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憔悴支离为忆君

2016-09-26李子阳李娜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20期
关键词:李治武则天

李子阳++李娜

【摘要】武则天,堪称为中国历史中的传奇女子,她包揽了太多的唯一,唯一一位女皇帝,唯一一个能与皇帝合葬的女人,死后在乾陵立了唯一的无字碑。许多人认为武则天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梦想,不得不依靠唐高宗这个平台,而在后宫这个残酷的地方胜出,虽是红颜如花,却也被认为暗藏凶险。在无数杰出的古代女性当中,武则天留下的更多是政治成就,权利与背叛淹没了武则天与李治的爱情。然而,在男尊女卑的当时,权利与竞争的背后,武则天与李治也经历着“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的被历史掩盖的爱情。

【关键词】武则天 李治 历史社会潮流 文化趋势

【中图分类号】K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0-0052-01

贞观十一年(637年)十一月,十四岁的武则天入宫为五品才人,被唐太宗李世民赐号“妩媚”,即为后世的武媚娘。关于武则天与李世民,史书的记载也很稀少, 大概只有《资治通鉴》中“为君驯马”一事有据可考,也显现不出两人之间有多少情深意重,并且此后武则天也并未得到多少宠爱。贞观十二年,也就是公元646年,唐太宗攻打高丽,途中患病,到长安仍未痊愈,其后一直到贞观二十三年驾崩,都缠绵于病榻,于是让当时还是太子的李治处理政务,也就是在这段期间,李治和武则天相识相知,并发展感情,藕断丝连。《唐要会》这样记载“时,上在东宫,因入侍,悦之。”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驾崩,武则天被送到感业寺出家。在感业寺的几年,可以说是武则天最失意的日子,但祸兮福之所倚,看似痛苦暗无天日生活里也充满了转机。永徽元年(650年)五月,唐高宗在太宗周年忌日入感业寺进香之时,又与武则天相遇,两人相认并互诉离别后的思念之情。《唐要会》记载:“上因忌日行香见之,武氏泣,上亦潸然。”

有人说武则天在感业寺的两年里并没有安心念佛,而是处心积虑想回到宫里,所以才抓住了太宗忌日那天,李治进香的机会,用自己的美貌和一些小伎俩让高宗神魂颠倒,《如意娘》这首情诗便成为了契机,也被拿来当作武则天耍心机的证据。在当时的男权社会里,武则天的形象被丑化了很多。但年轻的武则天并没有预见今后的局面,她和李治最初的爱情,或许仅仅是杏花天影里的一见倾心,又或是夏末星夜里交谈时的精神相知,年轻貌美年华里的形影相伴。许多爱情的起点,都是彼此心眼相对的一瞬,而对于《如意娘》,我更愿相信是武则天愿与李治细水长流的见证:

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

不信比来常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短短四句,尽言相思之苦。相思过度恍惚迷离中误把红色看成绿色,容颜憔悴只因心系高宗,石榴裙上都沾满了昔日相思之泪。历代评论家批判这首诗为“求救诗”,把武则天与李治的爱情看作是为了权利的步步为营,实在有失偏颇。

当年重入宫门的她,一定从未想过,今后的人生会是怎样的辉煌。银衣素群,待长发三千为君留,会经历怎样刻骨铭心的宫斗。也许是后宫这个残酷聚集之地使她对高宗的爱变得日益畸形,才使得她在与潇淑妃的竞争中占得上风,而银衣素裙的潇淑妃,只能寂寂坐于冷宫之中。但人们对历史的评价是否过于注重结果?一个重新回宫的女子,在经历了先帝驾崩以及对爱人思念却不得见的痛苦过后,武则天还会是当年初入宫廷的纯真少女吗?何况武则天性坚韧,蕙质兰心,并不同于因外貌或者家室入宫的平平女子,在经历过这些之后,必定会历练出后宫形势中所需要的狠辣。但这并不代表,她和李治之间的爱情是功利的。

据《唐律疏议》称,李治和武则天的行为无论在过去还是当今的中国,都可以称之为——乱伦。这种行为被列入“十恶”之中。一旦东窗事发,李治可能会遭受幽囚,武则天则可能被诛九族。一个肩负着半壁江山的皇帝和一个公认为绝顶聪明的女皇帝会冒着如此之大的风险在一起,我想并非是由于一时的刺激和利益,而是因为两人之间逐渐深厚起来并且难以割舍的爱情。

李治对武则天的感情也并非只因一时兴起而迷恋她的容颜,更因武则天有着强烈的政治敏感,能够理解他的操劳并且为他解忧。655年他立武则天为皇后,诏书称“(先皇)圣情鉴悉,每垂赏叹,遂以武氏赐朕,事同政君。可立为皇后。”可见,李治为了让武则天皇后的名分顺理成章下足了功夫。李治执政期间,风眩病症渐渐严重,常常头痛难耐,眼睛看不见东西。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多的政务工作便由武则天承担,她也从一个“垂帘听政”的角色逐渐获得了越来越大的权力。尽管如此,除了一次奉劝皇帝不要御驾亲征以外,她从未真正干预过军事。683年,李治决定让儿子继承皇位,遗诏中称“军国大事有不能决断者,请天后处理决断。”因此,武则天称帝,并非全是她的野心,更多的是时政的需要,还有与先帝生前的相互配合,是她与李治的爱情造就了她的杰出和辉煌。

古往今来,历代君王的之子众多,且历经后宫勾心斗角和权利的角逐,剩下的子嗣基本不会出于同一位母亲。而在皇帝中,李治的子嗣数量并不算多,八儿四女,其中后面的四子二女均为武则天所生。自从武则天开始生育,皇帝并开始不能够平分秋色,雨露均沾。而武则天在生下最小的太平公主时,已46岁。一个大权在握、拥有众多后宫佳丽的皇帝,几十年来只把繁衍子嗣的希望寄托在武则天一人身上,可见其用情之专。

历史中对权力和背叛的看重,往往淹没了美好的东西。武则天或许是个狠心的人,为了夺权不惜牺牲自己的女儿,但在梦醒时一轮月光凄然照亮冰冷的现实之时,也会黯然神伤,独自承受着丧女之痛。在高宗后期武则天掌握大权时,她与李治出现了嫌隙,但她也不过是一个女子,可以忍受孤单,可以承受时政的压力,却不能忍受自己相信了一辈子的爱情变得支离破碎,所以顶着李治一心想废后的心痛,始终没有对李治下手。她愿意留给历史的,永远是夫妻相敬如宾,不忍心让任何利益的污点玷污他们之间的爱情。正如史料记载,李治晚年因病痛眼睛失明,遍请名医终于将其治好。而武则天,用女性柔弱的身躯亲自背着几十斤重的绸缎给医生,安然说道,我没有什么可以感谢你,只能亲自背着这些东西给你。那些绸缎,把历史中两位君王的爱情照耀得熠熠生辉,不染纤尘。

猜你喜欢

李治武则天
“离猫为你守四方”——《大云经神皇授记义疏》中的武则天
MYTH AND MECHAS
武则天的遗嘱
面具
幽默字条救名医
毛泽东的纸条让他躲过一劫
毛泽东的纸条让他躲过一劫
武则天陵墓前“无字碑”解读
武则天与文化中国
雕塑《武则天》的一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