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陶瓷出口屡遭反倾销的原因及对策
2016-09-28霍倩倩
霍倩倩
(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 400031)
我国陶瓷出口屡遭反倾销的原因及对策
霍倩倩
(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 400031)
我国作为陶瓷生产和出口的大国,近些年来,却频频遭受国外对我国陶瓷企业的反倾销诉讼,而终裁结果往往是对我国整个陶瓷行业征收高额的反倾销税率,这无疑是在我国陶瓷出口企业的面前砌了一堵高墙,使得企业出口压力越来越大,在国际市场上所占份额也逐渐萎缩。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有很多,有企业方面的,也有行业方面的,文中将从我国陶瓷出口企业屡遭国外反倾销调查的现状出发,浅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陶瓷出口;反倾销;应对措施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已将近14年,在这期间,我国外贸发展迅速,但出口的产品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对外贸易一直处在粗放式增长阶段,“低价竞销”模式使得多种出口产品被一些国家列为反倾销调查的对象,成为引发贸易摩擦的重要原因。而我国已连续多年成为世界上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中国是瓷器之乡,陶瓷出口如今也屡屡遭遇国外反倾销调查,接二连三的诉讼,让我国陶瓷在出口之路上举步维艰,为尽量避免我国陶瓷企业再度遭受国外反倾销调查,文中将对其屡遭反倾销调查的原因及对策进行探究。
一、我国陶瓷出口遭遇反倾销现状
自2009年以来,多国先后挑起对华瓷砖反倾销,这对我国陶瓷出口造成了较大的影响[1]23-24。2012年我国陶瓷出口金额为63.52亿美元;2013年我国陶瓷出口额为88.01亿美元;2014年出口额为78.14亿美元。出口额下滑如此之大,归其原因,最重要的就是在产品的品牌设计和品质竞争力上没有太大的提升;其次,近几年,韩国、阿根廷、秘鲁、巴西等多国相继对我国发起陶瓷反倾销,高额的反倾销税限制了我国陶瓷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使得陶瓷出口市场遭受了沉重打击。见表1。
表1 2001-2015年我国遭受的部分反倾销诉讼及其终裁结果
数据来源: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
二、我国陶瓷出口屡遭国外反倾销的原因
导致我国陶瓷产品屡屡遭受国外反倾销调查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2]38-46:
(一)企业方面的因素
1.产能过剩,产品附加值低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产能过剩已不是什么新出现的问题了。近些年,陶品生产线不断扩充,生产总量不断扩大,目前,我国有1722 家建筑卫生陶瓷企业,5475 条生产线,而需求却没有产出增长的速度快,这自然对市场销售造成压力,极易导致产能过剩,使供需失去平衡。当供应远过于需求时,“低价竞销”在所难免,这不仅是国际市场上出现的情况,国内市场也频频发生,若非如此,就会使产品库存不断增加甚至导致积压。另外,陶瓷企业设备普遍陈旧,生产技术落后,企业研发中心规模小,研发能力弱,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技术研发,所以陶瓷产品的生产多满足于模仿和改良,这就使得我国陶瓷产品出现高产低质的现象,与意大利等国家的陶瓷产品相比,科技含量低,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由于产品附加值低,我国陶瓷产品难以进入中高端市场,而我国陶瓷企业如果想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就只有依赖价格优势,因此,陶瓷产品出口国外的价格水平普遍偏低。
2.反倾销应诉不积极
在应对反倾销调查时,我国陶瓷企业往往对出口国法律制度不了解企业内部缺乏应对反倾销诉讼的专业人才,导致绝大多数案件以最终采取反倾销措施结案。另一方面,要打一场国际官司,仅律师费就得几十万,靠企业自身集资很难凑到所需费用,且对于某些国家的贸易额较少,于是,有的企业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觉得花很大的时间、精力与金钱去应诉可能不值得,因此,对于反倾销调查并无应对意向[3]45-46。即使是在应诉的案件中,由于提交信息不够完整、全面,极少被调查机关采纳,因此,当陶瓷企业遭遇反倾销调查时,应诉往往表现不积极。例如:在2006年韩国对华陶瓷反倾销案件中,韩国贸易委员会最终裁定,对没有应诉的13家中国厂商出口的瓷砖征收期限为5年的反倾销税,税率由2.67%提高到29.41%,而应诉或主动应诉企业,最低税率为2.76%,最高为7.49%,其他非抽样企业则享受13.3%的加权平均税率,已被点名抽样但没有参与应诉的企业则被课以29.41%的高税率。
(二)行业方面的因素
一方面,我国陶瓷行业准入门槛低,准入标准多为量的规模要求,质的要求较少,这样陶瓷行业就表现出了规模大却不强的现状,企业进入较易,所以使得一批产品附加值低、竞争力弱、仅靠出口退税生存的企业充斥其中,这些企业在优惠政策的推动下,出口数量连年增长,出口单价和产品档次却很低[4]94-95。另一方面,陶瓷行业协会作为行业自律组织,代表了行业内诸多家企业,却未能很好地起到连接政府和企业之间桥梁的作用,没有完全成为企业应对反倾销的后盾力量,组织协调工作还不到位。
(三)政府方面的因素
我国在反倾销方面缺乏预警机制。目前,我国已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但其内容主要针对国外产品在进入国内市场时,是否对我国产业造成实质损害、威胁或者阻碍,如果出现上述现象则应采取的相关措施等,而对于预防我国企业遭受反倾销调查方面却没有太多规定。一般情况下,商品的出口价格是由商家自行定价后报海关,海关只是进行正常程序下的信息录入,并对商品进行征税或者出口退税,但对商品价格的高低并不会进行太多监督管理。这样,极易导致出口价格明显低于国际市场价格的商品流入出口国,进而对出口国构成倾销威胁。另外,我国参加一个反倾销案件的处理工作,得有外经贸部、经贸委、海关等部门的参与,但是,由于我国的反倾销研究和相关方面的工作起步较迟,能胜任该复杂工作的人员并不是太多。因此,我国在反倾销法律和反倾销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等方面仍有待完善。
三、我国应对国外陶瓷反倾销措施
