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农地流转绩效研究
2016-09-25栗滢超侯雪娜钱壮志
栗滢超,侯雪娜,钱壮志
(1.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4; 2.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2)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农地流转绩效研究
栗滢超1,2,侯雪娜2,钱壮志1
(1.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4; 2.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2)
从经济、社会、生态3个维度构建农地流转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价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对荥阳市农地流转绩效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农地流转对提高农民收入,解放农村剩余劳动力有一定推动作用,但是高效农业的种植可能会改变农地生态环境。建议制定粮食产业规划、建立粮食生产经济激励机制、强化耕地流转执法检查机制等措施,使农地流转在实践层面上更趋持续性。
农地流转;绩效评价;模糊综合评价
城乡统筹发展是解决当前城乡发展失衡、破解“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积极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1]。农地流转成为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重要一环,也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实行农地流转,有益于改善农村土地资源配置条件,提升农业科技含量,缓解农村人地矛盾,有效防止耕地资源撂荒,实现农地规模化现代化经营,有利于进一步激活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二、三产业转移,从而解决农民就业问题;也为积极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奠定基础。随着城乡统筹发展步伐的加快,农地流转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特别是城乡交接地带,农地流转现象尤为突出。
农地流转有益于促进土地的集约化和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业科学技术投入水平,推进农业向外向型转变,同时有助于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二、三产业转移,推进农业生产结构的优化调整[2]。刘莉君等[3]从经济绩效和社会绩效两方面对农地流转后的绩效变化进行了评价。冯英斌等[4]运用成本-收益法对农户流转前后的收益进行比较,发现农地流转能有效地促进农民增收。祁艳[5]以重庆市沙坪坝区为例,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分析,发现流转后农户在经济基础、生活水平和生存环境方面增幅均在10%以上。尚勇敏[6]运用超效率DEA模型对重庆市农地流转绩效进行了分析,发现农地流转绩效水平与本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有很强的关联,并且推断出社会经济发展是促进农地流转、实现农业结构优化调整的根本动力。研究人员运用不同的方法理论对农地流转进行了研究,虽然结果不尽相同,但是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农地流转对经济、环境带来的影响。从近况来看,学者们对农地流转绩效评价更加侧重于经济方面,评价体系的系统性和科学性也有待进一步完善。目前常用的方法是层次分析法和DEA法,层次分析法虽然简单,但是主观性太强,评价结果容易受到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DEA模型对异常值十分敏感,在实际农户问卷调查中,难免出现数据的极大差异,处理结果不太稳定。因此,本研究综合运用模糊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探讨农地流转的绩效问题,该方法通过利用精准的数字方法对相对模糊的信息资料进行较为合理、贴近实际的量化评价,有效降低了层次分析法中个人主观因素对评价结果的影响。同时本研究对农地流转影响因素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解析,设计了一套涵盖经济、社会和生态3个层面的农地流转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完善农地流转绩效研究方法,这对于进一步规范农地流转,提高农地流转的效益,逐步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1 模糊综合评价法
1.1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原理
模糊综合评价法是把定性分析转换为定量分析的一种数学方法,其基本思想是运用模糊变换理论和依托模糊数学的最大隶属度原则,采用模糊数学理论方法对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的复杂事物或对象做出一个定性或定量的评价[7]。即用属于程度代替属于或不属于,刻画“中间状态”。具体讲就是按照集合论的要求,从论域U中任意选择1个元素u和任意1个子集A,在u和A之间,要么u属于A,要么u不属于A[8]。农地流转涉及多个方面,对其绩效的评价目前尚未形成统一标准,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能够较好地表征农地流转后的状况。
