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杨浦区街旁绿地景观调查
2016-09-23刘国泰
刘国泰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 200240)
上海市杨浦区街旁绿地景观调查
刘国泰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 200240)
城市街旁绿地是城市绿地系统中的一部分,通常沿街而设,面积较小,使用频率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美化城市景观,为市民提供游憩场地的功能。随着经济发展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中街旁绿地的规划、设计和建设需进一步改善和提高以满足人们的需求。该研究通过对上海市杨浦区5个具有代表性的街旁绿地景观进行调研,从基本情况、空间设计、景观要素等方面来比较分析,欲了解目前上海市街旁绿地的基本现状,发现街旁绿地规划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为今后上海市街旁绿地的景观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街旁绿地;空间设计;景观要素
城市街旁绿地是指临近城市道路街道,同时与居住区域或城市公共区域联系紧密,以游憩和美化城市景观功能为主的小型公共开放绿地。街旁绿地散布在城市中,是城市中量大面广、使用频率最高的公园绿地[1]。街旁绿地均沿街而设,面积较小,由于这些沿街的有少量游憩设施的小绿地常常布置成“花园”的形式,所以又称为“小游园”“街旁游园”或“街旁休憩绿地”[2]。
根据与城市道路的不同位置关系,可将街旁绿地分为位于街角、街区中、跨街区以及三面临街的街旁绿地。此外,还可根据街旁绿地所处的街区功能特点的不同分为两类:位于生活性街区的街旁绿地和位于公共性街区的街旁绿地[1]。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城市
街旁绿地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了解目前街旁绿地的基本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十分必要。笔者在杨浦区选取5个具有代表性的街旁绿地进行多方面的调研分析,探讨当前街旁绿地规划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实用性的建议,为今后上海市街旁绿地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研究将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调查、拍照、记录等调查方法来分析所选取的杨浦区5个代表性街旁绿地的情况。调查内容主要包括街旁绿地的基本情况、空间设计、景观要素等方面。研究中所调查的5个街旁绿地的基本情况汇总如表1。
表1 上海市杨浦区街5处旁绿地实例调查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2.1大学路政民路交叉口街旁绿地
2.1.1基本情况。创智天地“木头山”位于上海大学路与政民路的交汇处,周边为商业区,附近有大学,其占地面积约1 500 m2。整条大学路上充斥着满满的小资情调,这条道路除了独具创意的店面吸引眼球,更多的是让人感受到一份别样的惬意。在大学路上定期举办的各种社区活动让整个大学路气氛活跃。故此“木头山”设计者用大胆简洁的设计语言,创造性地将活动场地、绿地、铺装、座椅用折线的形式统一起来,使得整个场地充满活力,吸引大量年轻人来这里休憩、交流。
2.1.2空间设计。该地块处于道路交汇处,两面临街,中间开敞的活动场地周围种植了茂密的竹林,满足遮阴需求且不失私密性,道路流线由中间活动场地向周围发散(图1)。
图1 大学路政民路交叉口街旁绿地平面Fig.1 The plane of roadside green space of Daxue Road and Zhengmin Road intersection
图2 大学路政民路交叉口街旁绿地实景Fig.2 The scene of roadside green space of Daxue Road and Zhengmin Road intersection
2.1.3景观要素。
(1)植物绿化。整个场地的灌木草本以富有野趣的乡土植物为主,如芦苇、狼尾草、细叶芒等;乔木以毛竹为主,栽植的几棵大树作为点景,这样野趣的味道与现代的设计手法及材料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整个场地在周围时尚喧闹的商业氛围中显得尤为独特,使得过往行人不由自主地在这里停留驻足、欣赏休憩。
(2)景观设施。场地中的景观设施主要以休憩为主,同时设计者并没有用传统设计手法将休憩设施随机布置,而将整个场地统一考虑,把活动场地、绿地、铺装、休憩座椅用折线的语言进行创意设计,使得整个场地气质简洁、明快(图2)。
(3)地形道路。 地形的设计用钢板作为挡土墙进行几何式的分割。这个地形高出地面道路,走在园内的人伸手都可以触摸到草地,道路也是顺着场地的折线肌理连接周边人行道。
