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质灾害专项监理探讨及在川藏电力联网工程中的应用

2016-09-28

水电站设计 2016年3期
关键词:施工期监理专项

王 皓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72)



地质灾害专项监理探讨及在川藏电力联网工程中的应用

王皓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610072)

中国是一个地质灾害多发的国家,随着我国工程建设的大规模开展,各种地质灾害对工程建设的危害程度日益加重,成为工程建设的严重安全隐患。笔者通过目前对地质灾害风险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介绍分析,结合川藏电力联网输变电工程中地质灾害专项监理对地质灾害进行专门风险管理的成功实践,提出地质灾害风险管理思路,即通过专业团队在施工期结合工程建设特点,对地质灾害以风险评价为基础的风险管理工作,对地质灾害形成连续、系统的管控,建立健全地质灾害从规划、设计、施工及运行全过程管理。

地质灾害;风险管理;安全生产;施工

0 前  言

中国是世界上受地质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地质灾害种类多、分布广、影响大,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近年来各种地质灾害对我国城镇发展、公路铁路、水利水电、通讯电力等各行业造成了人员、财产的严重损失。对此国家对安全生产更加重视,对企业的安全生产要求越来越高,在新颁布实施的《安全生产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采取技术管理措施,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1]。对隐患排查治理的要求上升到法律层面。鉴于以上现状,如何进一步提高地质灾害风险源管理效力,最大程度的保证工程建设的进度、质量,保障人员设备安全,最大程度的降低地质灾害对工程建设可能造成的损失。笔者认为,目前在工程建设期间存在人员防灾意识薄弱,地质灾害隐患管理不系统、不持续,对施工单位可能造成的次生地质灾害不重视等问题,因此,地质灾害专项监理作为专业团队在工程建设中对地质灾害进行专门的风险管理是重要的。笔者将以上问题进行介绍及分析,并结合地质灾害专项监理在工程建设中的成功实践,提出地质灾害专项监理在地质灾害风险管理中的运用。

1 地质灾害风险源的管理现状和问题

1.1地质灾害的管理现状

随着工程建设向川西、西藏发展,这些地区断裂构造发育,地震活动频繁,地质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脆弱,崩塌、滑坡、泥石流发育,地质环境条件很差,地质灾害十分发育,而地质灾害作为安全生产管理中非传统安全风险源,以其突发性,危害人员多,破坏力大,威胁范围广等特点对工程的安全建设影响越来越突出。国家通过文件、法律的形式对地质灾害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国务院令第394号《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因工程建设可能引发地质灾害的,建设单位应当加强地质灾害监测”,“在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内,应当加强地质灾害险情的巡回检查,发现险情及时处理和报告。”[2];国发[2011]20号文《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严格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工程建设,要严格按规定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严防人为活动诱发地质灾害。”根据国土资源部发布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共发生地质灾害10 907起,共造成349人死亡、51人失踪、218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54.1亿元。全国共成功预报地质灾害417起,避免人员伤亡33 723人,避免直接经济损失18.1亿元。这些数据表明地质灾害防灾工作的形势依然严峻,但通过预警预报等系统管理是可以成功防治的,能将其造成的损失降到最小的。现今主要在工程建设的规划、设计阶段开展对地质灾害进行全面的排查、调查工作,通过加强监测预警预报,有效规避,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建立健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等一系列有效手段,对地质灾害进行系统防治。

如今地质灾害防治在规划、设计阶段已有较为成熟的风险管理实践及理论经验,但在施工阶段对地质灾害危险的认识不足,缺少地质灾害风险源的系统管理,对地质灾害风险管理从规划到运行期全过程管理仍需得到加强与完善,其主要有下面3个问题。

(1)目前国内工程建设中地质灾害的排查与防治工作主要是在规划、设计阶段中进行,而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具备自然演化和人为诱发的双重性,特点上具有突发性、群发性、多发性和影响持久等诸多特点,是一个连续动态变化的过程,并且大型工程存在建设工期长,工程规模大,作业时间不规律,经常需要长时间作业,协作队伍的能力、水平差异大,防灾意识薄弱等特点。因此在这一阶段因地质灾害风险源管理不足,不仅对工程建设进度、质量、工程设备等会造成严重损失,更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例如:2009年7月23日,长河坝水电站响水沟爆发泥石流,冲毁施工单位营地,造成54人死亡或失踪,直接经济损失8 000万元;2012年6月28日,白鹤滩水电站矮子沟发生山洪泥石流,冲毁一栋三层楼房,死亡、失踪41人。这些灾害的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除自然因素外,也与地质灾害风险源管理不连续、不系统有很大关系。