1.2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计算步骤
1.2.1 确定评价等级标准集合V
式中:vi(i=1,2,…,n)是评价等级标准,n是等级数。评价对象既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量化的分值。
1.2.2 建立模糊子集
模糊子集的确定是模糊综合评价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中常常采用指标权重作为论域U的模糊子集[9],因此对于模糊子集的确定,本研究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取得。具体步骤如下:(1)构建“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3层次递进结构;(2)听取各方专家学者的意见,构造比较判断矩阵;(3)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及特征向量,通过一致性检验后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出各指标的权重值wi,则
式中:wi表示第i个指标相对于上层评价指标的权重值;p代表下层评价指标个数。
1.2.3 确定隶属度矩阵
1.2.4 建立评价模型
B=A×R
式中:B表示评判结果向量,A表示评判因素的重要性,本研究采用权重向量来表示,R表示下层评价指标相对于上层评价指标的隶属度矩阵。
2 农地流转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农地流转是一项涉及到经济、社会和生态等领域的复杂项目,农地流转绩效评价应从不同层面和角度定性和定量评判流转前后各领域的改变状况,探讨农地流转给当地企业生产和农民生活带来的福利。因此,依据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和代表性的原则,结合调研地区农地流转基本状况,着眼于农地流转的功能,参考有关学者[10-11]研究成果,充分考虑农村农地流转的影响因素,流转地区具体流转数据的可获取性及其对综合绩效的影响程度,本研究基于对经济绩效、社会绩效和生态绩效的考虑,共选取9项指标构建农地流转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其中经济绩效主要体现农地流转对农民收入、生活状态的改善程度以及对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影响;社会绩效主要体现农民对农地流转的满意度以及劳务时间分配问题;生态绩效主要体现在不同利用方式下农药化肥用量改变对农地质量的影响状况。
表1 农地流转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意义Table 1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farmland circulation and its significance
3 农地流转绩效实证分析
3.1研究区概况
荥阳市位于河南中北部,地处北纬34°36′05″~34°58′01″,东经113°09′36″~113°28′48″。东临省会郑州,南接新密,西与巩义接壤,北临黄河,南北长44.5 km,东西宽32.5 km,土地总面积908 km2,常年耕地面积4.16 万hm2,2015年粮食总产量33.06 万t,蔬菜、水产品、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50、1.85、4.9、7.7、11.2 万t。农业总产值达到29.8 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6 370 元。
3.2调研方法
本研究对项目区典型村庄随机发放问卷,取得第一手数据。调查方式分为2种:第一,以座谈的方式向乡政府干部了解乡镇农地流转的总体情况,获得村镇农地流转的整体数据;第二,根据座谈结果选取有代表性的地区实地访谈,并随机发放调查问卷,获得农地流转相关数据,走访农地流转相关企业,与企业管理层人员进行交流,获得农地流转后相关数据。
3.3农地流转绩效评价步骤
3.3.2 模糊子集的确定 运用指标权重作为评价的模糊子集[9]。指标权重的确定是农地流转绩效评价中的重点[12],本研究采用层次分析法求得各指标权重,其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2可以建立评价指标的模糊子集,如下所示:
3.3.3 各评价因素的评判矩阵的确定 单位农地劳动投入指数、农民人均纯收入变化指数、农业收入占总收入变化指数、农地单产变化指数、单位农地机械化投入变化指数、农民有效就业时间变化指数、单位农地化肥施用额变化指数等7项指标都是连续变化的数值,对于农地流转绩效的隶属函数采用升半梯形分布形式(式1),计算得到各指标隶属度表,见表3。在实际调查过程中发现,农民对于农地流转的满意度都很高,但是由于担心未来企业租金不到位,口粮无保障, 农户也对非粮化农地流转表现出少许担忧。农地流转后农药施用量相对于流转前有很大程度增加,不益于农地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农地质量的提高。
表2 农地流转绩效评价指标权重表Table 2 Evaluation index weight of farmland circulation performance
表3 评价指标隶属度表Table 3 Evaluation index membership degree
(1)
式中:μA(X)代表指标值在模糊子集上的隶属度;a,b,c分别表示优、良、中、差各等级对应的临界值;x代表调查的实际值。
3.4评价结果分析
3.4.1 准则层绩效综合评价
3.4.1.1 经济绩效指标的评价结果:
计算结果看出,经济绩效是“优”的可能性为9%, 是“良”的可能性为69%, 是“中”的可能性为22%,依据最大隶属的原则,农地流转的经济绩效等级为“良”。
