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的临床对比研究

2016-09-25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河南郑州450052

关键词:肌瘤开腹出血量

周 艳(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河南 郑州 450052)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的临床对比研究

周 艳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河南 郑州 450052)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0年8月~2012年7月行腹腔镜剔除术的子宫肌瘤患者48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在我院行传统开腹手术取瘤患者48例为对照组。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如手术操作时间、住院天数、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恢复中的并发症例数,并对比。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排气时间及并发症例数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腹腔镜下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具有确切疗效,可缩短治疗时间,出血量减少,术后恢复较快,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子宫肌瘤;腹腔镜;开腹手术

子宫肌瘤是一种女性生殖系统常见良性肿瘤。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是引起子宫肌瘤的主要病理因素,可发生在子宫任何部位。子宫肌瘤剔除术是切除肌瘤后可保留子宫具有保持生育的功能。以往常采用开腹手术具有创伤性较大、恢复时间较长等缺点,但随着医学技术发展,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诞生,在临床治疗中疗效显著[1-3]。因此,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分别采用腹腔镜及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共96例,对其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0年8月~2012年7月行腹腔镜剔除术的子宫肌瘤患者48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在我院行传统开腹手术取瘤患者48例为对照组。观察组年龄26~45岁,平均年龄(39.3±5.9)岁,对照组年龄28~44岁,平均年龄在(36.8±4.3)岁。入选标准:单个肌瘤直径>5 cm或肿瘤数目在4个以下且单个肌瘤直径3~5 cm。术前常规宫颈细胞学检查,排除宫颈癌可能;如对于月经不正常患者,术前进行刮宫可排除子宫内膜恶性病变的诊断。两组患者年龄、肌瘤部位、大小、数目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观察组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取膀胱截石位,消毒铺巾后,在脐轮上缘或下缘10 mm处做横切口,采用穿刺气腹针制造气腹后放入腹腔镜;内视镜指引下于左右侧麦氏点各作5 mm长的切口,穿刺进腹,放置手术器械。充分暴露子宫及附件,查看子宫肌瘤的大小、类型、位置及数目,腹腔内粘连与肝胆肠管及大网膜状态。手术操作结束后生理盐水冲洗腹腔后吸尽,仔细确定创面无出血及排空腹腔内气体一并将手术器械取出,缝合切口。其操作中可参照《妇产科手术学》中子宫肌瘤剔除术手术标准[4]。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方法,术后对切除的瘤体组织进行病理诊断。

1.3观察指标

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恢复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例数进行疗效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4.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手术过程中测定指标比较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其平均手术时间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的出血量比对照组的出血量明显减少,(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过程中测定指标结果比较

2.2两组患者术后指标测定结果比较

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观察组住院时间相比对照组较短,(P<0.05)。对照组术后出现3例并发症,观察组的并发症为0例,对照组显著高于观察组。见表1。

表2 两组患者术后指标测定结果比较

3 讨 论

近几年,随着生育年龄延迟,二胎政策放开,妇女保健意识提高,越来越多的子宫肌瘤患者要求保留子宫,仅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子宫肌瘤的微创手术成为关注的热点,临床中治疗子宫肌瘤逐渐由腹腔镜手术替代了过去传统的开腹切除术。腹腔镜术已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5-6]。

从结果可知观察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为(76.56±11.31)min,对照组操作过程使用的平均时间为(110.56±14.29)min,与对照组相比,其平均手术时间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的出血量(63.20±10.03)mL,对照组的出血量(92.56±13.62)mL,在手术过程中观察组的出血量明显减少,(P<0.05);从结果可知对照组为(47.84±9.96)h,观察组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26.34±6.21)h,观察组排气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为(6.31±1.74)d,对照组为(10.01±2.15)d,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较优,(P<0.05)。从术后并发症比较,对照组术后出现3例并发症,观察组的并发症为0例,对照组显著高于观察组。

综上所述,为积极采取措施应对此病造成人体的损害,通过目前采用的腹腔镜与开腹手术两种治疗手段进行临床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与开腹组相比,腹腔镜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均显示其优越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疗效好、较小创伤性及恢复时间短,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为临床治疗提供选择,具有良好的临床发展前景。

[1] 张建红,杨宝珍,胡玉玲,等.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对比研究[J].医学综述,2013,19(6):3066-3068.

[2] 苑春莉,费军伟,韩丽英,等.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的比较[J].中国妇幼保健,2006,21(3):41.

[3] 李 龙,王月玲.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的临床疗效对比[J].中国 肿瘤临床与康复,2012,19(4):363-364.

[4] 苏应宽,刘新民.妇产科手术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103-110 .

[5] 张志英,张继红,张 蓉.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的临床疗效对比[J].临床研究,2015,13(16):88-90.

[6] 唐湘玉.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比较[J].医学信息,2014,27(27):607.

本文编辑:苏日力嘎

R737.33

B

ISSN.2095-8803.2016.08.152.02

猜你喜欢

肌瘤开腹出血量
分析对生产巨大儿的剖宫产产妇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和缩宫素减少其出血量的效果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肺淋巴管肌瘤病肺内及肺外CT表现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腹腔镜与开腹术治疗胆囊息肉的对比分析
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脾脏占位的比较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及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