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推进医疗旅游健康发展打造精品旅游带

2016-09-22汪士昌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市100034

新丝路(中旬刊) 2016年1期
关键词:精品一带一带一路

汪士昌(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北京市 100034)

“一带一路”推进医疗旅游健康发展打造精品旅游带

汪士昌(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市100034)

编者按:为推进“一带一路”战略,2015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明确提出:“加强旅游合作,扩大旅游规模,联合打造具有丝绸之路特色的国际精品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2014年8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通过建设‘一带一路’来推动区域旅游一体化,增强旅游发展动力”。国家旅游局也把2015年、2016年连续确定为“丝绸之路旅游年”。

旅游业可有力促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和地区之间的合作交流,不仅具备非贸易创汇功能,而且不受地区贸易保护限制,“一带一路”战略应以旅游先行。如何变沿线医疗旅游健康资源为特色优势,深层次和大手笔开发“一带一路”沿线旅游精品,打造具有特色的精品旅游带,塑造旅游形象,是“联合打造具有丝绸之路特色的国际精品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的重要一环,对“一带一路”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我国打造“一带一路”精品旅游带具有数量多品位高的旅游资源、愈加便捷的交通优势、得天独厚的客源市场优势。

“一带一路”;旅游;沿线;医疗

2015年10月17日,中国30余“一带一路”沿线城市在古都开封联合组建“一带一路”城市旅游联盟,共同谱写丝路华章。该联盟由河南省旅游局和开封市政府发起,陕西、新疆、甘肃、青海、宁夏、内蒙、江苏、重庆、上海、浙江、福建、山东、湖北、广东、广西、海南、云南、四川、吉林、黑龙江等30余家“一带一路”沿线城市参与。该联盟旨在旅游发展、节庆活动、旅游品牌培育、旅游市场开发、旅游客源互送、媒体宣传和国际交流等方面开展合作,将全方位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旅游交流。期间,该联盟通过了《“一带一路”城市旅游联盟章程》和《“一带一路”城市旅游联盟开封宣言》。[1-3]

一、打造我国“一带一路”医疗旅游健康精品旅游带

1.组建旅游协调管理机构

“一带一路”旅游合作主体主要是地方政府和旅游企业,为了更好地协调关系、分配利益,建议国务院在“一带一路”建设领导小组下设立“一带一路”建设办公室,专门负责战略实施的协调管理工作,办公室下设“一带一路”旅游协调管理组,作为“一带一路”沿线旅游合作的协调管理机构,由国务院或委托国家旅游局牵头,各省旅游、交通、环保等相关部门参加,主要职能是组织协调“一带一路”旅游业“一盘棋”发展,制定沿线地方旅游合作的具体办法,协调利益,为合作发展提供指导。

2.加快制定总体规划

尽快制定我国“一带一路”精品旅游带总体发展规划,为旅游带开发提供科学依据。聘请国内外知名旅游规划公司按打造国际旅游精品线路的目标,对旅游带进行“高起点规划”。从全局和长远利益出发,将“一带一路”精品旅游带规划与“一带一路”有关专项规划合理对接,明确“一带一路”沿线各地的旅游定位,有效衔接跨行政辖区的旅游线路,建设互补性的旅游精品,避免重复建设和同质化恶性竞争,提升旅游带总体吸引力。

3.高起点开发旅游资源

对沿线旅游资源进行普查,摸清家底,掌握高品位旅游资源的分布特点与开发价值,为整合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对已开发的旅游资源进行评估,通过深入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实现旅游资源与“一带一路”文化元素的深度融合,形成旅游的新亮点。对尚未开发的旅游资源,尤其是高品位旅游资源,应按国际旅游产业的标准开发,力争打造成世界级的旅游精品。在旅游资源开发的同时要注重保护资源和环境,我国“一带一路”途经西北荒漠化区以及西南和东南丘陵水土流失区,沿线很多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因此要在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基础上开发。[4-7]

4.打造精品旅游线路

重点打造以下精品旅游线路:陆上丝绸之路精品旅游线路,包括古丝绸之路旅游线路、新疆神秘丝路之旅线路、丝路生态之旅线路、丝路朝拜之旅线路、西南秀美丝路之旅线路;海上丝绸之路精品旅游线路,包括滨海丝路之旅线路、环太平洋丝路自驾游线路、海南环岛旅游线路;专项旅游精品线路,包括陆上丝绸之路专项列车游、海上丝绸之路邮轮观光游、少数民族风情游、丝路探险游、丝路科考游、佛教探秘游、妈祖文化游等特色专题旅游线路。