研究区利用自身良好的地理、环境、气候和交通优势,形成了以苗木花卉为主的第一产业和以农村生态旅游为特色的第三产业,农地流转使农村传统的产业结构得以改变。农业的基础设施,生产条件得以改善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得以调整,农地流转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研究区的经济效益表现为“良”主要是由于单位土地产出降低的缘故,在与园林企业交流过程中了解到2013年完成农地流转,开始培育花卉苗木,但是由于苗木花卉的成长周期比较长,且道路、灌溉等基础设施大部分需要企业去完成,前期投资比较大,大概需要5~7 a才能够收回成本,投资回报期比较长,但是后期收益会很大,产业前景很好。所以说经济效益“良”等级只是暂时的,在未来的发展中可望达到“优”等级。
3.4.1.2 社会绩效指标的评价结果:
计算结果看出,经济绩效是“优”的可能性为18%,是“良”的可能性为82%,依据最大隶属的原则,农地流转的社会绩效等级为“良”。
农地流转前,农民每年大约花费1个月的时间来管理农田事物,并且经营时间比较零散,难以从农地中解脱。农地流转后,农民不再关注于农业经营,在时间支配上有了更多的自由。更多的年轻人选择外出打工就业,获得工资性收入,而年长者则选择为当地企业工作,这类工作的技术含量低,对绝大多说的农民来说都能够胜任,这样农民不仅可以获得农地流转租金,还可以打工赚钱,获得工资性收入,实现劳动力的充分合理有效利用。同时,当地企业主要种植苗木花卉等收益较高的经济作物,而苗木花卉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当地大量的廉价劳动力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收益。农地流转的实践,可以促使农村年轻剩余劳动力向城镇有序转移,为城镇化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后备劳动力资源,同时当地企业也能够为附近农民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农地流转有利于农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提高农民的就业机会,解放和转移了部分劳动力,获得了较高的社会满意度,增强了农民的幸福感。
3.4.1.3 生态绩效指标的综合评价结果:
计算结果看出,生态绩效是“优”的可能性为11%,是“良”的可能性为73%,是“中”的可能性为16%,根据最大隶属的原则,农地流转的生态绩效等级为“良”。
经过实际调查研究和数据整理统计后发现,农地流转前化肥施肥方式为农地全覆盖,农地流转后化肥施肥方式主要采用根部施肥,这样大大节约了成本,并且有利于植物的营养吸收,防止土壤板结,提高土壤质地。苗木花卉种植使绿化程度得到提高,水土保湿能力增强。但是农药施用量流转前为600元·hm2,流转后为1 800元·hm-2,农药的施用量增幅很大,这可能会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新的不利的影响。所以,农地流转过程中,在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基础上尽量强化生态管护与建设,提高生态环境。
3.4.2 目标层绩效综合评价 由准则层指标权重组成权重矩阵A,由指标层评价结果组成综合评价矩阵R,计算项目的综合绩效等级B:
计算结果看出,经济绩效是“优”的可能性为11%,“良”的可能性73%,为“中”的可能性16%,根据最大隶属的原则,综合绩效等级为“良”。
4 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从经济、社会和生态3个方面挑选了9项指标,设计了较为完善的农地流转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建立了评价的基本数学模型,并以郑州周边某村为例进行研究。在评价过程中遵循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结果表明,农地流转综合绩效表现为“良”,其中,经济绩效表现为“良”,但在未来的发展中,花卉苗木市场前景良好,后期投入降低,经济收益会有明显的提升,因此经济绩效等级提高是必然趋势。通过农地流转,实现了土地的规模经营,改善了农地基础设施建设,释放和转移了部分劳动力,拓宽了农民的收入渠道,增强了农民的幸福感,有利于农村可持续发展。农地流转后,农地向“非粮化”用途转变,虽然说生态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善,特别是种植了苗木花卉之后,绿化程度得到提高,水土保湿能力增强。但是农药的施用量较流转前有很大幅度的提高,对生态系统造成了一定的危害,因此需要对农药的施用方法进行有效的改进。
从经济绩效看,种植非粮作物经济效益较高;从调研情况看,农地流转后大多转入者会选择种植非粮作物。鉴于此情况,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合理调整农业种植格局:1)建立逐级控制的农业产业规划,有效防止耕地流转后大规模的“非粮化”,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2)建立粮食生产经济激励机制,将农业补贴与粮食产量进行挂钩,缩减粮食产业和高效农业的效益差距; 3)提高工商企业准入门槛,探索建立严格的工商企业监管制度,防止流转农户因企业经营不善而遭受损失; 4)强化农地流转执法检查机制,及时查处违法用地行为及耕地“非农化”破坏种植条件等行为,保证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
本研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农地流转绩效进行评价,这对农地流转绩效研究来说是一种全新的尝试。该结果较好地反映了研究区的农地流转的实际状况,表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但是由于国家对农地流转绩效评价等级的划分界限没有确切的标准,指标隶属度的运用尚有一定局限性。
