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省发改委书记的“发财”路

2016-09-25韩逢华

清风 2016年2期
关键词:党组书记干部

文_韩逢华

省发改委书记的“发财”路

文_韩逢华

张小普

2015年10月28日,辽宁省本溪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辽宁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党组书记、副主任张小普(正厅级),犯贪污罪、受贿罪,数罪并罚,判处有期徒刑15年,并处没收财产人民币240万元。

早在2014年9月,辽宁省纪委就对张小普涉嫌严重违纪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经查,张小普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个人或伙同他人贪污公款;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巨额贿赂;收受礼金;为亲属经营谋取利益。张小普的上述行为已构成严重违纪并涉嫌违法犯罪。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有关规定,经省纪委常委会审议并报省委批准,决定给予张小普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收缴其违纪所得,将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腐败因子疯狂生长

张小普的仕途可谓一帆风顺。她16岁下乡插队,17岁入党,21岁任公社党委书记,34岁走上正处级岗位,44岁走上副厅级领导岗位,49岁走上正厅级领导岗位。

然而,在步入57岁的仕途晚期,来自人生和事业的突然变故,使张小普的心理急剧扭曲。在补偿心理、攀比心理、侥幸心理和炫权心理的共同侵蚀下,张小普理想信念的堤坝轰然坍塌。那是在2011年,张小普被任命为省发改委党组书记、副主任。没能兼任省发改委主任,对于已经57岁的张小普来说,这在一定程度上预示着,她获得进一步提拔的机会微乎其微。也正是在这一年,其父母相继去世,单位主要领导也因病离世。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张小普又被确诊患有重病,虽然及时进行了手术,但她的内心却感到悲观和失意。

也正在这时候,张小普身边经常有人对她说:“你本应该当上副省级领导,却只能正厅级退休,在现在这个位置上,如果再不好好享受享受,不为家人和朋友办点事,这辈子你就白干了。”这些话强烈地冲击着张小普的思想防线。此前,身为省政府副秘书长和省发改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的张小普,虽说也曾收受少量的“礼金”“礼物”,但在她心中至少还绷着一根弦,最多也就是打打法律的“擦边球”。张小普回忆说:“那时的我也十分警惕,十分谨慎,不断告诫自己,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索取不正当利益,一旦索取就会因小失大葬送一生。”

但是,腐败的因子遇到适合的土壤便会疯狂地生长。张小普越来越感到自己付出太多,得到太少,她心里感到不平衡。她开始错误地认为周围的领导干部都在搞“腐败”,都在利用权力为自己捞取好处;她开始抱怨自己整天忙碌,活儿没少干,钱没多得;她开始羡慕有钱人的生活方式,开始追求各种各样的高消费享受,身边做生意的老板渐渐多了起来;她开始考虑如何补偿自己,尤其自己再过两年就要退休了,到时候无职无权了,自己从政30多年,在领导岗位上工作了大半辈子,忙到现在也应该为自己考虑一下了。就这样,她不再考虑如何干好工作、如何得到群众的认可,而是更多地考虑自己的身体、自己的家人和自己的后事。就这样,在党的事业和个人私利的天平上,张小普开始向“自我”倾斜,拒腐防变的思想堤坝从此溃决。面对种种诱惑,张小普开始沉溺并迷恋于各种物质享受。穿戴讲品牌、吃喝讲排场、消费讲档次。在她看来,“当今社会公款吃点、喝点、报点是普遍现象,算不了什么大问题。”她经常一身奢华品牌时装,挎着名包,穿着名鞋,珠光宝气。她置中央和省委三令五申于不顾,亲自指定了沈阳两个顶级酒楼最大的房间定点进行公务接待。每餐必喝最好的酒,上最好的菜,一掷万金。她自己的座驾从中华轿车换成了丰田轿车,还同时加配了一台价值100多万元的丰田大吉普。

日均受贿近万元

第一个送“礼金”给张小普的是她多次给予帮助的一个干姐妹,见张小普百般拒绝,她就假装变了脸,“义正辞严”地说:“这么多年来,我俩就像亲姊妹一样,你跟我还这样,太没意思了吧!”一方面觉得可靠,另一方面觉得不好推辞,张小普也就勉强收下了。

2012年,某公司向省发改委申请企业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和企业贷款贴息申报项目。该公司经理刘某某是张小普的老朋友,他找到张小普,分几次送上15.8万美元。在张小普的帮助下,该项目顺利通过省发改委的审批。为表示感谢及与张小普搞好关系,刘某某又在自己经营的4S店,把张小普儿子的旧车奥迪Q7越野车无偿置换成一辆全新奥迪A8轿车,差价28万元。