5.塑造精品旅游形象

我国“一带一路”精品旅游带要在世界旅游市场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塑造具有“中国文化的新窗口、中国旅游的新名片”的精品旅游形象。围绕中国特色的丝路文化(如始祖文化、宗教石窟文化、黄河大漠文化、高原生态文化、多民族民俗旅游文化、龟兹文化、妈祖文化和丝茶文化等),打造丝路系列文化旅游产品,以文化为依托,塑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丝路文化旅游形象。由国家旅游局牵头,委托知名设计公司,对我国“一带一路”精品旅游带进行国际旅游形象标识设计,塑造独特鲜明的国际旅游品牌形象;明确“一带一路”精品旅游带的形象宣传口号,统一内外宣传口径。严格杜绝一些品质差的旅游产品乱贴丝路标签。

6.加大宣传营销力度

整合新旧媒体资源,集中力量在海内外宣传我国“一带一路”精品旅游带的拳头产品,并利用公关营销、事件营销、民族节庆活动等手段,对精品旅游带进行全方位的形象传播。围绕我国“一带一路”精品旅游带的旅游主题,编辑出版有关书籍,拍摄有关影视片,打造音乐、演出、动漫、网游等有关文化产品,提升国际知名度。根据不同客源市场和不同的游客群体,采取差异化的市场营销手段。鼓励和支持国内旅游企业积极参加境外的“一带一路”旅游宣传促销活动,为其组织入境旅游包机和专列来我国“一带一路”沿线旅游开通绿色通道。积极在海外举办中国旅游年、“一带一路”旅游专题宣传月和推广周等活动,推进与有关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8-11]

二、推进我国医疗旅游产业健康发展

1.我国医疗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追求健康是21世纪人类的主题,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健康中国”,医疗旅游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目前全球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医疗养生旅游,估计产业规模已超7500亿美元。我国是旅游资源大国,同时又拥有以中医药为特色的极为丰富的医疗资源。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国民收入增加,带薪年假制度的落实,旅游发展逐步从单纯的观光旅游转型为观光、休闲、度假、复合体验旅游,加之新医改的出台,这些都为我国医疗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坚实的保障。目前,海南、广东、北京、四川等地已经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探索医疗旅游的发展,例如,海南提出了打造国家级中医康复保健旅游示范基地的计划,并开始打造“医疗健康养生天堂”。预测到2020年中国健康服务业总规模将达到8万亿元人民币,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十三五”期间我国面临着加快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问题,发展以康复疗养为主要内涵的医疗保健旅游新型产业,将成为未来旅游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尽管国内部分地区的医疗旅游业已经初具规模,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医疗旅游产业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经验不足,配套建设落后,高端医疗资源供给不足,医疗养生旅游专业人才短缺,医疗旅游市场尚未完全发育,却显现出“未强先乱”的乱局等问题和不足。[12-14]

2.推进我国医疗旅游产业健康发展,打造“健康中国”的建议

做好产业规划,加强政策扶持。(1)、明确医疗旅游产业的发展的定位、目标。一是编制高标准、高水平、地域特色鲜明的医疗旅游发展战略规划,明确其发展的定位、目标、思路、布局、措施。二是引导国际竞争优势的企业和金融机构聚集,分阶段引进国际先进的医疗设备与技术,将医疗护理、健康管理、康复保健、休闲养生、旅游观光相结合,逐步形成世界领先的医疗旅游产业集聚区。(2)、制定和争取产业发展优惠政策。一是全面落实相应的财税政策、转制政策、投融资政策。二是研究出台境外医技、医护人员在我国执业的相关政策,争取国家税务部门支持,减免医疗设备的进口税和消费税,开辟医疗贷款便捷管道。三是实行“一站式审批、一票制收费、一条龙服务”,集中审批督办。四是打破外资和社会资本进入限制,吸引国际大型医疗机构进驻,在行政审批、土地供给、人才晋升等方面给予外资和民营医疗机构以公平待遇。

