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浪花飞溅的瀑布
2016-09-28孙俊强
孙俊强
【主题导语】
在生命的旅途中,我们需要一面飞扬的旗帜,这面旗帜上写着我们的梦想和力量。它使我们远离混沌、暗淡、萎靡和失明,它使生命具有了永恒的光芒。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有思想的人,能让生命长出双翅,高高飞翔。思想,使我们登泰山而小天下,胸怀博大而能领略天之辽阔、地之芳华。思想,是飞溅着浪花的瀑布,愿我们用心感悟自然、社会、人生,让自己的思想永远美丽。
【选文一】
会思想的芦苇
赵丽宏
最近回到我曾经“插队落户”的故乡,一下船,就看到了在江堤上迎风摇曳的芦苇。久违了,朋友!
芦苇,曾经被人认为是荒凉的象征。然而在我的心目中,这些随处可见的植物,却代表着美丽自由的生命,它们伴随我度过了艰辛的岁月。
在艰苦的“插队”生涯中,芦苇给我的抚慰旁人难以想象。我是一个迷恋自然的人,而芦苇,正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美妙礼物。在被人类精心耕作的田野中,几乎很少有野生的植物连片成块,只有芦苇例外。没有人播种栽培,它们自生自长,繁衍生息,哪里有泥土,有流水,它们就在哪里传播绿色,描绘生命的坚韧和多姿多彩。春天和夏天,它们像一群绿衣人,伫立在河畔江边,我喜欢看它们在风中摇动的姿态,喜欢听它们应和江涛的窸窣絮语。和农民一起挑着担子从它们中间走过时,青青的芦叶掸我衣,拂我脸,那是自然对人的亲近。最难忘的是它们开花的景象。酷暑过去,金秋来临,风一天凉似一天,这时,江边的芦苇纷纷开花了,那是一大片皎洁的银色,在风中,芦苇摇动着它们银色的脑袋,在江堤两边发出深沉的喧哗,远远看去,犹如起伏的浪涛,也像浮动的积雪。使我难忘的是夕照中的景象,在绚烂的晚霞里,银色的芦花变成了金红色的一片,仿佛随风蔓延的火苗,在大地和江海的交界地带熊熊燃烧。冬天,没有被收割的芦苇身枯叶焦,在风雪中显得颓败,使大地平添几分萧瑟之气。然而我知道,芦苇还活着,它们不会死,在冰封的土下,有冻不僵的芦根,有割不断的芦笋。只要春风一吹,它们就以粉红的嫩芽,以翠绿的新叶为人类报告春天的消息。冬天的尾巴还在大地上扫动,芦笋却倔强地顶破被严霜覆盖的土地,在凛冽寒风中骄傲地伸展开它们那柔嫩的肢体,宣告冬天的失败,也宣告生命又一次战胜自然强加于它们的严酷。我曾经在日记中写诗,诗中以芦苇自比。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棵会思想的芦苇。”这比喻使我感到亲切。以芦苇比人,喻示人的渺小和脆弱,其实,可以作为另义理解,人性中的忍耐和坚毅,恰恰如芦苇。在我的诗中,芦苇是有思想的,它们面对荒滩,面对流水,面对南来北往的候鸟,舒展开思想之翼,飞翔在自由的天空中。我当年在乡下所有的悲欢和憧憬,都通过芦苇倾吐了出来。
