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个乖孩子的毁灭

2016-09-28田祥玉

中外文摘 2016年17期
关键词:王飞室友儿子

□ 田祥玉

两个乖孩子的毁灭

□ 田祥玉

唱歌引发的惨案

芦海强至今仍然无法接受弟弟的死讯,出事前一天晚上,芦海清给哥哥打电话,让他送一些沙瓶画去学校,他可以帮忙卖。但芦海强当时很忙,就说过几天再去学校。弟弟让芦海强给他转500元生活费,“我把他骂了一顿,因为前些天我刚给他打完钱。当时我刚交了房租,最后只给他打了300元。”芦海强说,要完生活费后,弟弟跟他说“今天心情不太好”,但很快又说“没什么大事”,芦海强便没再追问。

他做梦都没想到,这是他和弟弟最后一次通话。3月28日凌晨1点多,正准备睡觉的芦海强接到川师大老师的电话,说他弟弟出事了。赶到学校的芦海强,看到了弟弟的遗体,头和身体完全分离、身上有几十处伤。去了弟弟的宿舍,他的电脑还开着,旁边的饭盒里,装着几块没吃完的饼干。

芦海清的室友向芦海强还原了大致的事发经过:

事发前一天,即3月26日晚上8时许,芦海清跟着电脑里播放的歌曲哼唱起来。正在看书的滕刚大声质问:“唱什么唱,你唱得很好听吗?”芦海清说:“我唱两句怎么了?”

他话音刚落,滕刚起身,先是用手中的书打了芦海清的脸,接着又给了他一巴掌。芦海清不甘示弱,拿起床上的皮带就朝滕刚的脸挥过去。室友赶紧将两人拉开,这场持续了一分多钟的战争,给滕刚的脸留下来一条血印,芦海清的T恤则被撕得稀巴烂。

过了一会儿,滕刚邀请芦海清去离寝室不远处的学习室谈话。第二天,有室友好奇两人的谈话内容,芦海清说:滕刚说他曾患有抑郁症,让自己“尽量不要惹他”。芦海清觉得他在开玩笑,说了一句“谢谢你今天饶我一命啊”。在他和室友看来,两人用男人的方式解决了一点小矛盾,以后该干吗干吗。

第二天早上起床后,滕刚发现芦海清把打架撕的破T恤放在自己垃圾桶里,他骂了一句脏话,然后就外出了,直到晚上10点多才回寝室。从室友口中得知芦海清在自习室后,滕刚随即离开。晚上11点10分,滕刚回到寝室,让室友打电话报警。一个多小时后,警察突然驾到,室友这才得知,滕刚把芦海清给杀了。

案发后,两人的老师和同学都非常震惊,没有人相信沉默不语的滕刚会犯下命案,也没有人相信活泼开朗的芦海清会被人杀害。

截然不同的两个孩子和他们共同的梦

芦海清和滕刚都出生于1995年,两人都来自甘肃省白银市。两个人的成长经历却天差地别。

芦海清一岁半时,在煤矿工作的父亲遭遇瓦斯泄漏事故而死亡,两岁生日刚过不久,他的妈妈改嫁异乡,从那以后再也没有出现。芦海清的大伯,也是芦海强的父亲把他接回家抚养。从那时起,芦海清叫大伯、大娘为“爸爸”“妈妈”,大伯家的哥哥芦海强比他大6岁,姐姐芦海英比他大3岁。

芦海强说,弟弟从小就很活跃,比同龄孩子更开朗活泼。芦海清一直很懂事,在学校也很活跃,学习成绩中等,但歌唱得特别好,尤其是能把张信哲的歌唱得以假乱真。2009年,16岁的芦海清考上了景泰五中的艺术特长班。很快,他就在班上脱颖而出。

离芦海清家90多公里的古浪县,滕刚在初中毕业后,也在父母的建议下,决定将来考美术院校。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滕刚个性腼腆,不爱说话,但还算是个“乖娃娃”。“我们去他家里后,滕刚躲在房间不出来。他妈就会冲他发脾气,说他太不懂事了。再后来,我们就不去他家里了。”一位滕刚的小学同学说。

孩子们觉得“可怕”的另一个原因,很可能是当时滕刚有抑郁倾向,总是念叨“烦死了”“想死”。熟悉滕刚家的人说,这孩子的抑郁症应该不轻,因为他曾两次割腕自杀。

“我们不愿儿子将来背上精神病的标签。”案发后,当芦海强问滕刚的妈妈为何在滕刚上大学时,不告诉学校他有抑郁症的事情时,她这样回答。

那些看起来很乖的孩子……

2013年9月,滕刚回到学校,重新读高一,但他提出不想考美术院校了。那考什么专业?滕刚的成绩一般,一家人经过商量后,决定让自认为“歌还唱得不错”的滕刚去学音乐。之后两年,一直学美术的滕刚在母亲的安排下,奔波于音乐类培训班和学校之间。