从几万、几十万,到上百万,受贿价码不断提高,张小普也曾紧张过、颤抖过、斗争过,她也知道要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可是侥幸心理害了她,她觉得收受钱物是你知我知的事,而且送钱送物的不是干姐妹,就是好朋友,和自己关系这么铁,不会告发自己。2011年至2014年间,张小普在任省发改委党组书记、副主任28个月,共计840天,平均每天受贿近万元,单笔受贿最多达200万元。

张小普在《忏悔书》中写道:“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对自己的违纪违法行为抱侥幸心理,所有侥幸心理都是自欺欺人。”对手握重权的领导干部来说,如果思想防线一旦被突破,腐败的洪水必将像脱缰的野马,冲毁一切。我们必须筑牢思想防线,才能守住法纪底线,不越人生“红线”。

经营自己的小圈子

熟悉张小普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印象,她权力欲望非常强烈,霸道、“咬尖儿”。权力给她带来了巨大的心理满足,而正是为了追逐这种满足,她将一切纪律约束都抛在了脑后。

身为党组书记的张小普明明知道主要领导不允许直接分管财务、人事、建设工程和物资采购等工作,却仍以各种借口拒不交出手中的人事、财务权力。

张小普喜欢拉帮结派,喜欢在自己经营的“小圈子”里享受众星捧月的感觉,喜欢用“自己的人”。对于张小普来说,区分是不是“自己人”的标准非常简单,那就是围不围着自己转,给不给自己送钱。她把正常的同志之间、上下级之间的关系庸俗化、市场化、金钱化,丧失了一名领导干部基本的道德准则和选人用人标准。她把自己的一位“好姐妹”调到自己直接分管的处室,推荐她当上了副局级巡视员。这位干部退休后,张小普还专门为她成立了一个研究会,每年划拨专项经费。她的那位“好姐妹”则是每个春节必来拜访,送上人民币、美元和购物卡。

张小普在干部调整过程中进行权钱交易,利用调入干部大肆敛财。在这个问题上,张小普一言九鼎,她认为党组书记管干部就应该说了算,不愿让别人插手,更听不进别人意见。于是制度规定、纪律约束都抛在脑后,既不进行遴选考试,也不经过党组会讨论,很多干部莫名其妙地就进来了,事前连分管副主任和处室负责人的意见都不征求。而在神秘进人的背后却是赤裸裸的金钱交易。经查,张小普在任党组书记期间,违规调入干部多名,受贿100余万元。2011年,张小普一当上党组书记,就把办公室会计和出纳换成了自己人,把自己最信任的正处级调研员刘铁冰(另案处理)调到办公室,专门为她服务,处处为对方打气撑腰,后来又让他主持办公室工作。张小普的这种“支持和照顾”换回来的是,每当她出国出境,刘铁冰都提前送上港币、欧元。刘铁冰去北京参加会议,也没忘了给她带回一根金条。张小普儿子经营的酒吧开业,刘铁冰不请自来,一出手就送上20万元。

张小普多次亲自出马,将省发改委项目发包给自己儿子经营的公司或通过他人为自己儿子经营的招投标代理和工程造价咨询业务承揽项目。2012年下半年,省发改委准备开发节能评估的“能评智能监控管理软件开发服务”项目。张小普儿子知道消息后,与朋友成立辽宁易普科技有限公司,自己占有25070股份。在张小普的安排下,易普公司成功中标。2013年4月,省发改委向易普公司支付合同款148.6万元。易普公司按照股东约定,支付给张小普儿子数十万元项目提成款股东分红。这种错位的“补偿”,不仅害了张小普自己,也让她的儿子步入了歧途。

作为分管单位财务的领导,张小普不把财经纪律当一回事,将本应由个人支付的家庭宴请、保姆保洁、洗浴、洗衣等近50万元的消费单据在单位报销,甚至连儿子结婚的9.2万元招待费都在她的默许下,用虚假发票在单位财务账上公然核销。

欲知方圆,则必规矩。讲规矩守纪律是对党员、干部党性的重要考验,是对党员干部对党忠诚度的重要检验。可在张小普眼里,廉政是警示别人的,纪律是约束别人的,自己可以例外。一次,在省发改委机关干部大会上,她义正辞严地告诫别人,要视党的纪律为生命,千万不要碰“高压线”。会后却私下宣称:“我在会上讲的,是说给别人听的,咱们该怎么干还怎么干。”人不以规矩则废,党不以规矩则乱。张小普把党纪国法视为儿戏,甚至以身乱规试法,她破坏党纪党规严肃性和权威性,自己也必然受到了党纪国法的严厉惩罚。

猜你喜欢

党组书记干部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五拍”干部
有的在“悬浮”,有的在“游走” 挂职干部如何摆脱“挂职的烦恼”
当好守夜人 筑牢安全线——人民日报专访应急管理部党组书记黄明
七大央企完成换帅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
信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