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傅家谟:孜孜不倦,不忘初心

2016-09-27张娟

科学启蒙 2016年8期
关键词:石油资源中国科学院有机

张娟

“人类居住的地球到底有哪些需要破解的难题?地球上又有哪些资源值得人类去关注和开发呢?”这些问题时常困扰着已故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时也是《科学启蒙》杂志编委会委员的傅家谟先生,他曾被誉为“中国石油地球化学学科的奠基人”。

勤奋的小少年

1933年,傅家谟出生在上海。因为当时社会动荡不安,傅家谟和妹妹只能跟着父母到处搬迁。

“妈妈,这次我要换一所新的寄宿学校了吗?”傅家谟仰起头问妈妈。

“是啊,你父亲得了胃病,恐怕得开刀,所以你要住校。”妈妈叹了一口气。

傅家谟很懂事地点了点头。

几天后,傅家谟来到上海一所夜校,这所学校每晚7点多上课,深夜12点才放学。为了让父母放心,傅家谟很快让自己调整好心态并主动和周围的同学、老师打成了一片。幸运的是,在这所学校里,傅家谟遇见了许多同样家境贫寒的同学。在他的建议下,大家组成了一个学习互助和监督小组,一起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而刻苦读书。

投身有机地球化学研究

1957年,傅家谟考入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攻读硕士学位,并立下了投身于有机地球化学研究的志愿。

1966年,因为国家急需石油资源,石油部、地质部、中国科学院联合下达了西南石油大会战的任务,傅家谟也参与到了这项艰巨的研究项目中。

“要想精准地勘探到宝贵的石油资源,我们最需要的是建立一个有机地球化学实验室。”虽然傅家谟知道建立一所大规模的实验室并不容易,但他还是勇敢地提出了尝试方案。

于是,在傅家谟的倡导和带领下,整个科研团队经过三年的努力,终于在1969年建成了中国第一个对国内外同时实行开放的有机地球化学实验室。几年后,通过反复实验和研究,傅家谟和他的团队建立了10项有机地球化学新方法、新指标,并提出了“我国南方找气为主,找油为辅”的勘探方针。

心系环保事业

近几年,随着我国各大城市的雾霾状况日益严重,人们也开始密切关注造成环境污染的最大元凶“PM2.5”。

其实,早在十年前,已经步入晚年的傅家谟就开始致力于研究如何更好地保护环境。对于“PM2.5”, 傅家谟也在反复的研究和例证中提出了最好的解释:“小于10微米的颗粒可堵住毛孔,小于2.5微米的颗粒可以进入人体内脏器官。有些人以为天蓝就是空气质量好,其实,天蓝只说明肉眼可见的悬浮颗粒中粗颗粒少,能见度高。”

当找到了环境中的污染源之后,傅家谟将自己大量的时间倾注到了污染物检测方法、迁移转化规律、与健康危害以及控制技术等多方面科研问题的研究中。经过数年的坚持,他的研究成果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奖的肯定,并为我国的环保事业和积极履行《斯德哥尔摩公约》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猜你喜欢

石油资源中国科学院有机
《中国科学院院刊》新媒体
有机旱作,倚“特”而立 向“高”而行
中国科学院院士
——李振声
石油资源开发的水土保持补偿对策研究
祝贺戴永久编委当选中国科学院院
九十九分就是不及格——有机农业,“机”在何处?
《中国科学院院刊》创刊30周年
如何养一条有机鱼
中国在安哥拉投资开发石油资源的现状及发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