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买走欧洲?会降温的
2016-09-26
香港《南华早报》9月25日文章,原题:从足球俱乐部到机器人公司再到私营银行……中国要买光欧洲? 从足球俱乐部到机器人公司,从种子到私营银行,中国企业收购欧洲资产的胃口似乎难以满足。
欧洲企业界对此不知如何是好。一方面,中国抢购欧洲资产意味着会有好买卖;另一方面,人们越来越担心中国拿走欧洲最好的资产。去年,北京公布“中国制造2025”倡议后,欧洲的这种复杂情绪有增无减。“中国制造2025”是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目的是10年内使中国跻身世界顶尖制造业强国行列。
中国欧盟商会曾组织驻华企业负责人参加圆桌会议,讨论这项“中国工业革命”。商会主席伍德克说:“看起来,中国有一份长长的购物单。”他表示,这可能加剧对“红色中国是否会买走欧洲”的担忧。
今年5月,中国美的集团宣布收购德国机器人巨头库卡集团的计划,成为中国对欧盟的最大投资交易之一。这也加剧了欧盟内部的讨论。中国欧盟商会本月发布的年度报告称,今年迄今,中国企业在欧洲已有110宗完成或待定的投资,是“非常密集的一年”。
经历主权债务危机之后,欧洲企业的资产在价格上更为吸引中国公司,特别是在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企业越来越有钱之后。中国公司欲实施投资多样化或走捷径攀升价值链,而欧洲企业资产就此成为中企的目标。
欧盟没有像外国在美投资委员会那样有权否决外国投资的机构。去年,该美国机构以安全为由否决了飞利浦出售旗下照明业务给包括中国企业在内买家的交易。而美的公司收购库卡的交易上个月获得了德国政府的批准。
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表示,欧洲的开放和中国的富余资金,以及中国国内目前不太有利的经济环境,促成了中国投资者与欧洲资产的佳配。章表示:“一旦中国经济形势好转,在国内创造更多的投资机遇,以及欧盟复苏致其公司价值升高,从而降低对中国人的吸引力,那时候,(购买欧洲资产)热可能会逐渐降温。”▲
(作者吴穷、蔡雪君,陈俊安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