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发情感,激发乐趣
2016-09-23施玮
施玮
根据笔者几年来的教学感受,融情感、趣味、知识于一堂的语文课最受学生欢迎。这样的课形象生动,情趣盎然,容易打破课堂上的“沉寂”,催发学生的“七情六欲”,使他们在津津有味中加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得到美的熏陶和享受。
这似乎是老生常谈,但“陈年老酒”气味醇香,常饮不厌。
一、 进入“角色”,激发共鸣
这并不是简单地指“有表情地朗读”之类的教学方法,而是深一层地贯穿在导读课文、指导写作等教学全过程中对情感的充分调遣,使形象立体起来的方法,从而以情动人。作为教学典范的课文,篇篇可感性都很强,尤其是那些文学作品,更是“有血有肉,有情有味”。怎样使学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呢?关键的是教师首先要进入“角色”,然后作为“导游”,带领学生进入作品的优美意境,品尝风情韵味,把学生和课文形象沟通起来,由景入情,以情观景,让他们同悲欢共离合,激起感情上的共鸣。不但如此,还能“激思”“励志”,让学生的情感得到更高层次的升华。这样做,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以教学《智取生辰纲》为例,这一课文字浅显易懂,如果教师不能开辟新径,还是照本宣科,讲故事情节,说人物塑造,析人物性格,课堂气氛必将是一潭死水,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所以,上好这篇课文的关键就在于如何才能把学生带入课文,去体味黄泥冈上斗智的场景,从而进入角色,品味人物。为此,我经过深思熟虑,布置了一道这样的预习题:假如我是杨志,该如何避免生辰纲被劫?(要求写成一篇发言稿,在第二天语文课上交流讨论)。题目一布置就立即激起同学们的极大兴趣,可以说,课还没上就已打开学生的心扉。第二天上课,同学们即以饱满的精神面貌,争相发言,各抒己见。他们的发言从不同角度指出杨志的性格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进而指出封建制度的腐朽和黑暗之处。课已上完,却仍是余味缭绕,同学们许久还未能从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中走出来。这节课可算是一箭多雕,使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得到了一次有效的训练。一节好课,教师得当好导演,“点缀”之笔也功不可没。
实践告诉我们,如此“点缀”定能开启学生心灵的门扉,使他们的感情得以熏陶,思想得到升华,赏析语言文字的能力也获得提高,并自然地产生“文章不厌百回读”的胜境。
导读课文能如此“点缀”,指导写作能不能“异曲同工”呢?
二、诱发情感,自然而发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百家争鸣,异彩纷呈,语文教师们闯出一条又一条的新路子。但是由于与活生生的“人”打交道的教学千头万绪,是一项结构极其复杂的工程,所以,往往刚走出一个低谷又徘徊在另一个十字路口,困惑不断。学生谈“文”色变,老师无所适从。
应该说学生谈“文”色变的主要症结在于激发不起写作兴趣,他们只觉得“苦、涩”,而尝不到“香、甜”。因而,激发学生写作的情思,使他们觉得写作像咀嚼青橄榄一样——先苦后甜,余味无穷,是作文教学不可忽视的重点。我认为,在学生还没有尝到甜头,写作兴趣之火还没燃旺之前,不能也无从奢谈从作文难中解放出来。应先钻进作文堆,从中发现每个学生每篇习作的闪光点,以激起他们的兴趣。
平时,我们总是希望学生能带着激情去写作,写出真情实感来。的确,激情洋溢,往往是灵感勃发,驾驭自如。但是,我们在“激情”上作过多少文章呢?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或者说还没有把它提到应有的理论高度上来认识。作文教学时,我们首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深入他们的内心世界,充分认识到这“思考的一代”思考的是什么,揣摩出他们的喜怒哀乐,然后按大纲规定的“程序”进行。无论是命题、指导写作,还是评改、讲析习作,都应进入“角色”,走进学生生活,透视他们的心迹。只有这样,才能从心理上接近他们,不断激发他们吐露真情实感。
以下面一题作文题为例,略证作文教学进入“角色”的重要性。这道作文题是:
初三年级多数人已到十六岁。面对十六岁,该思考什么呢?请你自行命题写篇叙议结合的文章。
十六岁是“如诗如画又如梦的年华”,是“霍霍燃烧的季节”,“弱小的身躯十六岁的心”,对人生、社会,他们有着独特而又未脱稚气的见解;伴着诗意“跨进三点一线的校园”,但在寻找“自我”途中又渴求充实,向往外面世界的精彩;咏叹“外面世界多美好”,但又朦朦胧胧地走不出那片“困惑”, 只叹“热情与现实相去得如此之远”;异性的诱惑,流连忘返;更有“千军万马进重点高中”的现实,一颗红心,多种抉择。但又不乏理智的分析,他们认为,“从困惑桩上解缆,一切都将生动起来”。面对这样多姿多彩的年华,我们应冷静地加以分析,不要老是说“我十六岁的时候……”,这样只能设置一重又一重的“隔热层”。于是从命题到指导写作,从评改作文到讲析习作,教师都要进入十六岁的“角色”,去点燃那“霍霍燃烧的热情”。我想,这样的作文教学必将受到学生的欢迎,并能欣慰地看到一篇篇“杰作”。
三、摄取趣闻,内外渗透
一堂成功的课,是一篇优美动人的散文,纵横千里,浮想联翩;天文、地理、轶事、趣闻……只要得体,便可信手拈来,既能拓宽学生视野,又能活跃课堂气氛。学生对“以本为本”的课往往无动于衷,久而久之便会产生厌倦心理;即使是硬着头皮“求知”,效果也不佳。因而,我们上每节课都可以在进入课文的同时超越课文,摄取古今趣闻轶事,让每节课上得生动活泼,情趣盎然。
以赏析《醉翁亭记》“喝酒”这一细节描写为例吧。我们在评价欧阳修“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这句话时,可以有所选择地拈来曹操的“何以解忧?惟有杜康”;“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的“纵酒谈玄,佯狂放荡,以避祸患”;李白的“斗酒诗百首”。条件许可的话,还可以让学生观看电视片《中国酒文化》的有关片段。这样既拓宽学生对“酒”的认识,又加深他们对课文中“喝酒”这一细节的理解。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语文教学走向社会、深入实际的重要性逐步为人们所认同,但又往往停留在语文教学与未来社会实践密切相关的意义上,而对课堂上结合教学即兴联系实际重视不够。值得注意的是,要走向社会,深入实际,首先要对社会实际有所了解,有所认识,但课本上少有这样的“时文”,即使有,那也只是管中窥豹。而且由于受客观实际的制约,学生无法尽可能多地走出课堂,深入社会生活。因此,我认为语文课里有必要结合教学实际,摄取社会生活的点点滴滴(新闻焦点、风云人物、经济动态、科技信息、文化生活、街谈巷议),或让事实说话,或稍加润色,让学生汲取更多的“营养液”。如此“点缀”,既可促成抑扬顿挫的课堂氛围,又能课内课外互相渗透,更会提高学生正视社会、把握人生的洞察力。
总之,语文课上多姿多彩、情趣盎然的“点缀”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这应当引起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足够的重视。只有如此,才能满足学生的渴求,拓宽语文教学之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