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与垃圾打交道
2016-09-21周斯韵王哲晓
周斯韵++王哲晓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扔垃圾是一件平常又简单的事情,但想要在日本扔垃圾却没有这么简单。我从没想过与垃圾打个交道竟是个如此耗费体力、花费金钱、伤透脑筋的活!
想在日本扔垃圾,先不说垃圾分类本身的繁琐,首先,在日本不是每天都能往外面扔垃圾的。我所在的地区是每周二和周五扔一般的生活垃圾,必须在早上8点半以前把垃圾放到指定地点,而且不能头天晚上放。夏天的时候,三十七八度的天气只能看着垃圾在自己房间里静静地发酵,再静静地长出蚊子。每当我捏着鼻子扔掉闷了3天的垃圾,心里特别爽!扔一般的生活垃圾时要尽量晾干水分,扔易拉罐、饮料瓶要先踩扁再分类;如果你没按当地的要求来分类,或者没扔到指定地点,又或是没有用指定的垃圾袋来装垃圾,那么收垃圾的大叔们就有权拒收你的垃圾;如果把粗大垃圾扔在公共垃圾点被发现了的话,扔垃圾的人连带房东都会被罚款……回国前,我最头痛的还是扔垃圾,前前后后买专用垃圾袋的钱不少于200大洋。一共扔掉不下20袋垃圾,每一样都得好好地分类,再选一个好日子按时扔出去。
日本垃圾分类里的学问除了时间、地点上的规定,最繁琐的还是具体的分类。虽然开始不习惯,不过熟能生巧,一段时间后我便能掌握垃圾分类的“精髓”,其实大道理就只有一条:依据产生垃圾的物质循环原则进行判断。比如,日本横滨市将垃圾分为10类,并向市民发放了一本27页,主要内容多达500条的关于如何给垃圾分类的手册。这10类大概包括:生活垃圾(可燃)、不可燃垃圾、有害物质、纺织品、资源类、纸类、瓶罐、牛奶盒、大型废旧物、公共设施不负责处理的超大型废弃物。当然,在生活中不是每一种类型的垃圾都能遇到,常用的分类是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资源型垃圾、粗大垃圾这四类。可燃垃圾包括厨房垃圾、弄脏了的衣物、纸渣、一次性餐盒、洗剂类塑料瓶、皮制品等,而不可燃垃圾则是指铁锅、小家电、刀具等。饮料瓶、易拉罐、玻璃瓶、洗干净的大号牛奶纸盒都是需单独分类的资源型垃圾。旧家具、大型电器、放不进垃圾袋的床上用品等粗大垃圾都必须联系专业人士拖走。如果要扔书、传单和海报,就必须把它们分好类,用纸质的绳子(得去超市买)一摞一摞地捆好再扔到指定地点。
琐碎就像空气般已经进入了日本人生活的每个角落。初到日本时,房东请我吃回转寿司,走的时候很认真地嘱咐我要把用过的餐巾纸带走。日本的街道上一般只有便利店旁有分类的垃圾桶,所以日本人会将自己在逛街时产生的垃圾装回家再分类扔掉。一次考试完,我发现旁边的日本女生非常细心地把使用橡皮产生的碎渣收集到一张卫生纸上再带走。这种关注琐碎的特质使得日本人在细节上精益求精,这不单在生活中,在工作上也是如此。正因为这种对细节的不断追求,使得日本的很多产品都让人觉得精致,经久耐用,从传统的十二单雏人形到相机、手机等现代化的电子产品。不过在日本待了一段时间后,这样的社会有时也会让人觉得有点压抑,我无法自然而然地完全接纳这些琐碎的行为,也很难做到像日本人那样,在很多小得看不见的地方也做得滴水不漏。在日本,成年人会把这些琐碎的习惯很自然地教给他们的孩子,这严谨、细致、不怕麻烦的生活态度早已化作日本文化的一部分,一代又一代地传承着,不管它起好作用还是坏作用,“琐碎情结”已经深植于日本人的民族性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