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美的方法浇灌出美的语文课堂

2016-09-22康洪萍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16年8期
关键词:美的想象课文

康洪萍

【摘 要】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推进和美学理论的不断发展,教师有必要高度重视审美教育,指导学生感受美、热爱美、创造美。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成绩,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促进其全面发展。

【关 键 词】 语文课堂;审美情趣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24-0050-02

一、背景与问题

现行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认真地传授语文知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而且要高度重视美的熏陶,努力实施美的教育。语文教师在按照教学规律组织教学的同时,也应该注意按照美学规律将审美意识渗透其中,指导学生感受美、热爱美、创造美。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成绩,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那么,如何将审美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呢?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此进行了探讨。

二、事例与点评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是名家之作,涉及古今中外,涵括了天、地、人、物、事等,有着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引人入胜的深邃意境、凝练生动的优美词句、强烈感人的抒情色彩,这些都是美育的极好内容。教师只有充分利用教材内容进行审美式课堂教学,才能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获得美的享受,从而由爱美而动情,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健康发展,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例如,教学公开课《最后一头战象》时,笔者是这样设计导入环节的:

(配乐课件出示:大象图)

师:同学们,这是什么?象是很有灵性的动物,课文中是怎么介绍的呢?谁来给大家读读?

生:(读)“大象是一种很有灵性的动物,每群象都有一个象冢,除了横遭不幸暴毙荒野的,它们都能准确地预感到自己的死期,在死神降临前的半个月左右,独自走到遥远而又神秘的象冢里去。”

师:(课件出示:战象图)同学们,在西双版纳曾经有过一群威风凛凛的战象,课文是这样介绍它们的。(课件出示:士兵骑象杀敌,战象用长鼻劈敌,用象蹄踩敌,一大群战象,排山倒海般地扑向敌人,势不可当)

(学生齐读)

师:可是,1943年与日寇的那场战斗中,我方八十多头战象全部中弹倒地,人们搬运尸体时,惊喜地发现,一头浑身是血的公象还在喘息,就把它运回寨子,治好伤养了起来,它就是——(生齐答:最后一头战象)它叫——(生齐答:嘎羧)(板书:嘎羧)26年过去了,嘎羧已经渐渐衰老了。再读课题。

(生齐读课题)

【点评】在这个导入中,老师巧妙地运用大象与战象的图片,在略感神秘的音乐中,学生不但很好地区分了大象与战象,激发了学生对课文的兴趣,还对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进行了学习,学习效率高。

由于《最后一头战象》是动物小说,为了让学生深刻感受小说中主角战象嘎羧的英雄形象,笔者引领学生抓住重点字词进行理解想象,并通过朗读升华自己的心中感受。如:

(出示句子:它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

(生齐读)

师:谁能谈谈自己的体会?

预设:生:我从“久久凝望”中体会到嘎羧看到了曾经作战的江面,非常留恋这个江面。一幕幕的情景在嘎羧的脑海里回响。

师:哦,原来嘎羧看到江面,想起了一幕幕的往事。“久久凝望着”,它都望到了什么?

预设:生1:嘎羧望到了当年和它一起作战的战友。

师:一起作战的同胞们。

生2:嘎羧望到了自己在洛江畔与敌寇殊死拼搏的战斗热情。

师:望到自己当年作战的英姿。

生3:嘎羧望到了它的战友在战场上一个一个地倒下了。它们为了赢得战争的胜利付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师:一群英勇作战的战象,做垂死挣扎。同学们,多感人的场面啊!带着这样想象的情景,谁来读一读这句话?

(生1读句子)

师:你边读边想象着画面,读懂了嘎羧的内心。谁再来读?

(生2读句子)

师:你的朗读仿佛把我们带到了那清波荡漾的江面。

【点评】在这个句段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抓住“久久凝望”进行体会,打开了学生想象的闸门,把学生的思绪带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使他们入情入境地进行了合理想象,文章中要表达的嘎羧的内心就在这些想象的画面中一一体现,嘎羧身上人性的光辉让每一个人动容。

三、分析与研究

1. 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感知美

审美是需要情境的,再美的东西,如果不让其出现在一定的情境中,它的美是不能凸显出来的。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优化组合,如投影片、图片、播放歌曲、音乐等,创设情境,使学生沉浸在美好的意境之中,情感处于最佳状态,再通过教师充满感情语言的启迪引导,学生就会展开丰富的联想,脑海中再现自然和生活的美景,欣赏到教材中美的因素,既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使学生在悦耳、悦目、悦心的情境中受到美的感染。现代教学中,图片、录音、多媒体的使用,给静态的学习内容注入生命,让其变得鲜活,让学生在欣赏鲜活的景物中生成初步的表象,触动想象的翅膀。教师要善于适度把握、适时巧用。

