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煤炭经济与山西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2016-09-24张宇欣太原理工大学

消费导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煤炭资源协整山西省

张宇欣 太原理工大学

煤炭经济与山西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张宇欣 太原理工大学

为了研究近十几年来山西省的煤炭经济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本文借助计量经济学模型,采用协整理论等计量经济方法实证分析了山西省煤炭产量及其开发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山西省产业经济结构单一,高度依赖煤炭经济的发展;煤炭资源开发和就地转化效率程度低;煤炭经济与经济增长相互促进的模式难以持续发展。从长远角度看,山西省需要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煤炭资源开发和就地转化效率;调整经济结构,真正实现经济和谐发展。

煤炭经济 经济增长 实证分析

引言

山西省现有大同、晋中等大型煤田产地,全省面积的一半都含有煤炭资源,煤炭总储量是国内总量的三分之一,山西省属于典型的煤炭大省。所以,研究山西省煤炭经济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从而定出合理的发展对策,这是十分迫切也是十分必要的。

一、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本文借助计量经济学模型,以山西省主要能源资源煤炭的生产开发量为内生变量,选择山西省1992-2014 年间有关煤炭经济和GDP 数据,采用协整理论等计量经济方法全面分析山西省煤炭经济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及运行特点。

(一)协整性与因果关系检验

1.数据选取和预处理

为了对山西省能源开发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本文选取了GDP数据作为重点研究依据,并且标记为CP(煤炭产量)和GDP(国内生产总值),并且选取了1992年到2014年的数据作为参考,数据来源于山西省统计年鉴。为了消除两个变量之间的异方差属性,本文实行了自然对数核算,标记为LCP和LGDP,接下来主要对LCP和LGDP序列实施核算。实际GDP=名义GDP/以1990年为基期的CPI。

2.单位根检验

为了检测两个变量是否具备协整性,进而满足同阶单整的要求,针对LCP和LGDP数据序列和一阶差分排列ΔLCP和ΔLGDP,实施了平稳性分析,如表1,得到的结果是:LCP和LGDP序列中的ADF检测值高于制定的临界值,也就是说属于非平稳序列;不过用5%的显性特征,并且一阶差分序列ΔLCP和ΔLGDP也属于平衡要素,也就是说,都属于一阶单整序列I(1)。

表1 ADF单位根检验

3. 协整关系检验

对于经济变量来说,可能是平稳的也可能是不平稳的,两种变量之间的均衡性关系就是协整关系。两者之间属于相互影响的关系。通常情况下,我们运用E-G两步法对不同变量的关系进行验证。因为需要对两个变量进行研究,所以主要运用了E-G两步法。第一步,由于LCP和LGDP属于一阶单整序列,所以采用最小二乘法(OLS)进行核算,确定LGDP和LCP为协整关系,公式为:

可求得R2 = 0. 963442,因为非常靠近1,这就表示该模型的拟合度比较高,F = 553. 4296,表示该模型的整体性比较好,括号中的t也是符合显性试验要求,所以,回归方程的拟合度比较高。

第二步,评判残差序列的稳定性,然后对LGDP和LCP是否具备协整性进行评判。实际数据如表2所示,以5%的显著性为标准,残差序列εt不处于原始假设范畴,具备平稳性,并且认为协整性存在,这也表示LCP和 LGDP属于长久性均衡关系。协整性试验结论认为:煤炭开采推动了山西经济发展,如果,煤炭资源开采量提升一个百分点,山西上的GDP增加0.89%。

表2 残差序列εt的平稳性检验

4.误差修正模型

以协整性为契机,对所有的变量进行滞后性分析,主要采用OLS方法,不断的去除其中的t统计变数,创建了下面误差修正模型:

从白噪声假设来分析,不出现第一类错误的几率为0.821,比例较大,所以选取了u,符合误差修正模型的实际要求,这种检测方法,能都对山西经济发展同煤炭开采之间的关系进行有效分析。

表3 残差序列ut的平稳性检验

在误差修正模型的基础上,本文发现,在一定时期内,山西的经济发展跟煤炭产能之间存在协整性,相比较而言,经济增长模式受传统变化要素的影响比较大,这就表示,在能源开采和就地转化率方面,山西省的煤炭开采行业经济传导率比较低;除此以外,误差修正的实际数值为-0.243632,也表现出了一定的反向调整性,意思就是GDP偏离长久均衡的误差约是24.3632%,需要对其进行修正,通过往复性的调整,使得山西社会经济发展同煤炭产能之间建立起了长久的协整性联系。

5.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通过分析,本文发现,山西省的煤炭开采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存在一定的均衡性联系,不过二者之间是否存在因果性联系,联系性如何,本文也进行了检测,检测的时候选用了格兰杰因果关系模型。结果显示,滞后长度P表现的比较敏感,如果P为1,那么AIC,SC, HQ的统计量为最小,那么,P为1就是最佳滞后期,在此基础上对山西煤炭产能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了检测。

表4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

从表4可以看到,如果以10%的显著性水平为基准,P<0.1,那么两个零假设都显示为拒绝,这也表示,LGDP是导致LCP的Granger要素,另外,LCP是导致LGDP的Granger要素,这就表示,山西省的煤炭产能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属于相互影响的关系。

三、结论

(一)山西省产业经济结构单一

从既定的协整公式来分析,煤炭资源开采量提升一个百分点,山西上的GDP增加0.891985个百分点,充分显示山西煤炭资源开发等煤炭经济的发展对地方经济增长作出非常显著的贡献,但是在煤炭经济的发展显著推动地方经济增长的同时,也暴露出了山西省产业经济结构单一,对煤炭经济发展高度的依赖,这也制约着山西省经济的进一步增长。

(二)煤炭资源开发和就地转化效率程度低

采用短期动态误差修正模型(ECM)进行分析,本文发现,实际的误差修正系数是负值,属于典型的反响调整,这也表示,在煤炭开采和GDP增长方面,具备长久性的协整性。就目前来看,山西省的GDP发展依然靠煤炭资源来支撑。不过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前期的经济变动对GDP发展的制约性比较明显,这也表示,在能源开采方面,实际利用率比较低,山西省的煤炭经济发展存在很多缺点,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

(三)山西省煤炭经济与经济增长相互促进的模式难以持续发展

通过实施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本文发现,在不涉及其他影响要素的前提下,上述两者之间属于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在煤炭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带来了比较严重的环境问题,原来的地理生态环境发生了变化,比如地表塌陷、大量植被遭破坏,水源遭到破坏,生态问题异常突出,这样的所带来的经济增长方式是以环境牺牲为代价的,是不科学的、不可持续的。因此,山西省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做好煤炭资源开发工作,进而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山西省加大了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希望通过发展第三产业来推动社会经济更好的发展。

[1]谢和平,刘虹,吴刚等.煤炭对国民经济发展贡献的定量分析[J].中国能源,2012,34(4):5-9.

[2]孙林,康晓梅.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冲突、协调与融合[J].生态经济,2014,30(10):132-134.

[3]武洁.山西煤炭经济发展途径分析[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4(1):12-14.

[4]任忠.低碳经济环境下山西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优化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11.

张宇欣(1989-),男,陕西省西安市,太原理工大学,研究生,通信与电子信息。

猜你喜欢

煤炭资源协整山西省
山西省右玉县的生态建设及其启示
山西省秋收已完成93.44%
山西省打开农产品供深通道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协整分析
河南金融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协整分析
山西省大水网工程建设如火如荼
保护性开发利用高铝煤炭资源的必要性及相关建议
安徽省煤炭资源特征分析
新疆《煤炭资源开采天然放射性核素限量》标准评述
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