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谨防产后精神异常

2016-09-22汪小艳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16年8期
关键词:产褥期激素水平精神病

汪小艳

妇女在生育过程中,涉及妊娠、分娩、哺乳等环节,无论其中哪一环节出现问题,都会给孕、产妇的身心健康带来不良影响。特别是在分娩后的产褥期,由于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经历了一个巨大的生理变化和心理应激过程,身心处于极度疲惫状态,再加上产妇马上又要担负起照顾、哺育婴儿的重大责任,这个时期如果产妇得不到关心和照顾,很容易出现精神异常。

产后精神异常大多出现在产后第4天至第4周,以初产妇最为多见,发病率为1‰~2‰,占精神病院女病人的2%~8%。通常情况下,多数患者在出现明显精神异常之前,会出现失眠、情绪不稳、烦躁不安、无故悲伤流泪、对婴儿和家属感情疏远等前期症状。如果这时医务人员或家属未及时发现和应对,症状会继续加重,直至出现以下3种明显的精神疾病:

1.神经症。患此病的产妇出现严重的焦虑、全身不适、食欲不振、心悸、烦躁不安等症状,甚至不时地出现过度换气、肢体抖动、歇斯底里样发作等。

2.抑郁躁狂症。患此病的产妇经常出现情绪持续性低落、哭泣少语、悲观疑病,甚至拒食、自伤、自杀等。有些患者还表现为狂躁不安、兴奋多语、忙碌不停、不肯安静休息、冲动易怒等。

3.精神分裂症。患病产妇无故出现紧张不安、恐惧、言语零乱、哭笑无常、思维不连贯、幻觉、有被害感等。有些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意识模糊、行为错乱、剧烈躁动、日常生活不能自理等。

出现产后精神异常的确切原因尚不完全清楚,但有研究表明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激素水平波动。早在1937年就有专家发现,妇女从分娩到出现精神异常,通常有1~3天的间隙期,此时测患者体内的催乳素和雌激素,均为低值。研究者认为,分娩属于应激范畴,在怀孕期间,肾上腺皮质功能增强,在分娩过程当中,由于母体精神紧张,皮质醇分泌水平将进一步上升,产后激素水平迅速下降。故认为该病与激素水平急剧变化有关。

2.血液成分改变。有些学者研究了患者的血液成分、血液流变学等方面的情况,认为本病与分娩过程中血液成分的改变(如血浆纤维蛋白原、血小板数及黏附性增高,血容量增加导致颅内压上升等)有明显关系。

3.脑机能削弱。研究表明,产妇出现精神异常与分娩时出现大出血、感染、疲劳等使脑机能削弱有关。

4.个体素质不良。研究发现,有精神病家族史、智能发育不全、神经类型不良及以往得过颅脑疾病的患者,产后比一般妇女更容易发生精神异常。

5.社会心理因素。研究表明,除躯体因素外,社会心理因素对该病起着重要的诱发作用。一些调查发现,多数产妇在妊娠期及临产前存在各种社会、心理问题,如害怕难产,担心分娩疼痛,害怕手术、分娩时大出血,担心分娩有后遗症,为胎儿性别担忧,担心产后无人照顾,考虑住院费用,担心婴儿不能存活等。

产褥期出现精神异常,会严重影响产妇的身体恢复。所以,一旦发现产妇有精神异常现象,应及时请心理卫生专科或精神专科医师看看,明确诊断。家属应给予病人更多的关怀,以免发生意外和出现后遗症。治疗上除控制产褥期感染、保证足够营养外,可适量用些副作用小的抗精神病药辅助治疗。同时要给予患者有效的心理支持,避免其转为慢性精神病。

美国研究人员发现,母乳喂养能有效抑制引起产妇精神和神经紧张的某些激素的释放,稳定产妇情绪。因此从健康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无特殊情况应对婴儿进行母乳喂养。同时,孕妇要做好围产期保健,要保持体力充沛、精神愉快,对即将到来的分娩、育婴等过程,有良好的身心适应能力,这样可有效避免产后精神异常的发生。

猜你喜欢

产褥期激素水平精神病
完形填空专练(五)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导致的代谢紊乱
针药结合改善肾虚痰湿型PCOS激素水平的90例患者的临床观察
精神病
甲功正常T2DM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DKD的相关性
产褥期妇女保健知识与行为的现状分析及应对措施
35例产褥期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护理
益母缩宫颗粒对药流者激素水平的影响
孕妇血清激素水平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
产后护理延伸在产褥期产妇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