2.1.4分析与建议。 这个场地空间设计上流线清晰,便捷可达,同时又有围合感。植物绿化的设计虽然乡土并富有野趣,但对景观的四季变化缺少周全考虑,比如夏季缺少大乔木种植,无法为人们提供绿荫;冬季花草枯萎则呈现一幅惨淡的景象。
2.2密云路赤峰路交叉口街旁绿地
2.2.1基本情况。“起伏的景墙”位于上海市密云路赤峰路的街角地块,周边以居住用地为主,其面积大约700 m2。这个街角绿地为行人提供了便捷的通道和休憩的场所。
2.2.2空间设计。整个空间的设计有别于地块南面的道路绿化,设计自由又显精致。绿地中间的流线型通道将场地一分为二,围合的种植让人在绿地中休憩的同时又能够享受清幽和宁静(图3)。
图3 密云路赤峰路交叉口街旁绿地平面Fig.3 The plane of roadside green space of Miyun Road and Chifeng Road intersection
2.2.3景观要素。
(1)植物绿化。由于本地块绿地面积小,且两边临街,种植设计时由外向内分别用八角金盘、紫叶小檗、金叶女贞等灌木做了多层的围合,上木的种植分别用香樟、油松作为点景(图4)。
图4 密云路赤峰路交叉口街旁绿地实景Fig.4 The scene of roadside green space of Miyun Road and Chifeng Road intersection
(2)景观设施。该绿地中的设施只有座椅,并且结合曲线型的景墙,用木材质做压顶处理,既融合成为整体,又能突出景观的现代简洁风格。
(3)地形道路。相对于道路,场地做了抬高处理,入口处都设有台阶。由于场地面积较小,道路与活动场地结合设计,一气呵成。
2.2.4分析与建议。尽管场地较小,但作为生活区块的街角绿地更应发挥居民的日常使用功能,比如在中心较大的休憩场地应增设情景景墙或文化雕塑,让人停留下来应有可观、可赏的对景。调查使用分析表明,没有必要从头到尾地铺设座椅,应该结合起伏的景墙做一些变化设计,起伏高的地方可做景墙,起伏低的地方可做座椅。另外,场地中缺少垃圾桶、宣传栏等景观设施。
2.3锦创路伟德路街旁绿地
2.3.1基本情况。“橘色跑道”位于锦创路与伟德路之间的绿地,属于建筑前庭绿地,其地块面积大约为3 000 m2。周边充满创意的商业店面氛围热闹活跃。设计师充分挖掘该地块的氛围特征,使用了夸张大胆的设计手法。场地的肌理以条状为主,条状的橘色道路、条状的绿色灌木、条状的乔木种植使得场地整齐有序。
2.3.2空间设计。由于绿地处在商业建筑前庭,整个地块被中间通往建筑入口的通道划分成左右两部分绿地。流线的设计沿着条状肌理贯穿南北(图5)。
图5 锦创路伟德路街旁绿地平面Fig.5 The plane of roadside green space of Jinchuang Road and Weide Road
2.3.3景观要素。
(1)植物绿化。在条状的肌理上,用小叶女贞、金叶女贞、法国冬青、草坪等做变化种植,乔木以香樟树为主,树阵式种植,单一整洁。
(2)景观设施。设计师设计了红唇座椅,使得整个场地有了视觉焦点,充满活力并有趣味。
(3)地形道路。整个地块地形平坦,主要靠绿化种植分割,道路都顺应条状肌理贯穿南北方向。
2.3.4分析与建议。整个地块被中间通往建筑入口的通道划分成左右两部分绿地,但设计上用条状的肌理使3块场地统一起来。空间上中间开阔,两边私密,座椅以花瓣式布置于条状的肌理中,但缺少遮阴大树点景,夏天人们在座椅休憩时易受暴晒。另外场地中缺少东西走向的人行交通,经过调研发现东西方向的绿地经常会被行人踩踏,因此可以设置一些汀步用于东西方向的人行贯穿(图6)。
图6 锦创路伟德路街旁绿地实景Fig.6 The scene of roadside green space of Jinchuang Road and Weide Road
2.4上海本溪路鞍山路街旁绿地
2.4.1 基本情况。该绿地位于本溪路鞍山路,绿地面积仅为350 m2,因为面积较小,所以绿地主要以绿化种植为主,成为绿化展示型的街旁绿地。
2.4.2空间设计。该绿地主要以绿化为主,用植物的组合营造景观(图7)。
图7 本溪路鞍山路交叉口街旁绿地平面Fig.7 The plane of roadside green space of Benxi Road and Anshan Road intersection
图8 本溪路鞍山路交叉口街旁绿地实景Fig.8 The scene of roadside green space of Benxi Road and Anshan Road intersection
2.4.3景观要素。地块绿地中种植了桂花、旱柳、玉兰等造景树,大小组合,疏密有致。绿地与人行道相邻的边界空间也采用了几种不同层次的种植手法,各种草花的组合使得街角色彩鲜艳亮丽,吸引过往行人驻足观赏(图8)。
2.4.4分析与建议。根据地块本身面积偏小的特点,设计时应考虑结合花台设置一些休憩座椅,同时在种植设计时也应该考虑后面的商业建筑,以避免影响商业运营。
2.5上海密云路松花江路街旁绿地
2.5.1基本情况。密云路松花江路街旁绿地为密云路沿街绿地,该绿地面积约为2 700 m2,周边为居住用地,绿地中设计了几块休憩场地,已成为周边居民茶余饭后的一处绿色后花园,每天都有人在这里聊天、休憩。
2.5.2空间设计。整体布局时,在绿地沿平行于外侧道路的方向设置了3块休憩场地,大部分的面积为背景绿地、草坡与密林,供人休憩活动的地方较少(图9)。
图9 密云路松花江路街旁绿地平面Fig.9 The plane of roadside green space of Miyun Road and Songhuajiang Road