让父母惊喜的是:滕刚学习特别认真,每次考试成绩都会进步一点,课余时,他就去琴房练琴,经常熬夜上自习。周末回到家,他也在家里复习。高三下学期,滕刚去了兰州一家艺术培训学校,加强音乐类专业课程的学习。

滕刚父母几乎每周都去兰州看他,最多的时候一周来三四天。滕刚的培训班上有个叫王飞的孩子,他特别开朗、成绩也很优异,滕刚妈妈每次陪儿子吃饭时,都会让他叫上王飞。在王飞眼中,滕刚性格内向、学习特别刻苦。“我们没谈过心,因为他不爱说话。”王飞说,滕刚耳机不离身,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模样。对于父母的热心造访,他似乎很排斥。

滕刚上艺校一个多月后,芦海清也来到了这里。但两人在艺校没有任何交集。2015年6月,滕刚和芦海清同时参加高考,并以甘肃省艺术类考生并列第91名的分数,被四川师范大学舞蹈学院声乐系录取。两人分到了不同的班,住进了同一个宿舍。

高中才开始接触音乐的滕刚,能考上这所学校是个奇迹。但芦海清的梦想,却是海南师范大学。在成都的哥哥芦海强坚持让他来这里,“兄弟俩都在成都,彼此有个照应。”大学毕业后就在成都从事沙画艺术表演的芦海强说,如果能预料到后来的事情,他死也不会让弟弟来成都。

两个“乖孩子”的争斗与毁灭

滕刚和芦海清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人,一个内向偏执,一个开朗张扬,完全是两路人。室友知道滕刚的个性,尽量敬而远之。芦海清却不,他喜欢“惹”滕刚,见他每天都去自习室,就好心劝他“上大学还死读书没用的,得多参加社会实践”。他还老撺掇滕刚去找女朋友,说这样才不会孤单。但滕刚一点都不领情,相反还说芦海清嘲笑他。

寝室里有人放音乐,滕刚会大声喝止:“关掉!”室友翻身动静大了点,他会警告:“给我小心点!”每当这时,其他人都选择不做声,芦海清却会回击一两句。

“芦海清特别享受大学生活,一直努力从各方面完善自己。有人曾说他‘我发现你还挺自卑的’,他马上去学校的心理教室咨询。”女友吴雨说,他的性格弱点就是太大大咧咧,从不记仇。

而滕刚的大学生活和高中几乎没区别。和他比较要好的一位大学女同学说,其实滕刚一直没放弃自杀的念头。他也说自己其实不适合学音乐,他不知道自己的出路在哪里。出事前一天,这位女同学还说服滕刚放弃自杀念头,她哪里会想到:没有自杀的滕刚,却选择了去杀人。

被警方拘留后的滕刚,一直拒绝见父母,他对律师说死都不想见父母了,至于原因,他只说了3个字:“不知道。”而在儿子被拘留后,滕母给他寄去了十几本心理学方面的书。她不能接受儿子杀死别人的残酷事实,但也后知后觉地知道:儿子有很大的心理问题,不然,那么胆小内向的他不会去杀人。

而王飞说,滕刚的妈妈一点都不了解他,根本不知道表面乖巧的儿子心里,住着一个恶魔。滕刚在现实中内向寡言,在网络上却异常“活跃”。他多次在微博上对游戏对手破口大骂并@对方,还在QQ空间贴出一个女孩的照片,配上了“我TM一定要把这女的杀了”的文字。与此同时,他的微博标签却写着“不怕死”3个字。他如此矛盾、纠结,最终,把在网上多次扬言“要杀死谁”的宣言变成了现实。

芦海清很少上网,他大多时候都用微信,但也基本上是通过微信和哥哥、女友、同学联络。他的2016年新年计划中,有一条是“多交一些积极向上、善良乐观的朋友,赋予我正能量”。2016年刚过去三分之一,他就被一个负能量满满的室友夺去了生命。

2016年4月24日,芦海强在接受采访时说:弟弟死后,父母都埋怨他,当初非要让海清来成都上学,平时却又不去学校看他。深感愧疚的芦海强说,现在他只希望警方早日定案,如果抑郁症或精神病成为滕刚的“免死金牌”,他会不惜一切代价继续申诉。“我们不要任何补偿,只要以命抵命!”芦海强说。

一直没有向死者家属道歉的滕刚母亲则说:儿子也是受害者,他们家也彻底毁了。而在被问到为何儿子两次自杀都没能引起她足够的重视,明明儿子不适合学音乐还要让他学,为何当初没有把儿子自杀的经历告知学校时,她选择了沉默……

(除了芦海强、芦海清,其他人物皆为化名)

(摘自《现代女报》)

猜你喜欢

王飞室友儿子
猪一样的室友
还有梦
打儿子
市场观察(1)
市场观察(2)
A Similarity Transformation and the Decay Mode Solutions for Three-Dimensional Cylindrical Kadomtsev-Petviashvili Equation
市场观察(1)
谁的儿子笨
你养的好儿子
考前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