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朱成章:中国旅行业的开拓者

2016-09-24叶彩霞吴小元

志苑 2016年4期
关键词:上海银行旅社旅行

·叶彩霞 吴小元/文

朱成章:中国旅行业的开拓者

·叶彩霞 吴小元/文

朱成章,安徽省泾县黄田人,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后即赴美国就读于耶鲁大学。宣统二年(1910)学成回国,先后在川汉铁路公司和北洋政府交通部邮政司任职,继又进入沪宁沪杭甬铁路局(当时简称两路局)任总务处处长兼代局长。因无心政治,民国6年 (1917)8月应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总经理陈光甫之邀担任该总行副经理兼任储蓄处经理。

朱成章很快成为陈光甫的得力助手。他提出了开设本埠分行的建议为陈光甫所采纳。最先开办的是上海虹口分行,地点在上海市四川北路蓬路口 (今塘沽路),该分行的经理即由总行副总经理朱成章兼任。

筹建旅行社

陈光甫决定要在上海银行内部设立旅行部,将筹备的任务交给了朱成章。他受命后,最初就在虹口分行内进行设计。当时银行特为此事选用了一名南洋公学(即今交通大学)毕业的庄铸九为行员,专门襄助朱成章筹设旅行部事宜。当时中国境内的旅行业务均由外国人把持,主要是英国通济隆旅行公司、英商运通银行、日本国际观光局。他们通过铁路局中的握有实权的洋员取得各铁路的售票权和预定卧铺的权利,代理各国邮船公司的在华业务。上海银行要开办旅行业务对外国人而言确实是一大挑战,因而极力阻挠。民国12年(1923)春天,在民国政府交通部召开的全国铁路联运会议上,中方交通部路政司业务科科长胡鸣猷、路政司司长刘景山及总长叶恭绰等高级官员据理力争,提出的理由是:中国境内原有几家外商旅行机构,局限于沿海几个大城市的租界里,业务对象主要是人数不多的外国侨民,对于使用铁路的广大中国旅客,根本无暇顾及,而发展铁路联运的业务对象主要是数以千万计的中国旅客,没有一家华人创办的旅行机构怎么行呢?最终上海银行创办旅行机构的申请被批准。

朱成章受陈光甫之托着手筹备成立中旅社之初,准备从西方出版物中寻找有关旅行社的文章,作为办旅行社已有的经验,但找来找去,仅在一本论述铁路运输的著作里,找到一页多篇幅谈论这个问题,没多大的帮助。取经的路既然走不通,所以,他决定闯出一条自力更生的路。

朱成章首先做的是吸引顾客上门。旅行社在刊物上刊登开业广告,并采取措施,使旅客乐于在旅行部买票,乐于请旅行部解决旅行中的一系列问题。设置了灵活的用人制度:实行请进来。例如发售火车客票的帐目,请铁路会计处的人来部协助,等到自己的行员能单独操作后,再让他回路工作。代理外国的邮船公司业务,最初是在邮船公司中物色可靠人员来部工作,后来又派人到船上实习一段时间再回部工作;还有部分员工是上海银行训练班的学员,因经常受“顾客是我们的衣食父母”的观念熏陶,具有高尚的服务道德理念。朱成章自己也是事必躬亲。他曾身穿招待员制服亲自上车站迎送旅客,借以研究顾客的需要和心理,以督促和改进招待员工作。他经常说 “售票事小,关系极大。”经理陈光甫因自己早年在购买西人创办的旅行机关购买船票而遭冷遇,因而下决心要办自己国家的旅游业。他提醒下属:吾人经营斯业,宗旨在辅助工商,服务社会,平时待人接物宜谦恭有礼,持躬律已自强不息,务求顾客之欢心,博社会之好感,庶几无负创业初衷。所以各旅行人员对于旅客咨询要详细答复,待顾客如亲友;对社内职务要忠于所事,视社务如私务。

旅行部想尽办法吸引顾客:设计烫金的蓝色票夹,凡向旅行社购买车票的即赠送一枚;购置了旅客运送行李的大卡车;培训了接送旅客的招待员,他们的制服、制帽都是特别设计的,制帽上钉有五角红星的行徽,星中有黄色的“上海”两字,外加蓝边,以供旅客辨认。(改为中国旅行社后,把“上海”两字改为特体的“旅”字。)1923年8月1日上海银行旅行部在宁波路50号总行内正式挂牌。