2.5.3景观要素。
(1)植物绿化。绿地中的植物量比较大,而且种类多样。植物在形成覆盖空间、半封闭空间和引导景观方面的功能比较显著。绿地中运用的色叶树种比较多,季相变化比较丰富,并且种植也有层次感。绿地与人行道相邻的边界空间也采用了不同的种植手法,花境也是该绿地的主要特点之一。各种草花的组合,色彩鲜艳亮丽,吸引行人停留、观赏和休憩。
(2)景观设施。场地中设置了木亭、花架、坐凳等休憩设
施,材质均为木质。绿地内的道路采取统一的铺装,几个小广场上分别采取了不同的铺装图案,与道路空间区分开来。绿地内很多地方都采用置石加以点缀,与植物景观相得益彰,为绿地增添了质朴自然的气息。
(3)地形道路。街旁绿地的面积相对较大,园内的道路较少,绿地空间主要是以半开放空间和封闭空间为主,竖向设计上邻近道路地块较低,而内侧的背景林地形较高。
(4)分析与建议。在空间的处理上,地块设计只是临街设置了几处活动场地,建议在后面背景绿地中也相应增加一些游憩步道,以充分利用地块。另外,在景观设施上,亭子的设计只满足了夏天遮阴的功能,还应考虑避雨的需求,以发挥地块的最大价值(图10)。
图10 密云路松花江路街旁绿地实景Fig.10 The scene of roadside green space of Miyun Road and Songhuajiang Road
3 总结
研究通过对上海市杨浦区5个代表性街旁绿地进行调查研究,分别从基本情况、空间设计、景观要素、分析及建议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探讨,总结出了目前杨浦区街旁绿地景观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在空间设计方面,部分街旁绿地的空间较单一,只是以绿化为主,没有设置休闲活动空间供市民使用,不能充分利用绿地为人们提供亲近自然、放松身心的机会。在景观元素方面,部分街旁绿地缺乏配套的建筑小品等设施,影响了使用者对绿地的使用,主要表现为座椅的数量不足,材质的选用不妥,形式较单一。傍晚街旁绿地的使用率较高,一些绿地中的照明设施不全或者不开启,降低了晚上的使用率。此外,研究也针对相应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如考虑人行贯穿的便利性、种植的四季变化需求、遮阴避雨的周全设计等。通过调查研究,可对上海市杨浦区街旁绿地的现况及存在的问题有一定了解,为今后上海市街旁绿地的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1] 刘骏,蒲蔚然.城市街旁绿地规划设计[M].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4.
[2] 朱竹韻,吴素琴.北京市街头绿地调查[J].中国园林, 1995(1):39-46.
Investigation on Roadside Green Space Landscape in Yangpu Region, Shanghai City
LIU Guo-tai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40)
Urban roadside green space is usually along the street, with small area, high use frequency, and functions of improving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beautifying the city landscape and providing the public with the recreation space. With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living standards improvement, planning, design and constrution of urban roadside green space need further improvment to meet people’s requirements. Through investigation on 5 representative roadside green space in Yangpu region, Shanghai City, basic situation, space design, landscape element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in order to find existing problems, several feasible suggestions were proposed, which will provide reference for roadside green space planning and design in Shanghai City.
Roadside green space; Space design; Landscape elements
刘国泰(1984- ),男,陕西兴平人,硕士,从事风景园林研究。
2016-06-24
S 731.8
A
0517-6611(2016)22-15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