如教学完《月光曲》这一课后,播放音乐《月光曲》,学生闭目欣赏。听完后,师问:“你们眼前仿佛岀现了什么景象?”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我好像感受着大海的呼吸,倾听着大海的声音。皎洁的月光给海面披上了银纱,美极了。我好像看见一条条鱼儿跃起又落下,似乎正伴着月光跳起了‘月光舞,平静的湖面变得热闹非凡……”“我好像看见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水手们正和风浪搏斗呢……”此时,音乐是导体,激起学生的情感,使他们进行美的想象,得到美的享受,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endprint

2. 利用多种形式诵读文本,体会美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重视诵读不仅能使文章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也能使听的人有更逼真、更深切的感受。声情并茂的音韵美和丰富细腻的情感美是激发学生美的情趣,增强美的感受最重要的途径。

如《匆匆》(朱自清)所表达的对时光飞逝的无奈与惋惜之情;《秋思》(马致远)则借助一组意象来表达漂泊游子的羁旅之愁……教师要善于捕捉蕴含在字里行间的真情实感,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体会文章的美,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如《两小儿辩日》中,两个小孩善于观察、有理有据的性格特点主要是通过两个小孩的语言描写体现出来的。笔者带领学生多次分角色读课文,孩子们绘声绘色的朗读很好地体现了那个时代那两个小孩聪明伶俐的特点;学习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一诗时,笔者引导学生进行复诵读,让学生一边诵读,一边想象小令所描绘的图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9种景物的巧妙组合,向人们展示了一幅游子漂泊行旅图。通过诵读学生融入诗人所创作的意境之中,真切地领悟到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

3. 挖掘教材中美的因素品词析句,鉴赏美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而文学语言一个重要的审美特征就在于它的形象性。语文教材中不少文章介绍了许多古今中外的优秀人物,塑造了一些美好的形象。他们崇高的理想、高尚的情操,为学生树起了一面又一面的光辉旗帜,主人翁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在教学时,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让学生在感受这些人物形象美的同时,激发起学生蓬勃向上的热情和追求正义的感情,逐渐形成优秀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

如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可以引导学生从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去感受伯父的形象之美。如谈《水浒传》一段,“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一句中,一个动作“摸”,一个表情“笑”,再现了伯父那慈爱宽厚的长辈风度和诙谐风趣的话语特色。教学时,可以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演出动作、表情,感受伯父的慈爱宽厚和关心下一代的形象。

再如救助车夫一段,为了准确地写出鲁迅兄弟俩救助受伤车夫的情景,连用9个动作——“扶、蹲、半跪、拿、夹、拿、洗、敷、扎”,突现了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感人形象。在教学时,教师要善于运用这些有特色的语言,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学习领悟,并让学生演一演,加深对伯父“乐于助人”的形象的理解。当伯父救助车夫以后,他心里并没有感到轻松,课文写道:“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地看见,而且现在也清清楚楚地记得,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他变得那么严肃。他没有回答我,只把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引导学生从他“变得那么严肃”,手“半天没动”,“深深地叹了一口气”等表情动作描写,去交流体会,得出鲁迅先生对旧社会的痛恨和对劳苦人民的深厚感情。再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句,感受鲁迅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学生的心灵怎能不受到鲁迅先生高尚品质美的形象的震撼和陶冶。

4. 利用文本中的语言、情节激发想象,体验美

在教学活动中,想象是不可缺少的。想象是在已有的知觉、表象及其相互联系的基础上,对这些知觉和表象予以重新组合和安排,不仅能创造出新的知觉和表象,而且赋予人们以新的形式和意义。我们在教学中应挖掘出可供学生进行想象的语言、情节等,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深入到作品中去体验美。

如《观潮》的第3、4自然段中,对大潮来时的过程描写非常精彩。可引导学生重点朗读这一部分,并让学生思考:大潮来时,江面出现了哪些惊心动魄的景象?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到惊奇?边读书边想象画面,在课文中适当批注。然后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学生汇报时,教师可从大潮的声音和形态变化方面进行引导:从“隆隆的响声”“闷雷滚动”“山崩地裂”“颤动”等词语体会江潮之声威及其变化之过程;通过“横贯江面”“白浪翻滚”“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等词语体会江潮的形状和气势。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听录音,看课件,展示大潮的生动画面,展开想象,进而感受大潮来时奇特而壮观的美的意境。最后通过品味朗读领略这“天下奇观”的美的意境所带来的心灵震撼,受到美的熏陶,增强他们的审美意识。

其实,入选小学语文教材中,意境美的课文数不胜数。有美如画卷的《桂林山水》、一碧千里的《草原》、花香鸟语的《江畔独步寻花》……这些课文犹如一座座美丽的“大观园”,教师可带领学生去鉴赏领略其中美的意境,让学生乐在其中,流连忘返。

四、引申与思考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推进和美学理论的不断发展,教师更有必要高度重视审美教育,尽自己所能创造审美式课堂,通过美育陶冶性情,美化心灵,丰富精神生活,培养和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从而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编辑:杨 迪)endprint

猜你喜欢

美的想象课文
快乐的想象
一生
打破平衡
美的校 美的人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这美的朋友 这美的如画
炫美的花在这里悄然盛放
想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