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护理对不孕不育患者不良情绪改善效果评价

2016-09-25王凤芹山东省新泰市计划生育服务站女性科山东泰安271200

关键词:我院护理人员满意度

王凤芹(山东省新泰市计划生育服务站女性科,山东 泰安 271200)

心理护理对不孕不育患者不良情绪改善效果评价

王凤芹
(山东省新泰市计划生育服务站女性科,山东 泰安 271200)

目的 分析心理护理对不孕不育患者不良情绪的改善情况。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5月~2015年6月收治的不孕不育患者70例,依据患者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各35例。参照组接受基础护理,观察组接受心理护理,对两组不孕不育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护理后,观察组患者不良情绪的改善程度好于参照组,妊娠率同参照组进行对比,也明显较高,护理满意度较比参照组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不孕不育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效果显著,其不良情绪可以得到明显改善,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心理护理;不孕不育;不良情绪;效果分析

据有关资料统计,不孕不育的发生率逐年增加。对于该类患者而言,会出现较为严重的不良情绪,如:焦虑和抑郁等,这些不良情绪均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引起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调节异常,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的病情有着不利的影响。因此,对该类患者而言,在治疗期间需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从而缓解其不良情绪[1],增强他们的治疗信心,提高妊娠率。本次研究为寻求有效的护理对策,选择我院收治的不孕不育患者70例,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4年5月~2015年6月收治的不孕不育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且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结果证实。依据患者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各35例。观察组年龄22~43岁,平均年龄(31.2±4.2)岁,婚龄1~4年。其中23例患者为原发性不孕,12例患者为继发性不孕。参照组年龄22~42岁,平均年龄(32.4±4.5)岁,婚龄1~3年。其中25例患者为原发性不孕,10例患者为继发性不孕。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参照组患者入院后接受基础护理,配合护理人员并严格遵医嘱。观察组患者入院后采用心理护理,详情护理内容如下。

加强护患沟通: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充分掌握患者的基本信息,并为其进行简单的心理辅导。其后,主动与患者进行交谈,并为其提供舒适的就医氛围,从而获取患者的信赖。这样一来,患者可以将自己的实际情况向主治医师告知,必要时给予患者安慰和鼓励,从而减少其不必要的担心。

心理疏导:护理人员要对每位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充分了解,若患者的不良情绪较为严重,则给予患者针对性心理指导。同时给予患者安慰和鼓励,让其树立治疗疾病的信心。除此之外,护理人员可以为患者讲解我院治疗成功的案例,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家庭支持:护理人员要做好患者家属的心理辅导,同时告知家属家庭支持的必要性,其后,为患者讲解不良情绪对病情的不利影响。此外,患者家属需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和陪伴,从而为患者树立治疗信心[2-3]。

健康宣教:定期组织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并为其讲解不孕不育的诱发因素,加深患者对该疾病的进一步了解。并告知患者良好生活习惯的必要性,此外,夫妻的身体素质需提高,并进一步了解受孕的相关知识。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不孕不育患者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进行评价,均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进行统计[4],护理满意度采用我院自用的问卷对患者发放,结果包括:满意、一般满意和不满意。同时对患者护理后的妊娠情况进行统计。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两组不孕不育患者的情绪改善情况

两组不孕不育患者护理前,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的改善程度好于参照组;护理后,观察组焦虑情绪和抑郁情绪的改善程度好于参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不孕不育患者的情绪改善情况(x±s)

2.2两组不孕不育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孕不育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n(%)]

2.3两组不孕不育患者护理后的妊娠情况

护理后,观察组20例患者妊娠,妊娠率为57.1%;参照组15例患者妊娠,妊娠率为42.9%,(P<0.05)。

3 讨 论

不孕不育在临床中较为常见,其发生率逐年增加。对于该类患者而言,会承受一定的心理负担,加之家庭给予的压力会使患者的不良情绪加重。因此,对不孕不育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尤为重要。心理护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较为广泛,该护理模式不仅可以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同时为其树立治疗疾病的信心[5]。从本次数据结果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予以心理护理,参照组患者予以基础护理,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焦虑情绪和抑郁情绪的改善程度好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后的妊娠率同参照组进行对比明显较高,(P<0.05)。

综上所述,对不孕不育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效果显著,其不良情绪可以得到明显改善,妊娠率提高,从而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1] 吴春兰.心理护理对不孕不育患者不良情绪改善效果评价[J].心理医生,2015,21(9):99-100.

[2] 王爱军.心理护理对不孕不育患者不良情绪改善效果评价[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5(3):120-121.

[3] 肖慧芳.护理干预对不孕不育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1(12):139-141.

[4] 高 蕊,丁雪婧.浅谈不孕不育患者的心理特点与护理[J].西南军医,2013,15(1):99-100.

[5] 杨玉华,吴少芸.护理干预对不孕不育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J].中外健康文摘,2012(50):298-299.

本文编辑:苏日力嘎

R473.71

B

ISSN.2095-8803.2016.08.175.02

猜你喜欢

我院护理人员满意度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我院顺利迎来2016级新生
在医院编外护理人员中推行人事代理择优同工同酬的研究
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探析与应对措施
医院满意度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