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下医院+免费开放 春雨医生在下什么棋?
2016-09-26蚂蚁虫
蚂蚁虫
近日,春雨医生的“普安春雨云医院”首次揭开面纱,这也是春雨医生在国内的第一家线下医院。在此前不久,春雨医生还宣布未来所有有在线问诊需求的服务商,都将免费接入春雨医生的在线问诊服务。而问题是,这样略显“矛盾”的做法是为了什么?
开线下医院为落地,免费开放为导流
春雨医生拥有数十万的注册医生和数千万的注册用户,可以说是连接医患双方的重要桥梁。但由于国家政策和行业门槛等方面的原因,春雨医生每年近亿次的咨询量,想要变现并不容易,这也是当下互联网医疗面临的共同难点。
如果没有线下医院作为支撑点,互联网医疗落地将非常困难。只从事健康咨询,就无法提供实质意义的诊疗服务,难以建立起自己的商业模式。春雨医生之前也推出过自己的诊所计划,采取“轻资产”模式挂靠线下医院,即通过合作的形式开展线下医院。虽然对外打出春雨诊所的牌子,但更像是医院的VIP诊区,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诊所。春雨“私人医生”把平台的健康服务与合作医院的线下诊疗无缝连接起来,通过收取服务费的方式为用户提供从咨询到诊疗的一条龙VIP服务,同时为挂靠医院带来了患者资源和收入。
而这次普安春雨云医院的成立,则是春雨医生想借线下诊所突破政策困境,直接把平台用户导流到自己的医院,形成从咨询到诊疗的闭环,从而确立自己的商业模式。
现在回过头来看春雨医生的免费开放策略,就容易明白这样做的真实意图。表面看是为给在线问诊需求的服务商提供了增值服务,实际上是想通过这些硬件厂商、APP、网站和微信公号争取到优质的广告位,成为自己不用花钱的导流平台。当然目前就整体而言,双方还是互助共赢的态势,但从长久来说,这是春雨医生的一步好棋。
优势和困难并存,互联网医疗发展不易
与春雨医生一样看中互联网医疗,开设线下医院落地的移动医疗公司也不少。比如丁香园,它的做法有所不同,一开始走的就是自建医院的路子,相对是偏重资产模式。应该说,互联网医疗落地带动医疗业务发展的构想非常好,但真正想实现并不容易。
互联网医疗有着显而易见的一些优势。第一,互联网突破地域和物理空间的限制,让更多偏远或不便出行的患者能够方便地享受到医疗服务。第二,可实现24小时咨询服务,患者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专业医生的帮助,便于控制病情。第三,有利于优化医疗资源的配置,提高利用率,缓解我国医疗资源不均衡的矛盾。
但是,互联网医疗现阶段面临的困难也同样不容忽视。首先,国家关于互联网医疗的政策尚未明确,如互联网医院电子处方的认可和医疗数据的监管等,这一切还有待于试点后的政策推动。其次,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互联网医院很难吸引优秀医生,服务质量不易提高。再次,互联网医疗硬件尚处于起步阶段,很多疾病必须到线下医院就诊,使得互联网医疗的诊治范围比较有限。最后,互联网医疗是个新鲜事物,其医疗安全问题尚未得到验证,加上之前网络医疗广告的不良影响,民众接受还需要较长的时间过程。
互联网医疗,向左走向右走?
近日有媒体报道了寻医问药网和就医160网两家老牌互联网医疗公司深陷裁员门的消息,互联网医疗行业的困境再次成为焦点。之前818医药网和51健康网等27家小有名气的移动医疗公司已宣告“阵亡”。其实从春雨医生求变的一系列措施中,也不难看出互联网医疗公司们其实过得并不好。而互联网医疗终究是要落地为患者服务,春雨们的开线下医院策略在方向上没有问题,但每家的具体做法则各有不同。从目前的市场状况来看,从下面几个方向着手相对而言可能更有效率:
首先,农村包围城市不如从城市辐射农村。目前互联网医院多集中在西部欠发达地区,因为那里医疗资源贫乏,相关部门希望通过互联网医院能实现资源优化。但这并不符合市场规律,相反互联网医疗应该从大中城市做起,时机成熟后逐步推广到全国。
其次,从小病和慢性病入手。不要忽略了普通用户的日常看病需求,人们日常求诊的多是头痛脑热等小病和一些慢性病。互联网医疗发展之初最需要的是规模效应,让人们在网上挂号,足不出户看小病,就足以支撑起互联网医院的业务。相比重大疾病,小病和慢性病的风险可控、复诊率高、维护成本低,而且诊疗时间短,比较适合多处执业医生的时间碎片化特点。
最后,尽可能自建线下医院。“普安春雨云医院”是春雨医生联合贵州省普安县县政府和普安县人民医院共同建立,这个模式与试点的互联网医院类似,如“乌镇互联网医院”就是微医与当地政府和医院合作的产物。线下医院的好处是资产较轻和可以利用当地资源,但缺点是运营上受到合作方和地方政府的制约。如果能力允许的话,笔者觉得互联网医疗公司还是尽量自建线下医院比较好,哪怕投资周期长一点。只有充分发挥自主经营的优势,互联网医疗才能打破现有医疗体系的垄断,真正得到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