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声音

2016-09-23

中国-东盟博览(政经版) 2016年7期

声音

中国—东盟可探索文化经济“蓝海”

2016年6月16日,首届中国—东盟民族文化论坛在中国广西南宁开幕。在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合作和“一带一路”背景下,本届论坛以“民族文化多样性与‘一带一路’建设”为主题。探讨区域内民族文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多方面合作机制,推动中国—东盟关系向前发展。

马来西亚驻南宁总领事馆总领事黄奕瑞:2016年是中国与东盟建立合作伙伴关系25周年,在互利互信基础上,双方取得多领域的合作成果。未来中国与东盟可在语言、饮食、服饰、节庆、礼俗等民族文化领域开展更为深度的交流。

马来西亚大学中国研究所专家潘碧丝:中国与东盟在青年教育合作方面有很大的合作空间,青年一代在不同领域正发挥着作用,加大双方人才交流,有助于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包容精神青年领袖,夯实中国—东盟关系。

老挝社会科学院历史文化研究所原所长占塔菲力:

中国与东盟未来应在加大人才培育、科技、传媒等合作基础上,借助区域内日益完善的海陆空交通网络,整合旅游资源,发展跨国旅游经济,在更大范围内拉动双方人文经贸交流。

广西社会科学院办公室主任廖欣: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正在快速完善。未来中国与东盟应发挥地缘、语缘、文化与族群认同优势,建立中国—东盟文化产品交易平台,以“互联网+文化+金融”模式开拓区域内文化产业合作,探索文化经济“蓝海”。

澜湄合作机制应深化金融合作

2016年6月13日,作为第8届GMS经济走廊活动周系列活动之一的澜湄合作金融投资年会在中国昆明召开,来自中国、新加坡、缅甸等国的金融机构、企业界和学术机构代表围绕金融便利化、人民币国际化、亚投行运营情况、金融投资助推国际产能合作和能源合作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并表示应该搭建澜湄合作金融网,助力企业走向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家,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

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执行理事长许宁宁:澜湄国家经济发展趋势向好,中国企业应更多地走进澜湄地区,探寻新的商机。各方应根据澜沧江—湄公河首次领导人会议发表的《三亚宣言》,进一步深化金融合作,将产业合作与金融合作有机衔接,积极改善投资环境,充分发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及中国—东盟相关合作基金的作用,助推澜湄合作不断取得新的成果,造福次区域人民。

中国北京银行总行副行长赵瑞安:“我们要建设强大、有力、安全的金融网,这个金融网不仅是中国云南的金融网,也是澜湄合作的金融网。现代经济离不开现代金融,应加快发展各类金融机构,培育多层次资本市场,加快货币清算网络建设,加强区域金融监管合作,促进金融业发展。”

GMS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陈金敦(泰国):

中资企业“走出去”应该整合国际国内资源,为提高其国际化的成功率,应该让供应链更加扁平化,这需要更加新型的信用模式。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教授余虹:无论是中国企业“走出去”,还是装备“走出去”,都需要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但是合作是双方,甚至是多方的合作,建议中国的银行能够提供差异化的产品,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客户群体提供不同的跨境金融产品、创新的产品。

中新(重庆)项目凸显的“哑铃效应”,将助推“一带一路”建设

中新(重庆)项目是中新政府间第三个合作项目,半年来创造的诸多“第一”令人欣喜:境外企业首次到内陆地区发行“熊猫债”、首次打通重庆到东盟的公路联运大通道、首次实现通过渝新欧铁路到新加坡的铁空联运……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启动仅半年,已凸显“哑铃效应”,有力助推“一带一路”宏伟规划。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教授陈光炎:重庆和新加坡产生的“哑铃效应”,就像两个功率强大的电灯泡,通过互联互通的电流串联起来,发出更加灿烂的光芒,照亮周边广阔的区域。

中国重庆市副市长陈绿平:中新项目的战略考量重点在于能否增强辐射力和机制的可复制性,从而高度契合“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西部大开发等国家战略。与此前两个中新合作项目不同,双方既会在重庆两江新区建设产业园,还将在金融、物流等领域开展大量无形的合作,合力打造一张“互联互通”网络,重庆则是这张大网的运营中心。

中国重庆市外经委主任徐强:重庆通过“渝新欧”形成与新加坡的铁、空、公的多式联运,“渝新欧”将升级为“亚新欧”,欧洲的货物都可以由此运到重庆,再通过空运中转到泰国曼谷、中国香港、日本东京、韩国首尔等位于重庆四小时航空半径的亚洲城市,形成“四小时航空经济圈”。

产能合作是国际社会共商共建的共同事业

2016年6月5日,中国中部国际产能合作论坛暨企业对接洽谈会在中国武汉举行。论坛以“务实合作、互利共赢”为主题,旨在加强中外企业需求对接、信息对接、项目对接,为地方经济发展出谋划策,为企业合作搭建务实平台。

中国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目前,中国国际产能合作已呈现出“六个加快”的态势:一是企业跨境经营加快获利。二是双多边互利合作加快推进。中国已同东盟、非盟、欧盟、拉共体等区域组织进行了产能合作对接。三是与发达国家第三方合作加快步伐。四是金融支持平台加快建立。五是重大标志性合作项目加快落地。六是中央与地方、企业、行业协会加快联动。中国国家发改委将继续在重大项目合作机制和金融平台等方面提供支持,推动中国中部地区国际产能合作取得新成果。

中国外交部副部长王超:在世界经济面临复杂挑战、全球产业格局深刻演变、中国经济加快转型升级的背景下,中国积极倡导国际产能和产业合作,符合各国实现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的需要,是一项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重要举措。产能和产业合作倡导“请进来”和“走出去”的双向结合,是回归实体经济的必然选择,是推动经济升级换代的主要途径,将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增添助力,引导国际资本有序流动。国际产能合作非中国独创,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自然选择,国际产能合作不是中国一家之事,是大家共商共建的共同事业。国际社会要将推动国际产能和产业合作与“一带一路”相互借势,用好优惠政策和有效平台,争取尽快实现早期收获,巩固合作着力点;与创新发展有机结合,打造实体经济新的增长点;与各国发展规划深度融合,找准切入点;调动市场积极性,提供公平开放的营商环境,以企业对接为落脚点,推动取得更多务实合作成果。

中国湖北省省长王国生:中国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山西作为中国的中部六省,工业基础雄厚,产业门类齐全,创新创业资源富集,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在推进国际产能合作中角色特殊、地位重要。当前,中部地区正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新前沿,迎来加快发展的黄金十年,推动中国中部与各国优势产能合作恰逢其时、前途广阔。

印度尼西亚·巴杜珊卡尔

6月17日,印度尼西亚巴杜珊卡尔庆祝举行传统的Pacu-Jawi奔牛比赛,众牛拉着参赛者在泥田中飞奔驰骋。

马来西亚·吉隆坡

6月12日,马来西亚吉隆坡馨艺苑艺术空间举办“身体语言”联合展览,共展出17名当地画家创作的57幅以身体为题材的作品。

柬埔寨·金边

图1、图2:6月9日,柬埔寨金边,当地村民浓妆艳抹,参加驱魔仪式,祈求远离疾病,迎来丰收。

泰国·沙没沙空府

图3:6月16日,在泰国沙没沙空府玛哈差的帖诺拉叻寺,两名女孩在为缅甸劳工子女开设的专门学校里上课。目前,泰国境内有大约240万缅甸籍劳工,为解决劳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劳工权益组织与沙没沙空府4所寺庙协商,在庙内建立了专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