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生”的荒唐行为引反思
2016-09-21
高中时代 2016年7期
前不久,网络上曝出广西某学校“差生班”的课堂上“老师台上授课、学生桌下炒菜”的消息令人唏嘘,更有调皮捣蛋的学生连班主任都敢打。此消息一经发布,立刻引起了热议。
@独立评论员周周 面对如此荒唐行为,给学生贴上“差生”标签的学校反而更需要反思。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不仅要让学生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懂得如何为人和明理。当前,我国部分中小学有依据学习成绩优劣划分班级的现象,这种分班方式把学习水平相当的学生放在一起,有利于学校因材施教,有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但是,个别学校出于升学率等考虑,把学生们划分为三六九等,甚至绝对化地把学习成绩最差的孩子划到“学渣班”,放在条件差的教室,配备水平较差的老师,还缺乏严格的管理和约束,任其肆意妄为,这不但荒废了“差生”的学业,还失去了育人最起码的要求。
@白谨言 我觉得所谓的“差生”是因为学习成绩相对差,而并非道德坏、人品差。中小学阶段,正是传道授业解惑的黄金时期,如果学校仅以成绩区别对待,不加以正确引导,还贴上“差生”的标签,就很容易让部分学生养成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的心理。那么,早退旷课、打架斗殴、抽烟、早恋等一大堆问题也会接踵而来。对于分班,学校应从教书育人的基本要求出发,让每个学生平等沐浴在和煦的教育阳光下,学好文化知识,学会做人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