我曾经担心,随着崇明岛的发展和进步,岛上的芦苇会渐渐消失。然而我的担心大概是多余的,只要泥土和流水还在,只要滩涂上的芦根还在,谁也无法使这些绿色的生命绝迹。我的故乡,也将因为有芦苇的存在而显得生机勃发,永葆它的天生丽质。这次去崇明,我专门到堤岸上去看了芦苇。芦苇还和当年一样,在秋风中摇晃着银色的花朵。那天黄昏,我凝视着落霞渐渐映红那一大片芦花,它们在天地之间波浪起伏,像涌动的火光,重又点燃我青春的梦想……
(摘自《赵丽宏散文精选》,有删节)
[解 读]本文以芦苇象征人在困难中表现出来的韧性和坚强,赋予芦苇以人的思想和精神,抒发对自然中美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这种立意上独特的喻指性给人以强烈的情绪感染。文章中运用大量精彩细腻的描绘,让读者身临其境,真切地感受到芦苇的自然朴实之美、精神品格之美。
【选文二】
丝瓜有了思想
季羡林
今年春天,孩子们在房前空地上开辟出来了一个一丈见方的小花园。周围用竹竿扎了一个篱笆,又在竹篱下面随意种上了几棵扁豆和两棵丝瓜。
过了不久,丝瓜竟然长了出来,而且日益茁壮。丝瓜秧甚至爬出了篱笆,爬上了土墙。以后,每天看丝瓜,总比前一天向楼上爬了一大段,最后竟从一楼爬上了二楼,又从二楼爬上了三楼。丝瓜的秧不过像细绳一般粗,这样细的一根秧竟能在一夜之间输送这样多的水分和养料,供应前方,使得上面的叶子长得又肥又绿,给土墙增添了无限活力与生机。
又过了几天,丝瓜开出了黄花。再过几天,有的黄花就变成了小小的绿色的瓜。瓜越长越长,越长越大,重量当然也越来越增加。最初长出的那一个小瓜竟把瓜秧坠下来了一点,直挺挺地悬垂在空中,随风摇摆。我真是替它担心,生怕瓜秧经不住这一份重量,瓜会整个地从楼上坠了下来落到地上。
然而不久就证明了,我这种担心是多余的。最初长出来的瓜不再长大,仿佛得到命令停止了生长。在上面,在三楼的窗台上,却长出来了两个瓜,这两个瓜后来居上,发疯似地猛长,不久就长成了小孩胳膊一般粗了。这两个瓜加起来恐怕有五六斤重,那一根细秧怎么能承担得住呢?我又担心起来。没过几天,事实又证明了我是杞人忧天。两个瓜不知从什么时候忽然弯了起来,把躯体放在那窗台上,从下面看上去,活像两个粗大弯曲的绿色牛角。
不知道从哪一天起,我忽然又发现,在两个大瓜的下面,在二三楼之间,在一根细秧的顶端,又长出来一个瓜,垂直地悬在那里。我又犯了担心病:这个瓜上面够不到窗台,下面也是空空的;总有一天,它越长越大,会把上面的两个大瓜也坠下来,一起坠到地上,同它的根部聚合在一起。
然而今天早晨,我却看到了奇迹。同往日一样,我习惯地抬头看瓜:下面最小的那一个早已停止生长,孤零零地悬在空中,似乎一点分量都没有;上面窗台上那两个大的,似乎长得更大了,威武雄壮地压在窗台上;中间的那一个却不见了。我看看地上,没有看到掉下来的瓜。等我倒退几步抬头再看时,却看到那一个我认为失踪了的瓜,平着身子躺在抗震加固时筑上的紧靠楼墙凸出的一个台子上。这样一个原来垂直悬在空中的瓜怎么忽然平身躺在那里了呢?