(2)地质灾害的成因除了自然演化还存在工程建设造成的次生地质灾害隐患。对地质灾害的防治主要是结合工程部位进行调查研究,对工程建设造成的次生地质灾害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如工程开挖的弃渣堆放不科学,施工方未按设计要求进行开挖等。这类次生地质灾害不同于自然演化,自然成因的地质灾害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地质规律和自稳能力。而人为造成的次生地质灾害存在发展变化快,自稳能力差,变化规律不明显,突发性强等特点,其危险性更大。而无论是业主还是建设方都存在对工程造成的次生地质灾害隐患重视不足,管理不到位等问题。

(3)地质灾害防治是一个专业性强、连续、系统的综合工程,在工程建设的规划、设计阶段对已存在的地质灾害开展了专门的排查治理工作,在施工期间,根据传统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一般以“谁涉及、谁治理、谁负责”为准,常由主体工程团队在汛期等地质灾害高发时期临时组织队伍进行地质灾害巡查工作。然而地质灾害防治是一个专业性强,具有连续性与系统性的综合工程。若通过临时组织等形式,需要灾害排查队伍从前期地质灾害防治设计开始熟悉,并对各工程部位,施工场地,人员居住营地等逐一进行调查分析,而在汛期等关键时期,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常常存在时间紧、任务重、责任重大的特点。要求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调查分析工作,并提出有效的防治建议措施。可以说每一次专门性巡查都是一次挑战,并且由于地质灾害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每一次专门性巡查都是一次新的隐患排查专项工程,造成了每次专项排查成果差异较大,存在重复工作的问题,而且对地质灾害风险管理不连续、不系统。

2 地质灾害专项监理的成功实践

川藏联网工程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开展了地质灾害专项监理工作,这在国内工程建设中尚属首次。这种在施工期对引入专业团队进行地质灾害风险管理是对地质灾害进行全过程风险管理的成功实践。

2.1工程概况

川藏联网工程是国家“十二五”支持西藏的重大建设项目,是连接西藏昌都电网与四川电网的重要工程,工程将结束西藏昌都地区长期孤网运行的历史,从根本上解决西藏昌都和四川甘孜南部地区严重的缺电问题,还将优化电网结构,为藏区的经济建设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工程区地质构造复杂,新构造活动强烈,地质灾害风险高,对川藏联网工程施工与运行安全存在着巨大的潜在危害。被誉为全球最具挑战性的输变电工程。因此,在施工期国家电网公司开创性地开展地质灾害专项监理,组织专业团队,从地质专业角度充分利用现场施工的条件及开挖揭露的地质条件,深入进行塔位安全稳定性复核,对施工场地及临时营地开展全面的地质灾害隐患排查,管控工程建设可能造成的次生地质灾害。为工程施工期及运行期的安全提供最直接和最有效的保障。

(4)情志养生法:护理人员可根据产妇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为其提供相应的娱乐活动,如播放新闻、讲幽默、有趣的故事等,以缓解产妇产后抑郁情绪。

2.2工作内容

该工程的地质灾害专项监理工作由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牵头承担。在现场设置地灾监理项目部全权负责履行合作责任。根据业主的具体要求,最大程度的降低地质灾害对线路建设和运行的危害,主要有以下两个工作内容。

(1)保障工程建设安全。对施工营地、牵张场场地及邻近影响范围内的地质灾害现状及其潜在地质灾害进行调查,查明场地内潜在地质灾害类型、规模、引发因素、发育特征、活动特征、发展趋势及危害程度等,尤其是场地内崩塌、滑坡、泥石流及潜在不稳定斜坡等,对潜在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提出地质灾害避让的建议措施并督促参建各方进行整改,并不定期进行巡查。同时对工程建设可能造成的次生地质灾害进行防控。

