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考试怯场怎么办

2016-09-21何长平

关键词:怯场应试过度

何长平

有的同学一遇到考试就紧张得要命,甚至在考试整个过程中都不能安定情绪,把应该做对的题目做错了,会做的题目做不出,这种考试时表现失常的情况就叫“怯场”。

考试时怯场怎么办呢?要解决这个问题先得找出怯场的原因。由于各人的情况不同,因此造成怯场的原因也不一样。有些人自信心差,一遇考试就发慌;有些人由于身体不大好,复习迎考阶段又不注意劳逸结合,过分吃力,到了考试时稍一紧张,大脑的机能难以充分发挥了;还有一些人则是由于心理负担过大,怕达不到家长定下的很高的分数指标而遭斥责、丢面子等等。总之无论什么原因,过度的紧张都会造成人体生理、心理的失调,出现恐慌、不安、激动、焦急、烦躁等症状,从而影响感知、记忆、思维能力的发挥。因此,要克服怯场,首先得查一查各人怯场的原因,这样才能“对症下药”。一般来说,有以下方法,能给大家一些帮助。

(1)调整考试动机

要努力做到正确地对待考试,不要背思想包袱。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动机的强度与应试能力之间呈现“U ”字形的关系。动机过弱,把考试看得无所谓,当然不能激发积极的考试行为;但动机过强,把考试看得过分重要,要求自己必须得多少分,反而会影响考试情绪的正常发挥。所以,在考试前一定要确立正确的应试动机,不要患得患失。

(2)消除考前疲劳

有的学生习惯于考前开夜车,搞得人很疲劳,这是不科学的应试方法。人越疲劳,记忆能力较差,发生暂时遗忘的可能性越大。而且,人在疲劳状态下,容易出现种种引起大脑迟钝的生理反应,这些都会加重怯场现象的发生。因此,考前一定要注意加强营养,保持正常的饮食和睡眠,避免过度的紧张和劳累,做到劳逸结合,以便能够养精蓄锐去迎接考试。

(3)做好考前知识及心理准备

考试之前,要全面系统地认真复习,弄清不懂的问题,不打无准备之仗,做到胸有成竹。那种“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的做法,自然会使人在考试时产生过度的焦虑,引起考试的紧张心理。考试时,对自己要有充分的自信心。要从容不迫、豁达开朗,多想自己是全面系统复习了的,自己有把握考好,多想老师、父母亲友鼓励自己的话等等。从而抑制考试的紧张心理,产生积极情绪,提高大脑的工作效率。

(4)进行自我暗示

暗示语要具体、简短和肯定。如“我早就准备好了,就等这一天,我喜欢考试,喜欢同别人比个高低。”“我今天精神很好,头脑清醒,思维敏捷,一定会考出好成绩”等。通过这样的听觉渠道、言语渠道,反馈给大脑皮层的相应区域,形成一个多渠道强化的兴奋中心,能有效地抑制你的紧张情绪。

(5)转移刺激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有时明明知道试题的答案,由于紧张,一时想不起来,可事后不加思索,正确答案也会“油然而生”。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叫“舌尖现象”。遇到“舌尖现象”,最好是把回忆搁置起来,去解其它问题,等失忆过去后,需要的知识经验往往会自然出现。考试时,一时想不起某道试题的答案,可以暂停回忆,转移一下注意,先解决其它题目,过一段时间后,所需要的答案也就可能回忆起来了。

猜你喜欢

怯场应试过度
中药煎煮前不宜过度泡洗
2021年高考《选修3—4》考点预测及应试策略
别怯场
过度减肥导致闭经?
希望你没在这里:对过度旅游的强烈抵制
应试写作的文化视角探讨
中学生音乐表演怯场现象的调查及对策
过度加班,咋就停不下来?
外语不再统一高考是打破应试体制的第一步
让怯场落幕