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桥,一种生活
2016-09-23
闽浙区域的木拱廊桥,因其独特的编木拱架工艺,巧妙地利用榫卯结构,延长了木构桥梁的跨度,从而列入了世界非遗名录。无论是它本身的建筑审美、工艺技巧,还是它所处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空间,都足以值得被好好记录。同时,木拱廊桥总和美丽山水为伴,总有独特地方风情,也便成了一处处不易抵达的珍稀风景。抱着猎奇且负责任的心态,我们此行走访了宁德的寿宁、周宁、屏南三地。
寻访木拱廊桥,需要耐心,盘山路中,不一定有平坦的公路,但一定有绝美的风景。峰回路转间,猛然一座气势如虹的木拱廊桥横跨两岸,倒映在碧绿的水面上,这种视觉的震撼,就是廊桥的气场。木拱廊桥通常架设在村中“水尾”,周边配备古树、路亭、寺庙,担负着一座村落风水的“锁关”职责,可以说是乡民在祠堂这类公共建筑外,倾注最多情感和财力的空间。踏上廊桥,木质桥面轻颤,桥下溪流哗哗作响,桥上清风徐徐。路过廊屋,虔诚的人会向桥上的神灵鞠躬致意后继续前行。村民常在桥上休憩,话家常,拜菩萨,查看重要的通知,享受“大型”的娱乐。往来行人自觉维护廊桥卫生,防范着明火。还有一些自愿守桥的老人,他们用虔诚的眼光看待廊桥和桥上的神灵,并认为这是一件功德。
“功德”是人们提到廊桥时常常挂在嘴边的词,造桥工匠也以此作为道德准绳。他们通过一份“桥约”和东家订立约定,花费一年半载造一座可以立世百年的木拱廊桥。深山急流边的村落,一座廊桥,就是一条生路。丰富的杉木成了就地取材的首选,编木工艺解决了水面跨度大的技术难题,经济实惠。比起祠堂、家庙,一座桥的受益对象更加宽泛且惠及县域、后代,可以说“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是乡村社会中隶属“公益”的空间。发起筹款造桥的“董事”,承建桥梁的“主墨”,捐赠善款的乡民,他们的名字被刻在廊屋上,和桥同在,感念他们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通往彼岸的通道。如同在水尾设廊桥、桥上请神明、桥边建庙宇一样,人们期待着这份努力可以得到自然和上苍更多的眷顾。
我们追寻廊桥,是在追寻美丽山水,同时也是在追寻山村居民努力寻找美好生活的足迹。感叹自然的美,工艺的神秘,被廊桥上的日常打动,我们的关注也会成为一种善意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