(2)保障变电站及输电线路的运行安全。通过现场勘查及施工开挖揭示的地质条件,复核原设计中塔位、变电站及周边场地的安全稳定性;分析预测输变电工程可能遭受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评价工程建设的地质灾害危险性和建设用地的适宜性;提出有针对性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和建议;为工程建设提供地质灾害的防治依据。

专项监理工作贯穿整个施工期,利用现场巡视、排查、调查的方法,对发现的地质灾害隐患建立地质灾害档案卡,以通知、简报、周报、月报、报告、函件等形式,提出对地质灾害防范治理的建议措施,并督促施工单位进行整改,整改后进行复核。向业主提供系统全面的地灾防控技术、管理支撑。

2.3取得的成果

川藏联网地质灾害专项监理,作为开创性的在输电线路工程施工期对地质灾害风险源进行管理的专项监理。在川藏电力联网工程中,地质灾害专项监理在地质条件复杂,现场工作难度大,地质灾害多,排查工作量极大的条件下排查出了众多塔位、营地地质灾害隐患点,确保了汛期地质灾害高发期塔位和施工人员的安全,使施工期没有发生任何地质灾害引发的生产安全事故,在安全生产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实现了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阶段的全过程地质灾害风险管理[5]。

3 专项监理对地质灾害风险管理流程的探索

根据地质灾害专项监理在川藏联网工程中对地质灾害风险管理的成功实践,地质灾害专项监理作为安全生产管理的一部分,主要对地质灾害进行风险管理,以达到地质灾害风险全过程管控,最大程度的避免或减小地质灾害可能对工程造成的影响。

在灾害问题的研究中,“风险”可以定义为在一定的人员损伤或财产损失水平条件下,某一灾害发生的概率值。风险管理就是在风险评价的基础上,对不可接受的风险采取防治措施的管理过程[3]。但是不同于一般风险管理的是,为适应地质灾害动态连续性等特点,在实施防治措施后,需要对灾害防治效果进行监测,并反馈到风险评价中,实现动态的风险管理。

3.1组织结构

地质灾害监理是在对地质灾害开展风险评价的基础上,进行风险管理,涉及专业性强,工作时效性及快速反应能力要求高,为减少管理层次,缩短决策时间,结合川藏联网工程的实践经验,组织结构可采取部门控制式,由地质勘察专业承担,部门领导负责组织项目实施。实行总监理工程师领导下的由专业工程师支持的项目组管理形式。其优点是:能充分发挥专业人员作用,便于组织协调,保证指令及反馈信息的快速传递,保证地质灾害防治的时效性及快速反应能力。

3.2风险管理体系

地质灾害专项监理是在工程施工准备期提前介入,贯穿整个施工期,填补施工期地质灾害管理不系统甚至是空缺的专项管理机构。基于施工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具有时效性和快速反应能力的要求,根据施工期地质灾害勘察周期短、地质灾害分布范围广等特点,监理工程师通过已有的地质灾害调查资料及地表地质测绘成果,结合工程施工揭示的地质情况,进行较粗略的评价,反映工程建设区域内地质灾害风险的相对大小,为灾害防治决策顺序提供依据[4]。通过风险分析中地质灾害风险的诱发风险因子、灾害损失敏感因子和系统抗损因子的研究分析,为风险管控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综合施工期中地质灾害风险管理的以上特点,提出施工期地质灾害风险管理流程(见图1)。

基于施工期地质勘察周期短、地质灾害分布范围广、要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具有时效性和快速反应能力的特点,对地质灾害易发性及灾害风险因子权重主要是以主观概率方法实现,风险因子发生的概率以规划、设计阶段地质灾害评价为基础,结合对比其他工程确定。因此在开展详细工作前根据具体工程,为概率化地质灾害危险性及灾害风险因子权重,设计地质灾害风险危险性评分表和灾害风险因子权重评分表并完成校核审查。

(1)风险识别。通过现场地质勘察,及工程规划、设计阶段已有的地质灾害排查成果,进行地质灾害类型的识别、规模的划分确定需要风险评价的地质体,并通过现场地质勘察,结合施工开挖揭示的地质情况,对已有设计资料进行复核,现场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评分,对其危险性进行概率化,其概率表示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并建立地质灾害档案卡。

