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情治情
2016-09-26胡维勤
胡维勤
中医治病善用“以形治形”的方法治疗疾病,比如用蜣螂虫治疗便秘,蜣螂虫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屎壳郎。与这个情况类似,在中医看来,治疗情绪方面的问题,比起药物或食疗,以情绪来克制情绪,达到保持心态的平衡的目的,才是最好的心态平衡方法。
其实,《黄帝内经》中就已经总结出了一套精妙绝伦又行之有效的“情志生克法”,作为治疗人们心理问题的方法来使用。这套方法简单总结来说,就是“恐胜喜,喜胜悲,悲胜怒,怒胜思,思胜恐”。
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能够适度运用“情志生克法”来调节自己的情绪,就能够很好地平衡自己的心态,为身体健康添砖加瓦。
“喜胜悲”,《黄帝内经》说“忧则气结,喜则百脉舒和”,当一个人沉浸在悲伤情绪中时,如果能用使他高兴的事情调动起他欢乐的情绪,他的心情就能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不会影响身体健康。我曾经给一个心肺功能很差的小姑娘看过病,最后发现她最初患病的原因是失恋后心情总是处在悲伤情绪中,悲伤肺,最后引发了心肺功能方面的疾病。我在给她看病的同时,经常开导她,并且建议她去看看相声之类能让人开心、欢笑的文艺演出,最终,她的身体和心情都得到了恢复。有时候我会想,林黛玉如果能经常听听相声,而不是整天写那些“眼空蓄泪泪空垂”之类的诗,也许就不至于年纪轻轻就因为“肺痨”去世。
“悲胜怒”,中医认为肝五志为怒,五行属木;肺五志为悲,五行属金;金能克木,所以用“悲”治疗各种由“怒”引起的疾病。在一个人大怒的时候,告诉他一个坏消息,让他突然悲伤,可减轻他的怒火。
“恐胜喜”,根据中医的五行生克的理论,肾五志为恐,五行属水;心五志为喜,五行属火;水克火,所以用“恐”可以克制过度的“喜”。这种治疗最有名的病例,恐怕就是范进了。《儒林外史》中的范进,一辈子都在科考,考得穷困潦倒,在家乡没人瞧得起他。尤其是他的岳父胡屠户,对他非打即骂,范进非常害怕他。晚年的时候,范进终于中了举人,但他“大喜伤心”,知道中举后突然就疯了。乡里的人都不知该如何是好,最后有人想到了以恐胜喜的法子,出主意说找他平时最怕的人来吓他一下,也许能好。大伙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念头找来了胡屠户,胡屠户赶来后一个大巴掌打过来,狠狠骂道:“该死的畜生,你中了什么?那报录的话是哄骗你的!”结果,范进经这一吓,居然真的好了!
“怒胜思”,中医认为人的很多情绪波动都与“思”有关,思是人类情感产生的中心,与人的“后天之本”——脾有对应关系。脾在中医理论中,五行属土;前面提到过怒为肝志,肝五行属木;木能克土,所以用肝之志“怒”可以治疗各种由脾之志“思”引起的疾病,说得明白些,就是用激怒的方法可以治疗因思虑过多引发的各种身体不适。《华佗传》里就记载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郡守思虑过度,造成体内有许多淤血。华佗收受了这郡守很多礼品,却不给他治病,还写信骂他不仁不义。结果“花钱买骂”的郡守大怒,连着吐了好几口血,自此病居然就慢慢好了。病好后他才明白,其实华佗那封骂他的信,就是在给他治病。
“思胜恐”,顾名思义,就是思虑可以战胜恐惧。中医学认为,肾在志为恐。过恐易伤肾,可致肾气耗损,精气下陷,升降失调,出现大小便失禁、滑泄等严重疾病。《黄帝内经》中关于“思”和“恐”关系的记载是“恐伤肾,思胜恐”,后世名医王冰给这句话的解释是:“深思远虑,则见事源,故胜恐也。”关于思虑战胜恐惧,还有这样一个故事:据说有家人,曾经不幸遭遇过半夜盗贼入室盗窃。从那之后,那家的女主人每次听到簌簌的响声,就会瑟瑟发抖,恐惧不已,甚至整夜失眠。她这个病看了很多医生都治不好,直到有个叫张子合的医生出现。这个医生采用了一种很奇特的治疗方法,他用木棍敲这个病人家的窗户。第一次敲,她害怕;反复地敲,十几次之后,她就不再恐惧了。
(摘自“百度阅读” 图/廖新生) 本栏编辑:九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