中旅社早期的业务,主要是与各路局订立合同,或因个人的私下感情,或者是凭借银行的地位,效果非常明显。后来发展成以客运为主,除代售国内火车及轮船客票外,还和美国、法国、英国、日本等国轮船公司签约,代售国际铁路、轮船的客票。

1928年11月,中旅社与世界最大的旅行业英国通济隆公司订立专约,规定中旅社之顾客有到欧美者,如在欧美各大城市有通济隆的分支机构,均可凭中旅社的介绍信,请求他们照料,此后中旅社的业务超越国境而到世界各地。1929年秋,国民党政府交通部在上海至成都之间开辟航空客运,并先开办了沪宁一段,这是中国最早的民用航空。中旅社获准自十月份起,在上海、南京二分社代售这条航线的飞机客票。同年,中国航空公司成立,经与订立合同,由中旅社代售客票。此后,还代理铁路公路客运业务、邮船、国外展览会参观等业务。

中旅社经办货物运输服务,是以代客接着行李开始,继而扩大出口到水上货运。当时交通部虽开过铁路联运会议,但还没有付诸实施,旅客出远门必须分段购票,分路托运行李,特别是从上海赴华北和中原各地,要在南京渡过浩瀚的长江实为不便。旅行部为此特派招待员在镇江上车,凡需要过江北上的旅客,可把行李票交给他,把要去的目的地告诉他,对方不但为代运行李过江,并可在浦口车站凭代客购买的车票代为托运行李。因此旅客在南京站下车后,稍事逗留即可过江至浦口车站,到旅行部的招待员那里,取到车票和行李票,然后踏上下一段征程。

黄田风光

旅行部在运营中增加的具体业务品种是:售票范围由单一的国内铁路客票扩充到美国和加拿大各大铁路的客票,以及世界各著名邮船公司远东航线客票。开办集体游览业务,游杭专车、海宁观潮专车,均盛况空前,赴日赏樱团开国人集体出国旅游之先河。出版《旅行杂志》,初用铜版纸精印,后改道林纸,并缩短刊期为月刊,成为中国出版史上第一本以旅行为主要内容的图文并茂的期刊。此外还编印一些风景城市的浏览指南。经售上海银行发行的旅行支票。代办留学生出国手续,包括先期散发世界上各著名学府招生情况的印刷物,出版游美手续辑要,代办请领护照,申请签证等手续,预定赴美邮轮船位,托有关组织在美国口岸迎接和照料等等。在上海银行的外埠分行中附设旅行部分部,使他们的服务面通过横向联系逐渐推广,一到夏季便在莫干山等处设立夏令办事处。

在朱成章的规划下,中旅社的业务,总共分为客运、货运、旅馆、游览、出版五大块,为旅客解决行、住、吃、看诸问题。因思路超前,在为旅客提供最佳服务的同时,还力求扩大服务面,博得社会的信誉,因则其业务范围十分广泛,超出了当时在中国的所有的外商旅行社。

旅行部声誉日隆,1924年1月,旅行部从宁波路上海银行总行迁出,新址在四川南路114号和仁记路(今滇池路)中孚银行之间。此地除因抗战中后期中旅上海分社停业由一商业银行租用外,一直是旅行部和后来中旅上海分社和总社的所在地。