三、支持海南等省市打造国际医疗旅游服务贸易示范区

1.建立完善机制,完善配套服务

(1)建立创新资金投入机制。一是制定资金投入计划,逐步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项目建设市场化的发展格局。二是开展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创新投融资体系,拓宽融资管道。三是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医疗旅游教育培训、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等。四是争取国家和省市各类引导资金、专项资金的支持。五是大力扶持民营医疗旅游企业联营、连锁、联机,鼓励和支持流通企业跨地区、跨行业经营。(2)建立完善部门协调机制。医疗旅游涉及旅游、卫生、药监、工商等多个部门,针对我国医疗旅游管理上存在着条块分割严重、管理模糊等问题,可借鉴新加坡等国家和台湾地区的经验,设立旅游系统与卫生系统之间的互动协调机构。

2.加强和完善配套服务

加强和完善交通、住房、教育、文化、城市建设和管理、保障等医疗旅游相关配套服务。加强与目标客源市场的医疗旅游中介公司、医疗机构和保险公司沟通,促成把医疗旅游治疗列入其医疗保险范围。适当延长国外医疗旅游游客在我国的合法逗留期限,完善患者异地医疗费用报销制度。同时,搭建数字化医疗平台,实施医疗健康信息化服务项目。

3.加强规范监管,促进有序发展

(1)严格做好服务质量监管。严格做好服务品质监管工作,打造医疗旅游品牌。在资质审查、卫生条件、服务环境、服务质量等方面制定严格规范的法律法规。(2)整顿规范医疗旅游市场秩序。加大执法力度,严禁任何单位或个人以任何名义向在我国投资的各类医疗旅游主体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同时,规范服务标准和价格。(3)推动医疗机构参与国际资质认证。尽快推进国内医院通过全世界公认的(JCI、ISO9001)国际标准认证,以获得到国际患者的信任和国际医疗保险赔付。

4.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医疗技术水准

一是科学制定人才需求规划。有针对性引进高端领军人物和培养医疗养生旅游服务、管理和开发的创新型人才,打造一支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医疗养生旅游队伍。二是有针对性引进医疗旅游的高端人才。政府应该出台人才吸引政策,鼓励优秀的医疗人员到大陆就业。三是加强合作加快人才培养。要加大对医疗养生旅游教育培训的投入力度,从医疗机构和旅游从业人员中培训出医疗保健旅游人才。四是加强导游、服务员等医疗养生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加强医疗保健旅游从业人员必要的医疗、保健知识培养。[15-18]

[1]张维艳,徐淑梅.我国医疗保健旅游发展探析[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3期:80

[2]宋玉芹,汪德根.近10年国内外医疗旅游研究比较[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1年6期23

[3]李德辉,徐城,黄太国.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医疗旅游事业发展的初步设想[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1年1期:22

[4]董少华,张睿.中国医疗旅游研究述评[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25期:55

[5]于德志.我国卫生费用增长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2012年3期

[6]陈启鸿.门诊医疗费用构成比较分析及政策的选择[J].卫生软科学,2013年3期

[7]王玖,徐天和,唐军,祁爱琴.两单病种住院病人不必要医疗费用分析[J].卫生经济研究,2013年7期

[8]金春林.对卫生经济规律问题的几点思考[J].中国卫生资源,2014年1期

[9]赵怀峰,梁立强,郭长根.充分利用医疗资源降低基本医疗费用[J].中国医院管理,2014年7期

[10]吴春华,杨书娟.山东省发展医疗旅游的效应分析[J].济宁学院学报,2014年6期:33

[11]安艳芳.基于SWOT分析的鄂西北国际医疗旅游发展战略研究[J].价值工程,2014年20期

[12]汤淑琴.保障民生—稳妥推进社会保障卡项目建设[J].价值工程,2014年22期

[13]赵静.打造重庆市温泉资源的差异化产品——医疗旅游[J].旅行医学科学,2015年2期

[14]王红芳.医疗旅游发展与国际经验研究[J].调研世界,2014年1期

[15]中共中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Z].新华社,2015,11:3

[16]刘卫东.“一带一路”战略的科学内涵与科学问题[J].地理科学进展,2015,34(5):538-544

[17]杜德斌,马亚华.“一带一路”:中华民族复兴的地缘大战略[J].地理研究,2015,(6):1005-1014

[18]陶四海,万泉.2003年中国卫生总费用测算结果与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2015年4期

汪士昌,男,教授,党委书记,专业:心理医学

猜你喜欢

精品一带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心经精品
心经精品
心经精品
“走出去”能否搭上“一带一路”这趟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