[1] 钟真,孔祥智.“十三五”中国农业改革发展的起点与展望[J].教学与研究,2016(2):5-13.
[2] 栗滢超.农户土地流转行为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12,46(2):214-218.
[3] 刘莉君,岳意定,谭舒允.基于经济与社会两个维度的农村土地流转绩效评价指标体构建[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3(6):104-107.
[4] 冯应斌,杨庆媛,董世琳,等.基于农户收入的农村土地流转绩效分析[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0(4):179-183.
[5] 祁艳.都市区农户农地流转行为及流转绩效评价研究——以重庆市沙坪坝区为例[D].重庆:西南大学,2011.
[6] 尚勇敏.农村土地流转绩效及评价研究——以重庆市为例[D].重庆:西南大学,2012.
[7] 刘云超,马莉,马文胜.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生态健康模糊综合评价——以克什克腾旗为例[J].湖北农业科学,2014,53(11):2526-2529.
[8] 梁朝仪.土地评价[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9] 贾智海,郝晋珉.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以长治市为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12):129-134.
[10] 尹爱飞.农用地流转绩效评价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0.
[11] 许亚敏.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农村土地流转综合绩效评价模型[J].济宁学院学报,2014(1):102-106.
[12] 王延强.地方政府农地非农化偏好方式选择的绩效评价理论模型[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7,24(4):56-60.
(责任编辑:朱秀英)
Performanceevaluationoffarmlandcirculationbasedonfuzzycomprehensiveassessmentmethod
LI Yingchao1,2, HOU Xuena1, QIAN Zhuangzhi2
(1.School of Earth Science and Resources, Chang’an University, Xi’an 710064,China;2.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He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Zhengzhou 450002 ,China)
An evaluating index system of farmland circulation performance is designed on the three aspects of economy, society and ecology, using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and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method to evaluate the farmland circulation performance in Xingyang.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farmland circulation in a way improved the farmers’ income and liberated rural surplus labor force. But high efficiency agriculture may to change the agricult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So it is recommended to make food industry planning, to establish economic incentive mechanism of grain production, and to strengthen the law enforcement inspection of farmland circulation and so on,so that at a practical level farmland circulation will become more sustainable.
farmland circulation; performance evaluation; fuzzy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2016-01-06
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三重”重大基金资助项目(2014-SZZD-28);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14YJA630033).
栗滢超 (1979-),女,河南南阳人,副教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土地利用方面的研究。
1000-2340(2016)06-0805-06
F304.7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