种选择都会有正确与错误、光明与黑暗、安全与危险、顺利与艰难、健康与死亡之分或者趋向。一方面渴望通过自己的选择改变命运,一方面又恐怕选错人生方向。

生命是一次漂泊的、不确定的旅行。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漫步人生路上,我们会真实地感受到生命的不如意、不完美。有的人智商高但没有超众的职业,有的人貌美却得不到幸福婚姻,有的人拥有金钱却失去了亲情,有的人拥有荣誉却无权享受,有的人实现了梦想却丢失了健康。人生的路并不都是直的,会有很多弯道,有时风景常在命运的拐角处。既然如此,人生也是一个遗憾的过程,不是所有事情都能如愿以偿,稍不经意的一次回眸,满眼往事中最记忆犹新的,也许就是曾经些许的憾事,甚至是后悔的事。但无论如何,不要忘却了风雨兼程的旅途,整理好行装,请大步向前走。朝着一个目标走的时候,就要横下心,不必过多关注终点。有时在弯道处,可能离目标并不远。有些事情只要过眼、穿心,就是真真切切的一笔人生财富。

人生路且行且珍惜,生活与生命需要面对无数次的坎坷。每个人在出发上路时,道路是清晰的,方向也是明确的。真正的考验,是在漫长的路途中,在疲惫艰难时。许多人受不了前行的苦与累,抱怨,犹豫,怀疑,甚至放弃。有些路很远,走下去会很累,可是不走又后悔。与众不同的成功者,都是在布满荆棘的道路上不言败,有毅力和定力的人。经过困难、艰辛和血泪淬火的生命,才有高度、厚度和亮度。人生的幸与不幸、顺与不顺、值与不值,关键是怎么看。人生是否幸福快乐,主要取决于自己对生活、对命运的态度。快乐是自己的事情,遥控器握在自己手中,可以盯住心灵深处的“快乐频道”,一直看下去。

行走在人生的单行线上时,当你看清自己的路是多么的迂回曲折,你才会明白人生并不是只有一条路,而是有无数条,平坦的康庄大道,曲折的羊肠小路,甚至岔道,都是可以通往目的地的路线。就算在没有路的情况下,你也可以硬生生地踩出条路来。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希望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人的一生,个人定位很重要,定力更重要。选准了方向,就需要耐得住寂寞,百折不回。其实,人贡献社会的方式也多种多样,无论你是科学家,还是环卫工人,只要你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做出了成绩、成就,也就是对社会有用,内心就会平静、平衡。最遗憾的是,很多人都明白这个道理,却依然跟风、凑热闹,到头来只能发出遗憾的感慨。许多人以优雅的姿态和成功的业绩,在现代社会孤军奋战,东拼西杀,心灵却越来越孤寂、苦涩与失落,期望远处闪耀一丝亮光,温暖内心,倾吐苦闷。醒酒后一看,这地方竟然是生他养他的故乡,那个简陋贫寒的小山村。

生命是上帝的恩赐,岁月是我们无悔的选择!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所扮演的社会和家庭角色也愈来愈多。其中有些角色可能自己不喜欢、不擅长,甚至不习惯,但又必须砸掉牙往肚里咽,满怀热忱地坚持走下去。走过了之后才渐渐明白:生活其实是一种很美的过程,努力让自己变得随和、坦荡、宽容,努力学会珍惜、学会忘记、学会争取、学会放弃……或许生命如同四季,经历春的萌动,夏的炙热,秋的沉重,冬的严酷,才趋于丰富与完美;或许生活就如潺潺流动的河水,即使是过险滩、跳悬崖,也还是畅想着一首欢快的歌……

恩格斯指出:“人们创造历史的活动,如同无数力的平行四边形形成的一种总的合力。”社会上一些人向左,一些人向右,社会最终的演变方向必定是所有人的合力,一切都是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许多人不知道自己处在了十字路口,别人怎么样自己就怎么样随波逐流,连自己选择的权利都不知不觉放弃了。

任何个人、团队和民族所选择的发展道路和前进方向,都必须在苦难之后,经过沉淀反思,由自省走向自觉,由自强走向自信的。

东方地平线上,我国正沿着大国、强国之路,步伐铿锵,充满自信,有激流险滩,更有成长的烦恼。

2015年的中国,“小鲜肉”“新常态”成为热词,“新”意味着告别和改变。在这转折、调整和变革的重要时刻,每个人身处这个时代,面临着机遇、风险、阴霾、坦途……看不清、看不懂、看不透的东西比较多,可以说,时时刻刻面临思想跳跃、观念碰撞和路径选择。

我记得有个看图猜成语游戏。图上画了一个背包的人,他站在一个十字路口,而上面画了三个红色的又大又粗的问号,请在图片下面写出成语。标准答案是:“三思而行”。

老年人常夸耀:我走的路,比你过的桥还多。每人都曾经在十字路口匆匆忙忙地走过,然后消失在茫茫人海中,记住多少,遗忘多少?谁也说不清。一路走来的,童年、少年、青年、中年、晚年,总有一串痛苦而美好的记忆和抹不去的生死攸关的情感,在隐秘的记忆深处,时而模糊,时而清晰。有的温暖如春,催人奋进;有的刻骨铭心,热泪沾襟……

人生就是“十字路”,是四通八达的交通路线图。但是无论前后左右,每条路都是一条单行线,或直或曲,有上坡、有下坡,有柏油的、有沙土的,没有回头路。行人众多,不允许等待,来不及犹豫。无论哪个路口,只要义无反顾地选择以后,就必须怀揣希望,咬紧牙关大步前行,去逐步接近或者抵达人生的光明顶点。

走过了就没有机会回头,就算回头也不是当年的路!

责任编辑 师力斌

猜你喜欢

文明人生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漫说文明
文明过春节
谁远谁近?
人生中的某一天
人生悲喜两字之间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
独一无二的你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