大革命前夕,因军阀混战,铁路时断时续,影响铁路的正常收入,不得不靠借款来维持日常开支。由于上海银行的旅行部代售客票,所以铁路以票款为抵押,作为借款的担保。上海银行对此铁路局网开一面,彼铁路局又援例来借,多方借贷让银行穷于应付,加上旅行部开始时年年亏损,银行内有人主张,不如乘此停止营业,“旅行社历年亏蚀,何不停止营业?”总经理陈光甫毅然表示:“此见其一,未知其二。且君所称盈亏,仅限于表面上之数字。实则旅行社之盈余,有倍蓰于上海银行者。上海银行之盈余,可以操筹而数计。旅行社则不然。盖天地间事物有重于金钱者,好感是也,能得一人之好感,远胜于得一人之金钱。今旅行部博得社会人士无量数之好感,其盈余为何如耶?”为避免各铁路局以铁路客票票款作为抵押的做法,决定另立牌号,表示与上海银行脱离,这样铁路票款再作抵押来借款时,就和银行没有关系了。1927年8月16日,中国旅行社成立,英文名为China Travel Service,它是上海银行的独资企业。Service放在社名里,表明它从事的不是商品交易,而是给行旅谋方便的服务行业。尽管名称上没有“公司”二字,但仍按公司登记手续办事。上海银行特拨出资金5万元,还造具了股东名册,负责印制了股票,股员均为银行高级职员,但这些股票都锁在银行的保险柜里,从未在市面上出现。并组成董事会,第一任董事长由陈光甫亲自担任,后改由庄得之充当。朱成章担任了中国旅行社的第一任社长。在向当时的国民党政府申请登记注册后,1928年1月,南京政府交通部向新成立的中国旅行社颁发3号旅行业执照。

1929年民国实业部长孔祥熙创办国货银行,坚邀朱成章任总经理。应孔之邀后,朱成章辞去上海银行董事职务。上海银行董事会仍予以参事之职,希望他能襄助行务,因无法兼顾,终被朱拒绝。中国旅行社社长一职朱成章也在1930年底辞去。陈光甫对朱成章旅游业的工作是相当肯定的。在1929年1月5日的银行公会与中国旅行社会同人聚餐演说中强调:朱成章先生主持旅行社,迄今五年,观历年成绩比较,足证营理得法,进步迅速,顷聆宏论,倍感欣幸。

遇刺

准备大显身手的朱成章却在1930年遭遇到人生的不幸。1929年朱成章与静安寺和尚订约,租借邻近一块地皮,准备建房出租,并已向地政局备案,办妥了一切法定手续。不料上海帮会大亨张啸林也要租借此块地皮,托人与静安寺僧人接洽未果,转与朱氏商量要求高价转租,朱不允。1930 年12月23日朱成章遭绑架并被击伤,是日晚因伤势危险,匪徒将他弃置道路边,经路人询悉后急送红十字会医院治疗。因体弱不能施用手术,枪弹未能取出,七日后不治而亡。临终时的最后遗言:此仇毋庸报复,亦不必报复。因朱本人热心公益,此次死于非命,知与不知,咸与叹息。1931年2月8日,由上海银行总经理陈光甫、实业部长孔祥熙等人借四川路青年会为会所,发起召开了朱成章的追悼会。会上主席孔祥熙报告开会宗旨,谓 “人必死,只要问死者生前做人如何。朱君所做事业,可以对上帝、对国家、对社会均无愧。中旅社的总经理陈光甫与朱成章关系最深,所以在其演讲时悲愤异常,称:“兄弟与成章同事最久,交谊最切,而其知之也最深。觉其为人,富于理想,而思虑甚密,抱负高远,志略深沉。凡所筹,巨细靡遗,实为一不可多得之思想家。其待人一本宽厚,遇事能容,而最为难得者,则成章对于社会,确有充分之贡献,而事事以服务社会为前提,未尝顾及个人私利,凡遇他人有所委托,无论公私之事,靡不惟力是视,尽心办理,其精神人格,有足多者。”追悼会上,陈制作挽联云:“老父八旬余,子幼妻羸,痛惨遭狙击,遽弃尘寰,撒手应难瞑目;同舟十五载,推心置腹,怅远客燕山,意成永诀,临丧未免太伤神”最为悲痛。会上有宋子文、王正廷两部长挽联各一幅:“一炬竟焚卞和玉,九霄惊陨少微星。”“但伤麟角遭摧折,莫与鸿毛论重轻。”

因其离开中旅社仅一个多月,在随后的出版的《旅行杂志》中,时任杂志主编、兼《申报》记者和复旦大学新闻系教授的赵君豪写了一篇《哀朱成章先生》之文刊载于杂志的第五卷第二号,缅怀朱成章:

呜呼,朱成章先生死矣。先生为旅行杂志之创刊者,殷勤爱护,终始不衰,兹者音容宛在,遽隔人天,诚不知涕泪之何从也。先生逝世后之旬日,又值杂志集稿之期,缅想高风,情何能已。缘述先生传略,附于杂志之末。先生之嘉言懿行,足以昭示吾人者,斯文奚能尽之。走笔及此于心弥痛矣。先生皖之泾县人,少有大志。初入武昌文华书院,每试辄冠其曹,继不沪入圣约翰大学,于1907年卒业。以学业优异为人所称颂。时清社将屋,又值西学东渐之际,先生以国事日亟,非努力治学奋发图强不足与言救国,遂渡太平洋至新大陆,入耶鲁大学。先生以立国无他道,惟在上下守法奉公而国家可期郅治之盛。入耶鲁后遂治法律之学,复以余暇考察彼邦之风俗人情兼及于商业,颇有所得。于1910年获学位归国,时川汉铁路方在创办,董其事者慕先生名,招任秘书之职,于路事多所擘划。期年入交通部,供职邮务司。嗣又奉调沪宁沪杭甬路局为总务处长兼代局长职务。两路同人莫不爱戴。至1917年,先生去路局,不欲与闻政治,遂专心一致以经商。上海银行陈光甫杨敦浦二先生与先生尽极友善。至是闻先生有从商之意,遂力挽先生入上海银行,任以副经理之职。此为先生入银行界之始也。其时银行事业犹未臻发皇之境。一城市之内无有设立分行者。先生遂创议分行制度,先于虹口设行,今日沪上银行界于各区竞设分行,此实先生首创之功也。至1923年。先生又创设旅行部,实开中国旅行事业之先河,惨淡经营声誉日著。本社事业之有裨于社会群众者,昭昭在人耳目,亦无待辞费。然而先生之心力已经交瘁矣。1929年,实业部长孔祥熙创国货银行,坚邀先生任总经理。先生以旅行社根基粗定,遂勉应孔部长之招,然仍以余晷至旅行社料量一切,其责任心之重有如此者。先生本为上海银行董事,惟经理职务至是已不获兼顾,坚请辞职。董事会乃畀以参事之职仍乞其襄助行务。固未任其毅然而去也。先生于社会事业夙具热忱,于银行公会全国青年协会上海青年会太平洋联会等莫不竭其全力相助。外交部长王正廷以先生热谙外交,更聘为外交讨论委员会常务委员,此皆其犖犖大者。先生御人接物,一以至诚,从无疾言厉色,凡与交游莫不敬佩。先生尝谓丁兹乱世不求闻达。呼呼,孰意先生竟不能保全其性命耶。伤哉,1930年12月23日,先生自寓外出,忽遇暴徒,强劫先生以去。闻者皆以以暴徒志在金钱,均盼先生无恙归来。然而先生意以是受重创。呜呼伤已经。是夜先生脱险入医院,戚友咸冀其早卜勿药,岂意缠绵床第凡七日夜,至廿九日晚九时半先生竟脱离尘世而长逝矣。入殓之日吊者千人莫不泪下。旨哉余日章先生之言曰:先生以短促之生命服务社会,功绩已甚昭著,使天假以年,其所成就之事业当更不可限量。先生之所以有此成功者实为其伟大之人格与健全之美德所致。先生肉体虽已萎弱然其精神必将永垂不朽也。先生噩耗传至海外,美商朋来首致电哀悼,海内外戚友闻讯莫不悲痛。噫嘻此岂幸致耶。先生盖感人深矣。先生享年四十七,妻黄氏,遗子女五人,皆在幼龄。呜呼,天道之不可测有如是耶,然而先生之精神固当不死也。

黄田风光

它是朱氏的一生业绩的总结,也是研究中国旅游业的一篇珍贵史料。《申报》记者孙筹文在该报上于1930年12月24日、25日、26日、31日,1931年的1月1日、26日及2月9日、2月12日详细报道记载朱成章被绑、救赎、逝世及追悼会的全过程。朱成章遇害事件之后,金融界借助帮会庇护之风日盛。

(摄影/清溪阿源)

猜你喜欢

上海银行旅社旅行
李煜作品
农家旅社半夜惊魂
精灵旅社3
小黑的旅行
《精灵旅社2》
夏日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