(2)风险因子。风险因子包括诱发地质灾害发生的条件、以及地质灾害发生时,导致损失增大的条件等。通过现场勘查评分的方式确定其权重,风险因子组合概率通过条件概率计算,该过程为风险评价的关键阶段也是难点,要求甄选出主要的风险因子,而风险因子的概率存在不同的属性,如川藏联网中某一塔位施工人员数量在达到某一值时是不确定的,而塔基开挖的深度却是随工程量成正比。其概率表示不同风险因子组合发生的可能。

图1 地质灾害风险管理流程

(3)危害性分析。通过地质灾害危险性及风险因子的概率进行量化,对同一地质灾害在不同风险因子组合下对人员、财产及工程建筑物的危害等级进行表述。若无危害对象则作为潜在风险进行管理。

(4)易损性分析。主要是对各个地质灾害的发生对危害范围内的人员、财产及工程建筑物可能造成损失的大小。可通过常住人员数量,主要的生产设备,工程建筑物重要程度进行粗略的估计。

(5)风险评价。因地质灾害专项监理组织结构可采取部门控制式,由总监理工程师负责,而总监理工程师常常由在地质灾害防治领域有丰富经验的专家担任,所以可使用敏感因子模型及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风险评价工作。风险管理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小对工程建设造成的损失,但风险是不可能消除的,而且也不是经济合理的,对不同工程部位在不同风险因子的影响下,可接受水平也是不同的。在施工期不但地质环境复杂,而且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复杂。可接受水平要在综合分析社会、环境、经济等因素,并与建设业主、施工单位、设计单位进行风险沟通后确定。

(6)风险管控决策。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对风险不可接受时在满足经济合理的条件下对地质灾害开展防治措施,以达到降低风险的目的;对风险可接受时则保持其原始状态。根据施工阶段工程特点,在规划、设计阶段对部分风险大的区域已通过整体规划,对挡土墙、抗滑桩等工程进行防治措施,因此对此类风险,主要采取对前期工作成果进行整理建档,并对防治措施开展跟踪监测,检验其风险管控的效果,并反馈到风险评价中,实行动态管理,以完善管控决策。对前期未涉及的风险处理,主要采取“避大治小”原则,结合预警预报,定期巡视,减灾防灾培训作为防灾手段。

3.3风险管理预期效果

根据对比分析各阶段地质灾害的风险因子可以发现,在施工期地质灾害危害区域多,危害程度大,许多工程实例也表明在施工期地质灾害的发生常常造成重大的人员、财产损失,但是在这个关键时期,却出现地质灾害风险管理严重不足的问题。地质灾害专项监理在施工期开展地质灾害风险管理针对性的填补这一安全管理问题,完善地质灾害从规划、设计、施工及运行全过程管理,有效的防止和减少地质灾害引发的生产安全事故,减少地质灾害排查工作的重复开展,减少工程建设造成的次生地质灾害。为建设企业实现地灾管理标准化,提高地质灾害管理水平,降低企业建设管理风险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4 结  语

地质灾害作为安全生产管理中非传统安全风险源,以其突发性、危害人员多、破坏力大、威胁范围广等特点对工程的安全建设影响越来越突出。因施工阶段对地质灾害风险管理不系统、不持续造成了严重的安全生产问题,地质灾害专项监理在施工期通过以风险评价为基础的风险管理流程,有效的填补了施工阶段对地质灾害风险管理不系统甚至是空缺的问题,成功实现了地质灾害从规划、设计、施工及运行全过程管理。

[1]向喜琼,黄润秋.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与风险管理[J].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0,11(01):38-41.

[2]向喜琼.区域滑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与风险管理[D]. 成都理工大学,2005.

[3]川藏联网地灾监理总结报告[R]. 成都: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14.

[4]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 非传统安全管理办法[R].2013.

[5]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察规范(DB50/143-2003)[S].2003.

2016-03-07

王皓(1988-),男,四川成都人,助理工程师,从事地质勘察工作。

P642.2;TU712.2

B

1003-9805(2016)03-0080-05

猜你喜欢

施工期监理专项
“七选五”阅读专项训练
关于建设工程监理发展趋势的探讨
水电站施工期超标洪水应对措施研究
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建设进入施工期
工程监理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施工期高速公路改扩建作业区分流组织研究
“专项巡视”,打虎上山再出发
浅析城市道路施工期临时交通组织
推行输变电工程设计监理的必要性思考
新形势下监理发展趋势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