为避免我国陶瓷出口产品再次遭受国外反倾销调查,我国应在以下三个层面采取相应的措施:
(一)企业层面
为寻求发展之路,陶瓷产品由低端向高端转型升级迫在眉睫。我国陶瓷企业主要应在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改进:
1.注重自主研发,增加产品附加值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使我国陶瓷由大国变为强国,必须明确在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中,只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陶瓷企业才能在国内、外市场上生存并逐步发展。因此,陶瓷企业应当加强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使功能更加全面,花色和造型更加新颖。人才是第一资本,是推动企业健康发展的力量源泉,加强技术人才的吸纳和培养同样必不可少。另外,陶瓷企业可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来调配产品出口,争取做到知己知彼,尤其是近期我国釉面瓷砖频遭国外反倾销诉讼,企业可考虑多开发抛光面等其他瓷砖类产品[5]31-33,也可以多加入些亚洲元素使其变为优势产品。在提升质量的同时,也要大力倡导生态、环保的发展理念,走低污染、低排放、低耗能的绿色发展之路。
2.积极应诉国外反倾销
反倾销本是一种反对不正当竞争、保护国内市场的手段,如今却逐渐演变为一种进攻性的武器。据有关数据统计,在对华反倾销案中,我国至少有一半企业不去应诉,直接导致了80%反倾销案件的败诉[6]22-23,这样迫使中国商品不断失去海外市场。因此,我国陶瓷企业在出口产品之前,应多加了解和学习进口国反倾销的相关法律法规,对出口价格做适当调整,防患于未然;在企业内部设置专门应对反倾销诉讼的部门,聘请法律专业人才;当面对外国对我国陶瓷进行反倾销诉讼时,无论是否被抽样,企业都应该积极应诉,因为积极应诉的企业会被认为是重视市场,有可能在最终裁决时课以较低的单独税率,同时,企业还应进行反倾销抗辩和损害抗辩,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争取最低税率。
(二)行业层面
陶瓷行业协会应尽快建立和健全信息反馈和信息共享机制,确立其经济地位,加强协会与企业之间的沟通,倡导并规范企业合理定价,促进企业优化出口商品结构,逐渐改变陶瓷企业在出口国低价倾销的印象。在陶瓷企业遭遇反倾销调查时,应加强行业协会的凝聚力,发挥其协调作用,加强与商务部的联系,牵头应诉,增强企业提供信息的可信度,帮助企业有效应对反倾销调查,提高本土企业整体抵御风险的能力。
(三)政府层面
政府作为职能部门,应该发挥好其应有的作用,具体措施如下[7]63-64:第一,强化引导。政府须整顿经营秩序,引导、监督企业的出口行为,严管项目审批,并严打低价竞销,从陶瓷企业的规模、上下游资源情况、节能减排等方面来修订产业准入政策,另外,我国陶瓷企业对反倾销调查的应诉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企业对国际反倾销法律、规则等缺乏了解。因此,政府应对企业多加宣传和培训,使其熟练运用相关法律法规及用活优惠产地政策。第二,完善国内反倾销法律。建立反倾销预警机制,加强信息处理能力,扩充反倾销机构规模及专业人员数量,努力进行交涉工作在保护我国产业不受他国侵害的同时,也减少他国对我国的反倾销指控。
[1] 陈瑶.反倾销浪潮下中国陶瓷业的发展路径探究[J].经营管理者,2014(16).
[2] 查贵勇.中国陶瓷产业屡遭国外反倾销之思考[J].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13(20).
[3] 田怡.我国建筑卫生陶瓷行业科技创新发展趋势[J].中国建材,2015(03).
[4] 孙雪妍.论我国企业反倾销应诉的现状与对策[J].法制与社会,2012(07).
[5] 冯丹丹.中国陶瓷企业应对国外反倾销的策略探讨[J].对外经贸,2013(01).
[6] 高建英.中国企业应对反倾销措施探讨[J].中国科技博览,2012(15).
[7] 雷云燕.我国中小企业出口日用陶瓷制品面临的反倾销问题探究[J].商,2014(04).
[责任编辑乐知]
Analysis on the Reasons of China’s Ceramic Exports Repeated Anti-dumping and Countermeasures
HUO Qianqian
(SichuanInternationalStudiesUniversity,Chongqing400031,China)
China is a big country for ceramic production and export. However, in recent years, China Ceramics Industry has frequently subjected to foreign anti-dumping proceedings, and the results were often that the importing country imposed high anti-dumping tax rate to our export enterprises, and the tax is like a high wall in front of ceramics export enterprises, the exporting pressure become bigger and bigger, the share of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become smaller and smaller. There are many reasons for this situation, including not only business aspects, but also the industry aspects. The article begins with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a ceramic export enterprises suffering from the foreign anti-dumping investigation, then analysis its reasons and proposes the countermeasures.
ceramics exports; anti-dumping; countermeasures
2016-01-24
霍倩倩(1991- ),女,河南周口人,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国际贸易及物流研究。
F426.7
A
1671-8127(2016)04-005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