我百思不得其解,徘徊在丝瓜下面,像达摩老祖一样,面壁参禅。我仿佛觉得这棵丝瓜有了思想,它能考虑问题,而且还有行动:它能让无法承担重量的瓜停止生长;它能给处在有利地形的大瓜找到承担重量的地方,给这样的瓜特殊待遇,让它们疯狂地长;它能让悬垂的瓜平身躺下。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无论如何也无法解释我上面谈到的现象。但是,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又实在令人难以置信。丝瓜用什么来思考呢?丝瓜靠什么来指导自己的行动呢?我站在丝瓜下面,陷入梦幻。而丝瓜则似乎心中有数,无言静观,它怡然泰然悠然坦然,仿佛含笑面对秋阳。
(摘自《季羡林散文精品集》,有删节)
[解 读]全文围绕丝瓜的生长过程展开。丝瓜秧快速生长,开花结果,最令人费解的是,几个丝瓜,在我的不必要的担心中,却有如神助,各得其所。若丝瓜没有思想,靠什么指导自己的行动呢?文章语言朴实自然,如叙家常,又不乏曲折有致,如三次担心,三次事实证明,引人卒读。
【选文三】
镜 子
陈一水
张三制镜手艺祖传三代了,技艺精湛,名扬四海,渐渐独霸了镜子市场,以至有了镜子张的光荣称号,还专设了镜子展销大厅,招来四面八方的顾客。
镜子张的独子张四,年方20,高中毕业。镜子张觉得儿子文化水准够了,便不再叫他升学深造,把他收进制镜作坊,学习制镜手艺。或许由于家传之故,张四对制镜情有独钟,技艺进步很快。不久,他技艺纯熟独立操作了。张四制作了许多镜子,镜片平匀敦厚,底泊细腻不怕湿蚀。镜片的装饰很艺术,具有民族风格。平心而论,张四制作的镜子是超出张三之上的。张四的镜子和父亲的制品同时摆进了展销大厅。
这里是一个镜子的天地,大大小小的镜子琳琅满目,映出了整个世界,煞是好看。张四觉得自己的镜子和父亲的一样辉煌了,便沾沾自喜起来。不料,张四很快发现,父亲的镜子极受欢迎,销售甚多,而自己制作的镜子却无人问津。他便问爹,我制的镜子不比你的差啊!镜子张说,总有些不同吧。张四便蹲在两种镜子前细细端详着,反复对比着。结果发现父亲的镜子远不如自己制作得精细工整,父亲的镜面竟有些故意的弯度和凸凹,不是行家是看不出的。他疑惑地对爹说,你这种镜子映得会失真,不是制镜工艺的大忌吗!
镜子张微微一笑,说,对制镜工艺你只知其表,不知其里。要做一名制镜大师,功夫还在镜片以外。张四更不明白了。镜子张说,这几年的书算白念了,你耐心看看顾客是怎么挑选镜子的吧。
一个瘦瘦的中年妇女走过一面面镜子,终于在一面穿衣镜前停步了,里边映出一个丰满的女人。她高兴地说,这镜子我要了。张四一愣,这是一面镜面中心稍凸的镜子啊。
一个矮小伙站在一面长条镜前反复端详,看着镜中高高身架的自己,他欢喜地掏出了钱。这面镜子两头有些斜弯。
一个身材平实的少女在挑选镜子。她选中了稍S弯度的镜片,因为里边映出了胸高臀突的性感线条。她笑着要服务员包扎这面镜子。
张四说,这些人都有病不是?
镜子张说,这不奇怪,谁不愿意自己的形象美啊。但世上无完美之人,总有缺陷要被镜子映照出来。他们希望的不是去美容改变缺陷,而是想叫镜子映出一个完美的形象,这才给了我镜子张一个好机会。
张四说,可是,镜子就是要如实反映人的真像啊!
镜子张说,儿子,要做受人欢迎的镜子,就不能在意镜子本身的功能了,只要使照镜人满意就足足可以。不懂这个道理,才是制镜人的大忌呢。
张四恍然大悟,才明白了父亲说的“手艺在镜里,功夫在镜外”的真谛,怪不得父亲的事业这么发达,老人家不只是一名出色的制镜工匠啊。张四忽然又惋惜,这样下去,真正的镜子不就失传了么!
(选自《小小说》,有删节)
[解 读]文中选镜子的细节描写,形象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现实:人们爱慕虚荣、自欺欺人的现象比比皆是。文中运用对比,展开故事情节,父与子制镜技艺的对比,销售情况的对比,于反差中凸现主题,构思巧妙。人物形象特点鲜明突出,故事的叙述从容不迫。字里行间透着深沉的幽默与讽刺,促人反思。
[作者单位:山东省莱阳市柏林庄中心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